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3年3月,21岁的马志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怀着对兵团特殊的情感从四川踏上了西行的火车,去实现他的理想和希望。马志强来到了二师三十四团十连承包土地。2011年,团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养殖,他当年养鸡3500只,成活率达到95%以上,种植的75亩棉花,由于落实各阶段田管措施,当年单产  相似文献   

2.
众多的农工子弟通过考取大专院校,纷纷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兵团农场。但毕业后回团场工作的却微乎其微。与此同时,团场的农工队伍趋于萎缩,劳动力出现了断层。许多来自团场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城里无业可就,他们像候鸟一样,冬天回到团场的父母家“猫冬”,春天又外出打工,过着漂迫不定的生活,但他们却怎么也不愿回农场去务农。  相似文献   

3.
抢“爹”     
腊月二十八晚上,赵清和妻子商量,准备把住在团场连队40多年的老爹“抢”回城里,过一个合家欢乐的幸福年。赵清是老军垦的子女,在农场长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教育局工作已经8年了。他的老父亲退休后,一直跟着小弟赵衡住在团场的偏远连队。他割舍不了对土地40多年的眷恋之情,无论住在城里的赵清怎么劝说,他都不肯离开连队半步。无奈,赵清借口请他和妈妈去帮着带孩子,多次邀请,都被他推辞了。他把老伴“赶”到了城里,给儿子看孩子。他把连队照顾的危房改造名额让给别人,自己仍住在低矮的平房里。白天帮着小儿子  相似文献   

4.
<正>2003年1月,丁磊放弃了留在部队发展的机会,怀揣着优秀党员、优秀士兵和三等功的奖牌,满怀报效团场的愿望回到了家乡——农二师二十五团。团里安排他到联防队工作,父亲的朋友介绍他去银行上班,他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去处。正当他苦恼烦闷的时候,团电视台一则招标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博斯腾湖边有260亩荒地急待  相似文献   

5.
正一颗平常的心,一个平凡的人,一项平淡的工作。他却用朴实的理念,默默地奉献,书写着一个无悔的人生。他曾经在基层农业连队任6年连长,2003年调任水管站站长已有整10年了。10年来,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酷暑炎夏,风里来,雨里去,团场122公里的渠道维护保养和47个渠管点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他把人生最壮丽的年华和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团场的水利事业。他就是二师三十三团水管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朱红星。"人活着就应该多做些实事。"这是朱红星常说的一句话。熟悉朱红星的人都知道,他的日  相似文献   

6.
农一师十团有一位普通的工会干部,他从事工会工作7年,凭着对工会事业的一片赤诚,用自己的真诚与智慧,搭建起干部职工的连心桥,为团场职工致富奔小康目标竭尽全力、无私奉献着。在他和工会同志们的努力下,十团党委、工会在狠抓团场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中显现出了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感悟生命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人,整天忙忙碌碌,侍弄自己的小菜园。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城市工作,早就要接两位老人去过舒适的城市生活,可是老人却留恋生活了几十年的团场,不肯离开。很多人跟他开玩笑,说他老抠,不舍得  相似文献   

8.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伴随着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步伐,围绕着“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这一主题,我们满怀豪情地跨进了2007年。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我们将始终坚持“建设新型团场、推进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紧紧围绕兵、师党委“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履行工会职能,在全面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中,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正>当你走进农二师二十四团七连,只要提起伊买提,男女老少都会竖起拇指说:"伊买提,他真行,精通维、汉语言,七连的秋产品采收全靠他了"。伊买提,今年50岁,已是儿孙满堂,是焉耆永宁乡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10年前,他和妻子早出晚归地经营着自家15亩果园。2000年,他看着本乡一部分农民一到7月就到团场打工,直到11月带着厚厚的人民币回来,2001年秋,他亲自跟随这些打工队伍来到团场,看到团场望不到边的经济作物摆在那里,等待着  相似文献   

10.
正25岁的宋振楠,在新疆大学毕业两年后,决意扎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二师三十七团。"这儿是兵团向南发展的扩建团场,发展潜力大,有奔头,我决定不走了。"他说。风沙中的"倔小子"2019年2月,宋振楠被团党委安排在三连工作。三十七团是二师最南端的团场,距铁门关市750公里,气候干旱少雨,年黄沙降存量每平方米高达2.9公斤。每年,这儿的几场沙尘暴,都会让一些农田里的庄稼受灾,职工群众叫苦不迭。工作还不到两个月,宋振楠和职工们去沙漠植树。天不亮,他们就早早爬起来,坐着拖拉机去苗圃装树苗,拉标线,挖树坑。中午饿了,他就在沙漠里啃干馕、喝白开水,吃咸菜,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  相似文献   

11.
<正>对待工作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他时刻保持着干练、扎实的工作作风。他就是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工会主席黄建秋。在他的带领下,团场工会工作一年一个台阶,走在了垦区各单位前列。2010年6月18日,兵团工会现场会与会人员来到石总场,兵团副政  相似文献   

12.
王广星2011年9月经黑龙江宝泉岭管理局党委选派,他来到十师一八四团任党委常委、副团长一职,一年多来,在王广星的积极努力下,一八四团的援疆工作走在了十师前列,这一切受到了兵师领导的好评,受到了团场人民的称赞。一、加强理论素养用心用情援疆自到一八四团工作以来,王广星坚持用心、用情、用智援疆,对援疆工作非常热爱,对团场工作高度负责。刚到团场时,他放弃休息时间,深入基层,查看资料,研究团场各项事业发展情况,仅半个月时间,就将  相似文献   

13.
他们和团场许多小伙一样有着在外打工的经历,但因为外面生活的无奈又重返团场这个大舞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尽显着团场年轻人的风采。1993年,只有19岁的陶武明带着闯荡一番事业的志向去江苏打工,没想被人骗了,身上只剩下30元钱。无奈只有到处打工维持生计,有时一天只能挣5元钱。在外漂泊的生活是艰辛的,如同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贫困团场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或又出现了许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情况和问题。怎样根据贫困团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不断研究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贫困团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黄德强是九师团结农场一连的一名普通职工,1991年参加工作,多年来,他坚持学科技、用科技,带头推广应用新技术,成为团场职工致富带头人。近年来,黄德强承包土地近90亩,种植甜菜、番茄、制种玉米等,他大胆尝试新品种,大胆运用新技术,产量年年提高。2011年他承包了70亩甜菜地,当团场推广甜菜种植新技术"双  相似文献   

16.
<正>"要是不习惯在团场种地,你就回来?""现在兵团的政策好,在团场种地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我这辈子哪也不去,就呆在这里了。"这是8月8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刘丹俊和他老家姐姐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7.
<正>见到第一师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教师蔡新平,若非提前得知他曾经做过演员,很难把他和老师这个职业和他的年龄联系起来。身体健硕,国字脸、浓密而长的眉毛下面,是一双幽黑深邃的眼睛。鬓边已显得几缕银丝,倒是和他55岁的年龄相匹配。蔡新平已工作整整39年了,是一名站了35年讲台,带过27届高考学生的宿将。1976年8月,蔡新平16岁,因能歌善舞被一师一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招去当演员。1981年3月,因团场"上海青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宣传作为一种文化经济的“软实力”,在树立团场形象、提升团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笔者自2004年起从事政工干事以来,对新闻宣传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自己当前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与见解.  相似文献   

19.
正2005年9月18日,时年38岁的孙庆利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跌倒昏迷不醒。家人闻讯后立即将其送到了团场医院——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脑梗,医生对任秀云说:瞳孔都放大了,救活的希望不大。"任秀云不甘心,哭喊着请求医生再想想办法。医生建议转到十三师医院去看看,再搏一次。任秀云联系到了急救车,快速地将丈夫拉到了医院。经  相似文献   

20.
"做梦也没有想到,33亩洋葱让我净赚了11万元,5亩地的辣椒也不错。"4月14日,正开着北京富田农用车下地的43岁的奇台中心团场一分场五队王战胜激动地告诉笔者。王战胜高中毕业后,去乌鲁木齐学了两年机电维修,又去昌吉自费进修,回来后在团场开了一家专修水泵的修理部。由于肯钻研技术,修理价格又比同行低,顾客都愿到他店里来修水泵,因此效益一直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