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沙吾列和来自富蕴县的26名大中专毕业生一起,积极响应自治区鼓励地方大中专毕业生到兵团工作的号召,来到了十师一八三团,成为了一名兵团职工。2004年,沙吾列通过参加连队领导岗位竞聘,成为一八三团基层连队的少数民族干部,从副连长到副指导员到副书记,一干就是8年。初任连官,沙吾列被分配到距福海县汗得捺特乡德孜别克村毗邻的十连工作,这一年,恰逢连队建设养殖小区。由于当时  相似文献   

2.
<正>陈路茵是四师六十四团七连一名退休职工,今年71岁了,1964年从湖北武汉支边到现在,在六十四团已经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50年里,她送走了身边一同来支边的许多伙伴,而自己却坚定地留了下来,她说:"兵团圆了我当兵的梦,团场给了我幸福的生活,连队是我离不开的家。"说到来新疆支边,陈路茵给笔者讲了两件她偷偷做过的事。一件是1964年10月的事,陈路茵响应党的号召,报名要去新疆生产  相似文献   

3.
"从小我就想当兵,年轻时报名参军因为平足体检不合格没当成,没想到如今能到兵团来工作也算圆了我的当兵梦。"说话的是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二十五团党委常委、副团长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援疆干部董立宏。2010年12月19日,董立宏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中,在妻儿的牵挂下来到了二师二十五团。当初到二十五团的董立宏用惊奇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兵团团场时,眼前的一切都让他惊讶万分,和他以前通过书刊和网络对新疆的认识大不相同:整齐划一的农田,一排排挺拔的防风林,各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统一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连队干部说,她是一个好职工;连队职工说,她是一个好党员。她,就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职工张丽华。张丽华是团场成长起来的军垦第二代,不仅是团场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而且被公认为团场妇女的学习标兵。她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收获,用真诚和奉献赢得了赞誉。2006年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兵团、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敢吃"螃蟹"不畏难在一八三团,张丽华是运用新技术种植甜菜的第一人。张丽华最初承包的土地位于连队南干灌渠下游,是团场周边典型的"戈壁地",没有人愿意承包。2001年,张丽华率先承包了  相似文献   

5.
正为隆重纪念兵团的光辉历程,讴歌兵团的光辉业绩,弘扬兵团精神和展示新时期兵团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近日,一八三团工会举办了"怀抱中国梦、传承兵团情"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此次体育竞赛活动共有1200余名职工参加,充分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和拼博气概,更进一步激励和增进干部职工对团场发展的坚定信  相似文献   

6.
正"因为父母给我起的名字叫将军,从小就有当兵的梦,1997年,报名参军因为体检不合格没当成兵,没想到如今能到兵团工作也算圆了我的当兵梦。"5月24日,今年38岁、现任一三一团党委办公室主任、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援疆干部曹将军对笔者说。2014年10月22日,曹将军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中,在妻儿的牵挂下,来到了一三一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历程。初到一三一团的曹将军用惊奇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团  相似文献   

7.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农十师一八三团工会立足团场实施"屯城戍边"、"一团一品"、"特色农业"三大战略和"民生优先"、"文化铸团"、"人才强团"、"戍边立团"四大工程,以对口援建为动力,推动团场劳动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奋勇争先创一流2010年以来,一八三团经济社会建设步入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对劳动竞赛的重视程度也提到了新的高度。连续两年以团的名义出台了《一八三团劳动竞赛管理办法》和《一八三团劳动竞赛  相似文献   

8.
正4月的双渠,春暖花开。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在黑龙江省委的关怀和支持下,新一轮援建项目又拉开帷幕。自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第十师一八三团党委按照中央、自治区及兵团的要求,坚持"商贸活团、工业富团、农业稳团、项目强团、文化铸团、戍边立团"的发展思  相似文献   

9.
<正>在地处阿勒泰地区的兵团第十师有许多民族团结感人的故事,他就是其中之一的一八三团第十作业站党支部书记王刚,周边的少数民族同志提起他都竖拇指,开口称赞:"王刚是我们的好兄弟。"乐于助人的好心人王刚出生在青河,周围多数是少数民族居民,在他的幼时的记忆中至今难忘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老阿妈端上的热滕滕的奶茶和香喷喷的手抓肉。后来他随父母迁到一八三团十三连,那里与阿勒泰市红墩乡锡别特村仅有一渠之隔,多年来,两地的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师十四团703公墓中,静静地竖着2700座墓碑,守护这座公墓的李栓柱说,这里有已故的政委、团长,也有营长、连长和普通战士,在地下他们的建制也是全的,这里地上有个兵团,地下也有个兵团,而这座公墓,李栓柱一守就是30年。1984年,十四团领导找到了李栓柱,他说:"团领导问我怕不怕鬼,我说,不怕,领导就说,那派你去守公墓去不去,我想了想,反正都是工作,就去了。"  相似文献   

11.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兵团人用责任、信心和坚守,在祖国边陲筑起了铁壁铜墙。每一代人,都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帕力古丽今年27岁,作为新疆塔里木大学选派生来到中蒙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三团青河独立营工作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回忆起初来兵团时的情景,帕力古丽笑着说当时的自己缺少迈向成熟的那份历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0岁的杨立润是十师一八三团四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带着妻儿一家四口人从陕西老家来到团场扎根,转眼间已经过去15年了。初来乍到,生产生活中处处需要组织及别人帮助的他,如今成为团场有名的致富能手,荣获过师市"弘扬兵团精神先进个人"、团场"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当年来到兵团扎根后,按照团场土地承包到户原则,杨立润承包的土地面积还不到100亩。了解到杨立润种大田  相似文献   

13.
<正>"我得到这个荣誉是对我援疆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的激励。"得知自己被评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五四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后的援疆干部李凤波激动地说。李凤波是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八五六农场技术员,2014年3月9日,27岁的李凤波带着组织的重托,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黑龙江,来到西北边境一线、经济相对落后的十师一八三团,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一八三团地处中蒙边境一线的高寒高纬度地区,风沙大,土层薄,土壤次  相似文献   

14.
正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又到了,3月8日这一天,十师一八三团锡伯渡社区党员张莉又像往常一样,带着新买的衣服和孩子们用的学习用品来到贫困民族职工王玉兰家中,给她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礼物。要说这事,还得从2008年说起。家住一八三团锡伯渡社区的回族居民王玉兰,前些年由于哥哥早年不幸出车祸身亡,嫂子改嫁,留下2岁多的侄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2月28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进行公示和表彰,一八三团成为十师唯一一家成功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团场。健全管理机制提升创建水平自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一八三团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  相似文献   

16.
正兵团工会四大以来,农十师一八三团工会自觉肩负起工作职责,立足"四抓一推进"这一目标,在推动团场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工会工作有了新的提升。——抓"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在职工中营造励志美德、诚信守法、热心公益、节俭环保的良好氛围。团工会每月印发创建活动指南,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性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交流会,使生态文明小康连队团级"和谐小康家庭"达到65%。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记者是时代的声纳,是人类的触角。"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让记者们有了更加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十师北屯市一八三团,一朵朵瑰丽的奇葩,悄然绽放,她们就是一八三团电视台的女记者们。作为最基层的新闻记者,她们和男记者一样,肩扛沉重的摄像设备;夏季里,她们一样被阳光晒得黝黑;冬日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总政下发了《关于组织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下连当兵、蹲连住班的规定》,要求全军团以上党委机关组织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到战士中间去"寻根",到基层连队去"探源",这一接地气的举措对于进一步改进各级党委机关作风建设、加强基层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早在1958年,毛主席就倡导所有军队领导干部每年要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刘兴业,来自农十师一八五团一连。今天,我作为西北第一连"的工会主席并代表兵团2000多个连队工会主席和连队广大职工,参加兵团"职工书屋"建设启动仪式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一八五团是在1962年"伊塔事件"后,为巩固边防、维  相似文献   

20.
<正>许柳英是农四师七十二团目前唯一的女连长。12年前农四师组织部去湖南湘潭农业专科学校招聘人才,她和现在成为他丈夫的严瑞喜双双来到了七十二团。1997年10月,严瑞喜、许柳英深深地被"兵团屯垦戍边将士们一锄一犁开垦出的万顷良田,建立起的林立高楼……"打动了,大学毕业后他们和班里22位同学一起西行来到农四师。当时,严瑞喜分配在七十二团一连任技术员;许柳英分在七0团种子站工作。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上通讯设备落后,大部分同学打起退堂鼓陆续回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