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在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只要提起朱梅,人们总会挑起大拇指头夸赞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人们所以夸朱梅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是因为她相继用了24年时间,在伺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后又来伺候自已的婆婆。朱梅在一四三团生,长在一四三团,并于1984年在本团高中毕业,1985年嫁到了河南。1989年母亲患上偏瘫病。为了伺侯和照料母亲,加上她不习惯河南的生活,便与河南的丈夫离婚于1990年又回到了新疆,  相似文献   

2.
在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只要提起朱梅,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头夸赞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人们所以夸朱梅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是因为她相继用了26年时间,在伺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后,又来伺候自已的婆婆.  相似文献   

3.
<正>农八师一四三团九连蟠桃种植户翟仙红正在为10亩蟠桃剪枝发愁时,王明、陈玉琴等7名科技示范户与她商定后,用5天时间按技术规程为她修剪好了。5月17日,翟仙红高兴地付给她们3920元工钱。在一四三团像王明这样靠技术揽活的农工已有500余人。  相似文献   

4.
<正>农八师一四三团花园小学校长王丽娜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已整整33个春秋。33年来,她为团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像永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一四三团,王丽娜是出了名的"女强人"。她身患糖  相似文献   

5.
<正>陈素梅是八师一四三团十九连的职工,多年来她和丈夫王忠义敬老爱幼,勤劳致富,祖孙三代同堂,5口人和睦相处,家庭收入每年在10万元以上,被连队评为"和谐小康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母亲是最受大家尊敬和最需要照顾的。70多岁的母亲小腿骨折已经5年多了,生活不能自理,她就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吃喝拉撒的重担,母亲的牙齿不好,陈素梅就把饭菜煮的烂一点;母亲怕吃辛辣的食物,陈素梅不怕麻烦,农活再  相似文献   

6.
<正>15年,她精心伺候身患脑瘫的婆婆和患脑溢血的公公;15年,她不仅照顾好家里每个人,还把孩子培养成一名大学生;15年,她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用孝心铸就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林管站职工周荣兰。  相似文献   

7.
<正>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愿望,然而面临不幸和艰难的家庭环境,如何把子女教育成才,农一师十团一连的女职工刘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团"五个好"评选中被评为"好母亲"。1963年,刘玲跟随父母来到十团,那时,她才5岁,她在十团长大,在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召下,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秉性。  相似文献   

8.
农八师一四三团原正团职调研员王德焕同志,临终时不忘向希望工程捐款一事被传为美谈。 王德焕同志祖籍浙江省新昌县人,享年58岁。他于1960年考入兵团农学院兽医系,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四三团工作至今已32个春秋。他  相似文献   

9.
走进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十小区孙梅花家,小小的居室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有谁会联想到这里常年住着一名重度伤残、且经常大小便在床上的人呢? 这一切都归功于这间屋里有一位贤惠能干的女主人,她就是被左邻右舍称赞为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好妻子孙梅花,她19年如一日照顾着重度伤残的丈夫綦建军.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夕,农八师一四三团四连职工刘学忠,领到2006年承包土地的33万元兑现款的消息,很快在这个团不胫而走。35岁的刘学忠,1988年高中毕业后从河南老家来到了新  相似文献   

11.
11月13日中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女职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一四三团连共产党员、上海支边青年林若怡,上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题节目,这是林若怡第二次上了中央电视台。 林若怡是1964年由上海支来疆,在农场一干就是三十年。 1984年春天,连队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林若怡再也坐不住了,她辞去了连队出纳员职务,去承包了49亩碱包土地,种上了玉米和棉花。由于她虚心好学,拜有经验的老同志为师,头一年承包土地就夺得了好收  相似文献   

12.
<正>眼下,北疆的大田里光秃秃的,而八师一四三团十连职工张建忠的蔬菜大棚里却生机勃勃,西红柿、辣椒等反季节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张建忠一边采摘着反季节辣椒,一边对笔者说:"以前我是种大田的,效益一般。后来看到其他职工搞大棚,收益不错,我就种植了几亩大棚蔬菜,一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这可是大田收入的两倍多。"如今,像张建忠这样走上致富快车道的职工在一四三团不在少数。"发展经济,为的就是让职工富起来,扎下根,把团场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四三团团长徐建国说。近年,一四三  相似文献   

13.
<正>"俺跟媳妇从去年起开始比赛挣钱,俺种植的50亩棉花赚了1.9万元,她喂的猪赚了3万多块钱。她挣得多,按约定她管经济大权。"农八师一四三团十七连农工黄永志乐呵  相似文献   

14.
正夕阳西下,人们完成一天的劳作,开始休息、休闲的时候,四师六十一团的大街上就会出现一对母女,女儿走路蹒跚,母亲在旁边小心呵护。六十一团的人几乎都认识这母女俩,因为她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几年了。45岁的母亲冯文清,是六十一团中学的小学语文教师。女儿17岁,是一名脑瘫患者,医院鉴定为肢残一级。"优秀教师"、"素质好母亲"等荣誉称号是对冯文清默默奉献的鼓励,也是她十几年来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冯文清的父母是支边青年,她从小在六十一团长大,财  相似文献   

15.
今年46岁的安桂花,于1981年高中毕业后在农八师一四三团参加了工作,一直跟黄土地打了17年交道,1998年随丈夫工作变动才好不容易地调到了人人羡慕的团农机公司加油站当了一名工人,月薪600元,那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被许多人称为“半条命”的农十师一八九团职工楚德荣,27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矢志不移,拖着虚弱的病体,精心照料病卧在床的老母亲,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陈德荣今年54岁,1975年他母亲身患黄疸性肝硬化,从此,他义无返顾地挑起了伺候母亲的重担。俗话说,屋漏又遭阴雨天。1988年,他因患十二指肠糜烂性溃疡,做了胃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日,在八师一四三团十九连哈萨克职工努尔兰的果园里,藏族职工阿英得给努尔兰讲解管理葡萄知识。三连哈萨克族职工达力肯激动地说,我们哈萨克族以游牧为生,不太会种地、种菜,是汉族邻居们上门积极主动传授技术,才有了今年的好收成。他感慨地说:"我们各民族生活在一起,都是一家人,民族团结,是致富的基础。"在这个团,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一四三团31556名各民族成员之间亲如一家,建设着美好家园,谱写了一曲曲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八师一四三团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2005年,该团职工自营经济首次实现二分天下有其一的新格局。 2005年,一四三团职工自营经济创总产值1.92亿元,占全团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纯收入4509万元,自营经济户均收入5017元,比2004分别增长16.5%、12.6%和11.8%。  相似文献   

19.
<正>都说养女难孝,但一师七团迎宾路社区周彬,一个养孙女,普通的80后女孩,接过母亲的"孝心棒",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奶奶。当迫于出嫁无奈时,她义无反顾地带着奶奶婚嫁,再苦再难也不离不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真情。周彬出生在八团。1960年,周彬的爷爷奶奶因不能生育抱养了母亲王国秀,靠辛苦劳作和勤俭持家,日子过得也算甜美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3年,周彬的母亲才13岁,爷爷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20.
农八师一四三团由于政策放宽,条件优惠,使庭院经济发展出现了好势头。去年,全团庭院经济总收入4670万元,纯收入1980万元,户均收入4658元,从业人均收入2234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20.67%、43.55%、39%和80.6%,实现总收入、纯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