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继贵 《实践》2009,(6):30-31
矛盾之一:农牧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与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不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就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繁荣,从根本上改变农牧区的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疆木垒县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东端,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木垒县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青海农牧区广大,农牧民占主体,抓好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农牧区一切工作的基石。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和"讲团结、讲科学、讲文明、爱祖国"的高素质新型农牧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新疆伊犁州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全面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马亚栋 《实践》2006,(8):30-30
改革开放以来,农牧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牧民收入大幅攀升,但距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发展方针、政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增加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共有基层党组织1.7万个.其中.村级党组织4104个。占基层党组织的24.19%;全省共有党员32万,其中。农牧民党员11万,占党员总数的34.37%。从以上两个数字可以看到.我省村级党组织接近基层党组织的三分之一、农牧民党员超过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全面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伊克昭盟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为主线,围绕提高农牧民思想素质,帮助农牧民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这个核心,紧贴农牧区工作的实际和农牧民的思想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农牧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盟农村牧区两个文明建设。一、抓宣讲,组织大规模“理论下基层”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伊盟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近年来,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农牧民思想教育不够,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宣传到农牧民中,一些农牧民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热潮的蓬勃兴起,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突显。海西州都兰县各级党组织顺应形势.结合正在开展的农牧区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多方面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促进了农牧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苏誉 《实践》2008,(5):21-21
近年来,包头市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这个主题,狠抓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嘎查村党组织带领农牧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而且要搞好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实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本文试图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