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安全部部长罗青长,曾经写文章记叙了周恩来临终前的召见。那是1975年的12 月20日,周恩来在和他交谈中间突然昏厥,他不忍心让病中的周恩来再增劳累,悄悄地离开了病房。人们多把罗青长称作周恩来最后召见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09,(4):48-48
上海特科被毁后,周恩来命情报科长陈赓立即设法转移天津,到北方去开展革命斗争。周恩来告诉陈赓,到了天津,可以联系北平的秘密党员胡鄂公和杨献珍。胡鄂公也是上海特科成员。他利用自己国会议员和教育部次长等职务身份为中共秘密工作。胡鄂公与陈赓见了面。陈赓告诉胡鄂公,自己此次来天津的任务是在北方建立一个与上海中央特科同一性质的地下组织,请他帮助物色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4.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3,(11):37-37
作家文摘2003年6月2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说说我与周恩来的关系》一文。文中说文强先生曾参加周恩来的婚礼,并送了写有“花花圆圆寿寿”的题字条幅作为祝贺。这一贺礼的落款是“周恩寿、文强”。但经笔者仔细阅读推敲,结论是文强先生不可能参加周恩来的婚礼。 周恩来、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当时,邓颖超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通缉而只身乘船南下到广州,周恩来因忙于革命活动,未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而派自己的警卫副官陈赓持邓颖超照片到码头上去接,但未接着,直到在周恩来的住地,陈赓才见到邓颖超。随后,陈赓领着邓颖超一起去见周恩来。在广东省总工会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当陈赓悄悄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只向坐在远处的邓颖超点点头,继续紧张地开会。开完会也未过来与邓颖超见面就又和陈延年一起匆忙地走了。当晚又因为突然提前两小时实行宵禁,致使邓颖超无法回到周恩来住地。直到第二天傍晚,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恋人才相会在周恩来住所。随后,陈赓走了。周恩来请邓颖超到广州的太平馆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就结婚了。可以说,他们  相似文献   

5.
顾保孜 《湘潮》2008,(7):52-56
周恩来看到陈赓的精彩表演,欣喜万分。于是就决定让陈赓挑头成立一个剧社,并给剧社起名叫“血花剧社”  相似文献   

6.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日:“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日:“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日:“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日:“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  相似文献   

7.
1943年7月初,周恩来由重庆回到延安。一天,他从毛泽东的窑洞出来,又信步走进了彭德怀的窑洞。不一会儿,来延安参加整风的陈赓也来了,三个战友相见,格外高兴。正当他们谈得起劲时,突然进来了一颗“灾星”,三人的欢声笑语顿时停止了。  相似文献   

8.
尹家民 《党史纵横》2006,(7):28-31,60
长征中,陈赓指挥干部团突建奇功,深得毛泽东主席赏识。他还毛遂自荐担任了周恩来的担架队长。张国焘几次暗整陈赓,陈赓化险为夷,逃脱险境。本文撷取陈赓将军长征中的精彩片断,以重新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毛泽东欣赏陈赓的指挥才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到很晚。行军出发前,干部团团长陈赓派作战参谋郭化若叫醒主席。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是由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的,并由军委直接领导。除陈赓任团长…  相似文献   

9.
黄埔英杰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的高级将领中,陈赓大将可算得上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4岁投奔湘军,21岁入黄埔军校;此后,南征北战,惊风雨,泣鬼神,叱咤风云,戎马一生。黄埔同学赞誉他为黄埔三杰之一,周恩来则毫不掩饰的夸耀陈赓是他最为喜爱的知识分子出身  相似文献   

10.
陈赓既是毛泽东的同乡,又是他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器重陈赓,常常委以重任。陈赓不负领袖的关怀与厚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赓临危受命,率部硬是把逼向中央军委指挥部的敌军压了回去。毛泽东高兴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得知张国焘要杀害陈赓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相似文献   

11.
上海特科被毁后,周恩来命情报科长陈赓立即设法转移天津,到北方去开展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2.
1933年春某日,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于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于科学仪器馆(现南昌图书馆)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  相似文献   

13.
一次,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两人很高兴,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于是天南海北侃起了大山。聊着聊着他们谈起了授衔一事,陈赓对李聚奎说道:"你够到大将的资格了。"李聚奎谦虚地说道:"大将我不够格,你是绰绰有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陈赓是一位个性鲜明、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周恩来曾说,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彭雪枫,另一个便是陈赓。陈赓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而且为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统一战线和对外军事斗争工作建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5.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14,(11):48-50
2014年4月15日,曾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以96岁高龄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罗青长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几十年,是周恩来临终前最后召见的一位部长,也是亲自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人。笔者因为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和罗青长多有交往,还曾专门到其家中拜访和看望。  相似文献   

16.
正李克农,是未领过兵打过仗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炯炀镇中李村,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遵照周恩来指示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在周恩来、陈赓单线领导下开展情报工作。他的事业不在硝烟  相似文献   

17.
胡飞 《党史纵览》2010,(1):28-31
1952年6月,正在朝鲜战场指挥作战的陈赓接到中央调令,让他担任新组建的军事工程学院院长。接到命令后,陈赓挥别了一起战斗的战友,回到北京,在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商谈之后,立即开始着手组建军事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8.
他,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的特派员,也就是所谓中统特务在上海的最高负责人,但又与共产党人关系密切,随时听从周恩来的调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既是花花公子,混迹十里洋场,但又为了营救中共领导人,却不惜一掷千金,以命相搏。周恩来、陈赓称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19.
尚文 《世纪桥》2010,(16):47-50
<正>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在完善  相似文献   

20.
1927年7月25日,周恩来在武汉安排南昌起义及中共中央政治局有关事宜后,当晚同陈赓一起乘坐宋庆龄的专车,秘密来到了武昌江边码头,准备乘船离开白色恐怖的武汉。临上船时,宋庆龄给周恩来一只金表和一个戒指,周恩来推托不要。宋庆龄说:“你作为阔老板,不戴金表怎么能行?戒指么,是个装饰,显示你的身份。这些东西,放在我这也没什么用,对你用处就大了。”这时的周恩来,完全是个阔老板打扮,头戴巴拿马草帽,脚登时髦凉鞋,墨光眼镜遮目,金壳手表、宝石戒指熠熠放彩,胳膊上还挂着一根文明手杖(实为一件护身兵器,看去象手杖,遇到紧急情况,用力一抽,便露出兵器,用以自卫)。陈赓也换了装,扮成随从模样。二人下车后便大模大样地上了船。可是,就在他俩上船的当儿,有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