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人口思想。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人口原理,指出人类自身生产要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明确提倡节育和有计划地生育,强调采取适当措施解决人口问题,主张人的全面发展、科学进步。毛泽东和马寅初的人口问题论争,本来是一场学术讨论,但由于康生等人的利用而变为政治问题。错误批判马寅初,使我国的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在一段时期走了弯路,同时也压制了在人口问题上的百家争鸣,伤害了一些科学家和知识分子,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究其原因,是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口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而"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毛泽东和马寅初关于人口问题的论争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计划生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骤增数亿 ,主要原因并不是毛泽东批马寅初。毛泽东是赞成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 ,并且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主张实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人。他关于计划生育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 ,他对中国计划生育的提出、实施 ,都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寅初是一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新中国之初担任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除了积极完成党和政府给自己安排的诸多行政职务工作外,还写了许多文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马寅初身为旧知识分子和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委员的双重身份使其能够以北京大学为平台把毛泽东的改造知识分子的运动顺利地推向全国,为实现党的‘知识分子改造政策作出了贡献。马寅初是在党和毛泽东改变对节制生育问题的认识和提出计划生育的主张之后,才有了人口问题的发言和“新人口论”的。1958年和1959年先后由《光明日报》、《新建设》杂志掀起的两次对马寅初的批判,都是在北京大学“双反”运动和学术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背景下进行的。马寅初的代表作《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一书,始终都是被批判的重点。马寅初并非因人口论罹祸,那些批判人口问题的文章也主要是从中寻找其所体现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的。党和政府没有批判马寅初,康生、陈伯达也与批判活动没有关系。相反,从中央到地方党委主办的机关报和理论期刊基本上都没有参与批判活动的事实说明,党对马寅初是有政治担当的。据此,马寅初敢于向民主党派主办的《光明日报》叫板,要与其领导杨明轩、陈此生战斗到底,决不投降。马寅初是在北京大学校办秘书的揭发后血压陡升而退出战场的。马寅初作为旧知识分子被批判的命运可说是在劫难逃。但是,因为党和政府的保护,马寅初仅只受到群众的批判,其待遇却没有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计生大思路     
西尧 《奋斗》2001,(6):55-55
马寅初先生无疑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人口学家,依我看,这位老先生未获诺贝尔奖,实在是人类的一大悲哀。然人类原本就有诸多悲哀,比如马先生自己,虽有铮铮铁骨,忠于学术和良知,在计划生育方面坚持真理;不愧为堂堂正正的知识分子,但最后还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中国人口在他悲哀之中迅速膨胀,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距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的发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再读<新人口论>,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与人口问题息息相关,人均GDP指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还要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好人口总量。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涵盖了人口发展的指标。只有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蓝图,其中对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行计划生育是党和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应该相适应的原理,结合当时中国国情而制定的国策。  相似文献   

8.
孟宪臣 《学习论坛》2005,21(8):47-52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未来2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原崛起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需要着力解决稳定低生育水平问题,统筹解决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这是一种升华和发展。然而,转轨时期的计划生育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计划生育依法管理进程 一是部分干部认为法的实施削弱了计划生育管理手段,计划外生育无法控制,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对违反计生政策的群众束手无策。有的则是求稳怕乱,怕因出现失误而引火烧身,不敢大胆开展工作,对计划外生育听之任之;二是部分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谈起毛泽东对计划生育的态度,许多人认为他没有计划生育意识,甚至把今天人口过多的问题,归咎于毛泽东,认为是他主张"人多力量大",不实行计划生育,不控制人口的结果。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偏颇的,有失公允。在今天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又面临调整时,正确认识毛泽东的计划生育实践,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节制生育"是久已有之的词语,带有浓厚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痕迹,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毛泽东首创的"计划生育"提法,巧妙地摆脱了社会主义中国控制人口的理论困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人口观的话语体系.从"节育"到"计划生育",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是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从"计划生育"话语体系的建立,可以一窥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灵活、智慧地对资本主义学说开展扬弃,深入地透视这一历史时段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2.
正一贯提倡和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提到计划生育,人们往往会想到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实际上邵力子提出"计划生育"概念,比马寅初还早。邵力子(1881-1967),浙江绍兴人。清末中举,早年参加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退党。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同年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应邀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第一、三届全国  相似文献   

13.
傲霜 《唯实》2001,(11):26-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 ,党和国家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持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始终不渝地坚持一手抓物质资料的生产 ,一手抓人口的再生产。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 1 971年生育水平推算 ,截至 1 998年底 ,全国少生 3 3 8亿人。…  相似文献   

14.
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于2月22日在银川召开,会议表彰奖励了计划生育"三无"、"一无"乡镇,兑现了2007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奖。自治区领导陈建国、于革胜、刘晓滨、冯炯华、郑小明、张乐琴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是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必然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11,(23):16-18,26
<正>人口和计生工作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事关"十二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十一五"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必须清醒  相似文献   

17.
说起计划生育,谁都知道马寅初而鲜有知道邵力子的。邵力子是新中国之初少有的几个最早提出并倡导计划生育的有识之士,而且早在20年代,他就提出了中国要控制人口的思想。邵力子还“催产”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而在马寅初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时,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见风转舵,消声匿迹。一、浙江归来,由来已久的计划生育思想更坚定了1951年,邵力子回到故乡浙江探亲、搞调查,见到家乡进入和平生产之中,村民安居乐业,相处和睦,他十分高兴,但袅袅炊烟的乡村生活景色之中,满地奔跑的幼孩之众多,使邵力子在欣喜之中沉思…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集中力量解决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综合治理,关注民生,加强领导,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9.
岳振 《当代贵州》2014,(16):34-35
正贵州省人大常委会5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贵州"单独两孩"政策调整的消息。当日上午,《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下称"条例修正案")经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决定于5月18日起施行,"条例修正案"针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9年9月25日修正)做出部分修改,明确了贵州省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庐山会议后,全国再次掀起批右高潮。周恩来总理对几年来一直坚持“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主张的马寅初的处境非常担心,特意约马寅初谈了一次话,劝马寅初不要过于固执,从大局着眼,还是写个检讨好。别人劝马寅初,马寅初还可以不放在心上,周总理劝马寅初,马寅初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这次谈话后,马寅初仔细地对他在1957年6月作为一项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讨论的(新人口论)进行了梳理,看看是否真有什么错误。但梳理的结果,证明并没有错。他仔细阅读了报刊上发表的批判他的文章,又写成5万余字的(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