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两个“家鑫案”的死刑判决颇值“玩味”:一个是人头已落地的药家鑫案,一个是激辩正欢人称“赛家鑫”的李昌奎案。讨论药家鑫该不该判死刑“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全民皆喊可杀的时候,估计最后连已在黄泉路上的药家鑫都会认为自己该死了,而摔死3岁男童、奸杀19岁少女的李昌奎可能到现在都没能想明白自己竟然会被云南省高院二审时留了一条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的迅猛发展,普通民众表达意愿的渠道越来越便捷,他们更加热衷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乃至于在"药家鑫案"、"许霆案",广大民众的评论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受到广大舆论给予的强大压力,不仅更加重视广大民众所发出的声音,也更加注重在维护司法独立的同时,努力寻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田磊 《南风窗》2011,(26):8-8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人的公共舆论空间前所未有地热闹,这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微博的兴起和普及。从年初的药家鑫案、李昌奎案,到年中的温州动车追尾、郭美美事件,再到年底的孔庆东骂娘、李开复被"打假"等,甚至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相距  相似文献   

4.
丁学良 《南风窗》2011,(10):98-98
药家鑫案讨论中,是否激情杀人居然成为辩论甚至量刑的因素,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从这个事件的公共讨论中,可以透视出社会隐形的扭曲心理。  相似文献   

5.
自首,作为刑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本身定义与适用已无多少争议。但近年来随着药家鑫案、李昌奎案的披露,关于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又出现了不少争论,即对于自首量刑选择"可以从宽"还是"应当从宽"处罚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应片面论断。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1,(9):4-4
开车撞人后还残忍地连捅8刀致人于死的药家鑫案,如何判决仍悬而未决。而在近段时间,又接连曝出"李颖"、"牛佳珍"等学生的出格言论。前者的名言是:"要是我也捅,怎  相似文献   

7.
药家鑫案的死刑适用符合我国刑法第48条所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标准。成立激情杀人的关键要件在于被害人的严重过错,不能随意扩大激情杀人的内涵。同时,存在自首情节并不意味着必然获得从轻处罚,少杀慎杀的死刑控制政策并不排除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8.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7):32-33
如果说死刑的存废之争尚且因为死刑的巨大民意基础,而主要局限于专业人士之间,那么死刑公正问题将同时吸引来自业界和公众的眼光,成为一股更为强大的推动死刑改革的力量。近年来,多起死刑案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吴英案、药家鑫案、李昌奎案……一系列案件中,"围观者"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死刑,大多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9.
略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分案起诉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所采用的“一案起诉”的做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对此笔者认为“分案起诉”可以合理解决这些不足,并进行了“分案起诉”的理论探索。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笔者还就“分案起诉”的具体实践有关环节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赔钱保命”起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破 《南风窗》2011,(15):56-58
自从最高法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下达以后,陕西省凡是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杀人案,被告人除了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并愿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家属谅解的,多数都会判为死缓。但最高法对药家鑫案的复核,对今后类似案件又有了不同的"立法"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