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21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五次代表大会,陈独秀相继当选为书记、委员长、总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也由此踏上开天辟地、继往开来的艰难历程。一大,中央局书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因故没有出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78年的战斗历程,召开过15次全国代表大会。现根据史料记载,将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概况作一简介。干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市望志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与会的正式代表12人,代表个国50多名共产党员。另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代表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要决议有: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党的任务的决议。大会选出中共中央局委员3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泰、李达。陈独秀没有参加这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3.
<正>100年前,中国革命风起云涌。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大会,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年4月,毛泽东离开长沙到上海,参与筹备中共三大的工作。6月上旬,毛泽东从上海抵达广州,参加中共三大预备会议。会议由陈独秀主持,  相似文献   

4.
刘岳 《前线》2022,(12):106-107
<正>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922年11月5日,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苏俄彼得格勒召开(后改在莫斯科继续开会)。参加会议的中共代表团由陈独秀(代表党组织)、刘仁静(代表青年团)、王俊(代表工人组织)组成,瞿秋白作为工作人员参加大会。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是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11月22日第20次会议,给中国代表30分钟发言时间。刘仁静介绍了中国情况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的工作,指出中国工人运动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几乎唤醒了工人群众”,  相似文献   

5.
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二大: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该宣言的结尾处,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六大: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1921年6月,张太雷和杨明斋受命组成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代表团,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三大,并向大会提交了《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收入《张太雷文集》(续)的这篇《报告》是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挡案中的俄译稿译出的。...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01,(2):48-51
1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成立。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2 中共创始人指导并参加广东建党工作。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A 1922年7月 ;B 1921年7月 ;C 1923年7月。4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有名代表。A 12名 ;B 13名 ;C 14名。5 1923年元旦成立的海丰县总农会 ,推选当会长。A 谭平山 ;B 黄学增 ;C 彭湃。6 中共一大后成立机构领导工人运动。A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B 省港罢工委员会 ;C 全国劳动大会。7 党的三大…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的,在党的七大之前,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一般都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唯独党的二大,既没有邀请也没有等候共产国际派人参加。原因何在呢?早在1921年,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倡导下,党的一大于当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陈独秀影响非常大,有"南陈北李"之说,李大钊在北京、陈独秀在上海分别建立了共产主义组织,但是这两位最有影响的人物却未参加党的  相似文献   

9.
中共最早关于妇女运动的文献——读张太雷致共产国际“三大”的报告叶孟魁1921年6月,张太雷和杨明斋受命组成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三大”,并向大会提交《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以下称简《报告》)。《报告》是中共创建时期具有重要历...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当选为“一大”中央局书记与列宁的指示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没有参加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因为陈独秀当时在广州兼任大学预科校长,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他一走了款子就不好办了。①但是代表大会为什么仍然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许多川籍人士先后投入到党的创建活动之中,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一部分川籍人士开始在党内崭露头角,显示出了他们杰出的组织才能和革命志向,成为中国共产党内一个方面或一个地区的重要领导人。在中共第五届代表大会上,川籍人赵世炎、刘伯庄分别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他们两人成为最早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四川人。在谈第五届川籍中央委员时,有必要先将前四届中央委员的人数作一个扼要回顾。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3人,第二届选举中央委员6人,第三届选举中…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安徽北京大学校友会联合在合肥市安徽大学召开了“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陈独秀的政治、文化、教育思想及其与20世纪中国的发展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15日,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安徽校友会共同主办的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的学术研讨主题是"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研讨会上提出要以陈独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研究陈独秀。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讨论了《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会2006年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2007年工作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一大”前中共没有召开过“三月代表会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集了一次由各地组织的代表参加的会议,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一文在国内发表后,有的党史研究者依据这个报告的有关表述而认为,中共在“一大”前,也即在1921年的3月还召开过一次代表会议,并将其称作是中共的“三月代表会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对此也作了肯定的记述。那么,在中共的创建过程中,是否真的存在召开这次会议的事实呢?如果存在,那也就可以说,“一大”并非是中共召开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长期以来党史界认为:当时由于党员人数少,各地组织尚不健全,会议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负责领导全国工作。会议选举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  相似文献   

18.
《广东党史》2013,(1):1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朱德、陈毅在上杭古田曙光小学主持召开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12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陈毅主持大会,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古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2,(11):62-62
1928—1929年,我党召开了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两次会议都涉及到如何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这一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面新的旗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她鲜明地向世人昭示,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1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在这81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16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其中有4次党的代表大会涉及“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