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与中国大陆分裂问题,恢复行使港澳地区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而制定的一项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从建立统一国家的几千年来,一贯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光荣的爱国传统。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英两国和中葡两国之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属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从秦王朝统一算起,至鸦片战争爆发的2000多年中,曾有四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十个王朝,国家疆域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共约1600余年。三国、东晋与十六国及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金等四个时期,国家疆域是分裂的,时长共约有500余年。可是,在这500余年中,有400余年为民族对立和战争时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分裂并不一样。如除去这400余年,则真正分裂的时间只有100余年。即使在分裂时期,各族人民在“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和宜合不宜…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随着香港、澳门问题的相继解决,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渴望更加强烈,台湾问题已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了。中国领导人也表示在澳门回归后要致力于两岸统一的工作。“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①中国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国家统一。虽然李登辉的“两国论”为两岸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但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分裂势力要逆潮流而动,只能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港、澳、台问题是中国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谈判方式,一个是武力方式…  相似文献   

4.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历来有支持民族团结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光荣传统。二十世纪以来,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相继取得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进步。特别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华侨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独立的高度,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角度,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争取实现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我们不仅同台湾分裂势力、同外国反华势力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军事斗争和综合国力竞争,而且进行着激烈地争取台湾“民意”、争取民心的斗争。维持、巩固、增强台湾人民的中华民族之情、中国之人心、中国之意识,反对‘治独”、“独台”势力、外国反华势力散布分裂中国的理论、思想和意识,永远是一项战略任务。一、民族亲情是维系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由于外族人侵和内部战争等原因,曾经有过多次国家分裂、骨肉相离。但分裂不得人心,经过各族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政治上用以打击共产党的主要武器就是“统一”。中国共产党将“统一”的口号夺过来,用以反击国民党反人民反民族的分裂行为,并在思想、政策和实践上,坚持自己对于“统一”问题的原则立场。1.统一于抗战,就是以民族危亡为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民族投降主义。2.统一于团结,就是坚持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基础上的联合;反对某一党派的统制政策,反对民族分裂行为。3.统一于进步,就是把国民党拉回到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全面抗战和实现民主改革上,而不是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和一党专政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关于“统一”的有关思想、政策和实践,至今对于我们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历史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台湾问题至今阻碍着祖国的统一。历史上,台湾虽曾为荷兰殖民者、日本帝国主义所侵占而历尽沧桑,但最终还是摆脱了外国的奴役,回到中国人的手中。而今,台湾却由于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而孤悬海外,长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9)
苏联作为拥有100多个民族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民族问题是几个世纪以来沙皇俄国不断向外侵略扩张留给苏联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苏联时期不正确的政治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等又使苏联的民族问题更加尖锐,最终民族分裂,苏联解体。且苏联后期背离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也是民族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批判民族分裂主义反动思想的过程中,遇到的有要和关键问题是:如何认识现代民族意识问题;如何认识民族个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一体(整体)意识的关系问题。民族分裂主义鼓吹所谓现代民族意识的发展及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而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必然导致本民族从统一的国家政治实体中分裂出去,成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的反动观点,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煽动性,所以,要深人揭露和批判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思想体系,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民族意识问题。一、民族意识具有两重性。民族意识是在其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在与其他民…  相似文献   

10.
一、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按照民族特性建立起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民族国家就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民族国家同以往的国家在  相似文献   

11.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有力地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香港顺利回归,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怀抱。同香港一样,澳门回归也完全可以实行顺利交接,并保持长期发展和稳定。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和重要奋斗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统~问题“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酷爱研读历史,但在他研读历史的过程中,却始终贯穿着一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主线。他为我们树立了以史为鉴的榜样。正如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所说:“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是毛泽东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积极创造新的历史的过程。”(-)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各国中统一历史最长的大国。中间也有几次分裂,但总是短暂的。这说明中国各族人民,热爱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分裂不得人心。”他深为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坚固的凝聚…  相似文献   

13.
齐冰  钟海 《前线》2014,(10):47-49
回顾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国家,在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财富。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体育精神,往往与自身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观念、价值取向、民族心理特征相联系,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中华体育精神既是被打上中华民族烙印的体育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白萍 《理论研究》2009,(6):63-64,F0003
民族与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同属于历史范畴。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很大区别。民族与国家是一对相伴而生又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孪生体。二者之关系极为密切又错综复杂,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妥善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构想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后,由于各自特定的历史原因,世界上存在着若干个被分裂的国家。迄今为止,有的国家已实现统一,有些国家尚待统一。纵观全球,在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只有中国人首倡并运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并已取得伟大的成效,受到世人的瞩目与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构想在国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贡献。我们要问,中国人提出此种构想的依据,除了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态度之外,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在里边,它与文化传统有否关联,是否具有文化上的意义?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政治家认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的…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9,(15):6-9
7月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东突”恐怖势力“世维会”在乌鲁木齐煽动策动制造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妄图达到分裂国家、制造民族仇恨,扩大国际影响、取悦西方主子的丑恶目的。从本质上来讲,这次乌鲁木齐“7·5”事件和去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都是“疆独”和“藏独”势力以恐怖暴力为手段,以“人权”、“自由”为幌子,以“文煽”、“武扰”为策略,以分裂祖国为目的的民族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7.
周忠华 《唯实》2006,1(11):3-5,3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差异化的,它既表现为由类束缚经群体中介而个体自由再到三者和谐发展的历史趋势,亦表现在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共时性发展之中。人类的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差异化进程中不断凝聚发展起来的。基于此,应当从人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这一视角出发,从客观逻辑和现实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透视人类道德变化发展规律,并进而阐述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道德差异化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政治遗嘱”之一——《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是列宁在晚年病重期间,对当时刚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突出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特别是历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粗暴的大民族主义,恶疾深感忧虑和不安,在论述其危害性的同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向全党提出忠告:“没有什么比民族问题上的不公正态度更能阻碍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的了”。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团结和安居乐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正  相似文献   

19.
曾经一段时间,安岳县有的乡镇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政府和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引发了农民闹事的恶性案件。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安岳县委、县政府以在全县每个行政村深入开展“村民代表恳谈会”为突破口,召开村民代表恳谈会3100多次,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6000余条,排查历史遗留问题300余件,处理历史遗留问题210余件。通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新挽回了民心,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对各少数民族生存权、发展权的尊重和保障。当前,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