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历程,转变政府职能依然困扰着我们的各级政府。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政府权力过大,政府过于强势,包揽了许多本可以由市场和社会解决的问题。因此,削减政府权力、简政放权,就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第一,简政放权,削减政府权力,必须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2.
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职责、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它意味着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变化,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  相似文献   

3.
部门利益冲突的解析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形成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无形之中加大了政府机构运行的经济成本,甚至可能加剧社会和政治风险,究其原因,公权力和经济利益挂钩、政府职能划分不清以及行政监督不力等因素对部门利益冲突的产生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要化解这些冲突,防止政府的公共权力被追寻私利的各个主体分解,需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进行大部制改革,同时进一步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行政立法和行政监督,从而实现政府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职责、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它意味着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变化,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这种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政府社会、经济职能的转变,其宗旨是使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从过去的无所不管,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资不分,真正转变到制订和执行本地区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本地区社会管理和…  相似文献   

5.
意义与局限:论中国语境下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谭兰英  杨梅 《新视野》2005,4(5):45-47
宪政框架下的有限政府,始终是支配西方社会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的特定语境,其基本的目标指向是责任与权力对称、质优价廉的政府。中国学者与地方政府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有重叠的部分,也有不尽相同之处,学者们偏重于对其作出宪政主义式的理解,而地方政府则主要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环境等角度来理解。由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某些偏差,需要我们作出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子林 《理论学刊》2006,(11):94-95
所谓宪政,是指由宪法性法律或宪法性惯例确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职责权限、活动规则,旨在保护公民权利,并由制度保证宪法得以实现的状态。宪政必然涉及到两种关系:(1)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关系;(2)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其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宪政的主要矛盾。宪政主义意味着在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中对政府进行法律限制,在被治者的权利与自由和政府的有效运作间谋求平衡。但是,宪政的主题必然在逻辑上涉及到合宪性审查的主题,这是违宪的司法救济手段,也是宪政的制度体…  相似文献   

7.
所谓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指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职责、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它意味着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变化,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法治政府与“宪政中国”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士青 《学习论坛》2006,2(11):74-77
法治政府是一种以良法统治为要义、以行政权规制为基本原则、以公民权利保障为根本目的的政府模式,它对宪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宪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宪政的重要保障."宪政中国"之构建必须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关键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决策,强化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核心是政府信任问题,政府对公共权力的使用、对公共责任的履行、对公共伦理的践行、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文化环境、舆论氛围和个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认知政府的信任。要实现政府公信力提升就要进一步明确其主体地位,从政府与公众两个维度入手有效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政府的权力行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政府的角色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神秘政府走向透明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从利益政府走向责任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考察新型城镇化有许多不同的学科视角和理论方法。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新型城镇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权力的空间重组。在城乡社区的空间权力关系上,追求城乡平等发展权;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层级关系上,尊重地方的自主发展权;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上,实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良性互动,维护公民权;在全球化霸权与民族国家主权的权力关系上,提升城市竞争优势,争取城市发展的话语权。城镇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适时转变和不断优化,以及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及其与空间的良性互动。传统城镇化的突出问题正是表现在政府职能定位的错乱和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失当,包括政府职能的“越位”与“越权”、“缺位”与“失权”、“错位”与“乱权”。新型城镇化依托顶层设计,合理分权,构建府际政策协调机制;利用市场力量,简政放权,建构政府与市场合力机制,构建官方一民间合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还权于民,建构官民合作机制;提升城市竞争优势,争取话语权,构筑国际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刚刚结束的两会,凸显了一个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即把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社会为本位而非以政府为本位,是权利本位而非权力本位,是政府为保障和发展全体公民的权利而设置和行使公共权力。对于公民而言,只要没有明文的法律限制,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任何行为;而政府遵守的是另一种规则:凡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即政府行为必须有法律授权的依据。以人为本正是政府革除制度性弊端,走向现代性宪政政府,实现从全能型向有限型、从权威型到服务型、从部门性到公共性转变的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改善人的…  相似文献   

13.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突破口;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政府职能转变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决定》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说明,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一、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权力过分集中,自上而下统得过死。邓小平同志曾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各种危机事件增多,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危机意识薄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能定位存在偏差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成为信息公开的主体,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者、协调者和善后者。  相似文献   

15.
从政府职能的视角看,群体性事件的生成逻辑主要有三点,即政府触角过长、垄断公共决策、政府职能结构不良。政府应当通过理顺关系、强化沟通与合作治理、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创新职能实施模式等路径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最终达到消解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转型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其坚实的理论依据。要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重新定位,首先,必须正确定位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次,应该转变地方官员的思想观念,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再次,努力培育发达的社会公共组织,同时实现对地方政府现有职能的分解。  相似文献   

17.
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遏制权力腐败又是一个难点,如何从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上对权力腐败进行遏制?提出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需要: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政府领导及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泛化和滥用;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立法,反腐倡廉制度法制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对公共权力体系的秩序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在对中国公共权力的秩序的形成、调整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国公共权力体系秩序的改革方向。中国公共权力体系秩序变革的方向,体现在价值层面上就是构建中国国情下的市场规则和法制秩序中内生性成长起来的公共权力体系、现代价值理念及权力运行规则;体现在制度上就是要恢复法制,要使各利益主体的权力行使都回到宪政秩序的制约之下;体现在组织层面上就是依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这是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金相文 《新视野》2004,(3):45-46
公共预算有经济和政治两大功能。政府职能转变框架内的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向着减少我国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的直接管理,加强公共预算政治功能的方向努力,并推动我国由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20.
重新界定政府角色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表面上看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实质上难就难在对政府角色的重新界定上。如果不能很好地重新界定政府角色,即界定政府权力在社会中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和作用范围,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正因为如此,1998年以前我国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走入了机构“精简———增加———再精简———再增加”的循环圈。这几次政府机构改革,尽管也十分重视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但因没有重新界定政府角色,其结果则惊人的相似。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是一个全能政府,垄断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