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科学上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孙行者式的思维模式的结晶。"《西游记》的思维是速生科学家的土壤。教育部从2000年起就把《西游记》列为人  相似文献   

2.
正汪金友在5月21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导演张纪中近日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见解:"《西游记》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部《西游记》。一路上的诱惑太多,而每个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所有妖魔鬼怪,都代表着贪婪和欲望,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每个人的一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最爱读的一本书就是《西游记》,可以说是百读不厌,对书中每个故事都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每次学校里组织晚会,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段《西游记》都是我的拿手好戏。小时候,也经常幻想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降妖除怪。可以说《西游记》伴我长大。参军特别是提干后,由于工作较忙,与《西游记》这位"老朋友"也暂时告别。转眼间,我已成为一名一线带兵人。近日,忙里偷闲,又通读了一遍《西游记》。这次读后再也没有儿时那些色彩斑斓的天真幻想,却鬼使神差般与部队管理联系起来。作为一线带兵  相似文献   

4.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科学上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孙行者式的思维模式的结晶。”《西游记》的思维是速生科学家的土壤。教育部从2000年起就把《西游记》列为大学生、中学生课外30部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宏大的神话小说,师傅唐僧和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曝光率较高的主要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在解析、评点《西游记》中,存在着一种抑师扬徒的现象。赞  相似文献   

6.
近日正在各电视台热播的新版《西游记》,广大观众对其褒贬不一。但深入研究西天取经的过程,一部《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领导科学百科全书,对部队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强调:“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他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但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事实的确如此。 朱德自幼就读了大量的古代书籍。1917年他和陈玉贞结婚,在泸州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有大量的书籍。如《诗经》、《韩昌黎文集》、《古文观止》、《水浒》、《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李太白诗集》、《辛弃疾词集》、《史记》、《左传》、《史通》、《徐霞客游记》、《论语》、《墨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论衡》、《读四书大全说》、《岳飞传》等。1941年7月1日,朱德在延安在职干部学习周年总结大会上说:“前方后方许多同志说我是一个模范学生,老实讲,算不上。因为我小时候读过一些‘诗云’、‘子曰’很多要不得的东西,要重新学起,一面学新的,一面要丢旧的。我只知一句俗话‘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  相似文献   

8.
谭震林     
谭震林,一位由小职员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81年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脚印。他,1902年4月2日,出生在攸县城关镇一个贫苦职员家庭。9岁入学读了两年私塾,便进印刷厂当了学徒工。但他好学,自己精读了《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历史书籍。他曾这样说过:“中国的历史,我怎么了解的呢?我是从书纸店里了解的。因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领导学角度讲,四大名著中蕴含的许多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恩威并重"的领导艺术《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廉政瞭望》2006,(12):52-53
《西游记》这部文学巨著,多数人把它作为降妖除恶的轻松闹剧,也有人把它作为专心修炼的经典,却很少有人认识到这是一篇反腐败的力作。但是,如果你把唐僧肉作为巨大的诱惑看待,围绕夺取唐僧肉就是方方面面的腐败了。而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实际上是一个正当权利的护法团队,是他们在与这些谋取不正当权利的“腐败行为”作你死我活的斗争。正因为如此,《西游记》就描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腐败”现象,用“腐败终究要遗臭万年”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腐败必究”的客观规律。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游记》是如何描述“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仙界“灯下黑…  相似文献   

11.
继浙江永乐影视投拍的《西游记》(简称浙版)剧照大曝光后,张纪中版《西游记》(简称张版)也陆陆续续放出来一些定妆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堪称永恒的经典,其中的孙悟空是最受欢迎的人物。然而,孙悟空的户口问题一直是个谜,引来《西游记》的历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猴,中国最著名的猴子要算"大圣"孙悟空了。然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却有着数百年民间传说的源泉,有着复杂的原型背景。南宋时出现最早的取经故事作为《西游记》的一号男主角,孙悟空这个形象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南宋时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猴行者形象,就是《西游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冰     
看完《西游记》,觉得妖怪毕竟是妖怪,缺少人的智慧,竞以为生命是可以长生不老的,争着抢唐僧、吃唐僧肉,让读《西游记》的人笑他们愚蠢。不管现  相似文献   

15.
读《西游记》,我们有一种惊喜之感: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沉闷的文化氛围中,竟然还能读到神思飞扬如狂草的《西游记》,那无拘无束的奇思异想.酣畅恣肆、幽默诙谐的游戏笔墨,和精力弥满、活泼泼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张仁锋 《学习月刊》2010,(19):49-49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宏大的神话小说.师傅唐僧和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曝光率较高的主要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在解析、评点《西游记》中,存在着一种抑师扬徒的现象。赞美孙悟空的文章汗牛充栋.而担负西天取经神圣使命主角的唐僧却成了迂腐、懦弱、是非不清、人妖不辨形象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闫恩虎 《唯实》2002,(8):157-158
大多数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但什么是神话?其实也很难具体界定.因为中国的传统小说大都有宿命论和鬼怪的描述。我觉得《西游记》其实是部抒写生命理想之途的隐喻文本,每个人物都似乎是生命征途抒写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党刊文摘     
干部团队的“和而不同”陈晋在《新湘评论》(湖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  相似文献   

19.
正"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形象有哪些?"1月8日,笔者来到十二师一〇四团中学和援疆教师周广森见面时,他正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在课堂上,周广森引用书中的内容为学生们分析了《西游记》中每个人物形象特点,通过诙谐幽默的授课学生们对书中四大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周广森觉得自己就和《西游  相似文献   

20.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虽然不是特地为少年儿童创造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它的童话色彩却极浓,具有强烈的童话精神。本文从童话美学视角入手,揭示作品于童话形象、游戏情节、儿童语言中呈现或蕴藉的童话精神,以揭开《西游记》受大众尤其是少儿读者欢迎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