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欧民粹主义政党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其所在的政党制度。从极端的多党制(意)、温和的多党制(德、法)到相对的两党制(英),随着政党力量分布的集中和政治共识的增加,上述国家民粹主义政党的活动空间递减,并由此采取了不同的政治策略。在意大利,五星运动和联盟党能够成为执政党,通过施政纲领和职务任命直接塑造本国政策;在德国和法国,选择党和国民联盟获得大量选票仍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主要通过议会和选举发挥影响;英国独立党和脱欧党在两党制下影响力最有限,街头动员是其主要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2.
较长时期以来,一些西方政要、学界、舆论界一再鼓吹多党制(包括两党制)能够较好解决腐败问题,攻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度不仅会形成权力专制,而且容易导致各种腐败。一些西方势力还把持着政党理论的舆论高地,向众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多党民主的价值观渗透,直至逼迫它们推行多党制。西方的这一套论调有多大可信度?其现实情况又是怎样呢?实践表明:多党制不是也不可能是防治和有效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西方多党制本身也难以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为世俗化伊斯兰国家,自1945年实行多党制以来,国内政党林立,目前有合法政党50余个.2002年11月,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上台单独执政.该党具有特殊的伊斯兰宗教背景,其执政之路因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绿党和极右翼民众主义政党为代表的非主流政党在西欧许多国家的选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它们分别与中左、中右政党组成执政联盟上台执政 ,从而对西欧国家的政党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并迫使主流政党对其意识形态和政策倾向作出调整。不过 ,中左和中右两种类型的主流政党主导欧洲政坛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非主流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也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剧变以来,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多党制的确立阶段,特点是中右翼政党执政,政党关系紧张,政党分化、对峙现象普遍;二是多党制的巩固阶段,特点是形成了由中左、中右翼政党主导,左翼、中左翼、中右翼、右翼阵线分明和结构稳定的政党格局;三是民粹主义政党兴起阶段,特点是标榜超越左右的民粹主义政党冲击原有政党格局,甚至成为执政党。剧变30年来,作为第三波民主化的样板,中东欧基本上完成了对西欧政党政治模式的移植,但是国情的多样性又为各国培育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进步治理组织"(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Progressive Governance)是各国执政的中左政党领导人交流经验和协调政策的论坛性组织.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政坛"粉红潮"的产物,在中左政党势头最盛之时,国际进步治理组织在世界政坛相当引人注目,其规模和影响一度达到顶峰.然而,随着美国民主党下台和欧洲政治钟摆效应再显,中右政党在一系列国家正在悄然收复失地,执政的中左政党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大,国际进步治理组织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正>自实行多党制以来,土耳其国内政党林立,目前合法政党多达50余个。2002年11月,具有伊斯兰宗教背景的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上台执政。十余年来,正发党在外交、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了土耳其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赢得了民众高度信任和普遍支持。2011年6月13日,  相似文献   

8.
从大选看独立后印度政党体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议会民主制国家,选举是政党力量的集中较量.本文从大选的角度分析了独立后印度政党体制的演变.半个世纪以来,1996年为界,印度政党体制的演变有两个特点:由主从党制向多党制转变和政党体制的地方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国外主流政党的执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政党政治出现,尤其是政党主导国家政治生活以来,如何实现执政、巩固政权、维持尽可能长的执政寿命,始终是牵动国外执政党纲领政策变化的根本问题.总结20世纪特别是战后以来国外一些主流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至少有以下可以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经验教训,甚至可以上升到规律的高度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政党外交"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体现和反映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党对外工作的重大转型。与政府外交相比,政党外交具有涉及国家关系、国家利益和党际关系、党的利益的双重属性。政党外交是党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对于促进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与政府外交相比又一显著区别。政党外交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主要体现为:长期共存把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思想从一种策略需要发展为一种战略需求;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参政党概念的提出确定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定位;无党派人士群体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机构成;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拉丁美洲左翼政治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新阶段的开始。莫拉莱斯、科雷亚分别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执政后,激进左翼政权的执政版图进一步扩展。近年来,激进左翼政权在自身建设与巩固进程艰难前行的同时,与美国保持紧张并不时起伏的双边关系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特别是委内瑞拉政变、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边境冲突和洪都拉斯政变事件相继发生,无不体现出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激烈角逐。  相似文献   

13.
俄国政党政治走向及媒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俄国多党政治制度只是近十年的事.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苏联始终是共产党一党执政.在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以及在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出现了多党制和议会制.经过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的议会选举,俄国的政党制度走过了形成初期的混乱阶段,目前正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纵观俄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俄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是同俄国政治经济的动荡和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带有典型的俄国特征.而媒体在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四权力”的媒体同权力和资本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主导着大选的进程和最终结果.这是俄国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本文拟对俄国政党政治的现状和媒体对选举的影响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傅华  沈耕 《当代世界》2009,(5):41-43
以20世纪90年代末第三条道路的提出为标志,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经历了重要的转型。如今转型已近10年。5年前15个欧盟国家中有12个由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执政,现在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欧处于低潮,但转型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5.
西欧社会党目前是西欧国家的主流政党,上世纪90年代相继在英、法、德、意等多数西欧国家执政.它们执政以后,通过不断充实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改进党的运作方式、扩大党的选民基础和社会基础,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来谋取政绩,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来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等一系列举措,争取民心、巩固民心,强化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实行多党制以来,坦桑尼亚革命党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表现为从宪政型政党向议会型政党转变、从动员型政党向参与型政党转变、从克里斯玛型政党向法理型政党转变。坦桑尼亚革命党大体适应了这一转变,在先后五次选举中赢得胜利。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长、全球化、城镇化、人口变迁和教育发展等结构性力量的推动下,坦桑尼亚的政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革命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坦桑尼亚革命党不仅需要经历角色转变的重大考验,而且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执政能力建设以及解决桑给巴尔问题等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建国之初就存在着党派之争.尽管开国元勋华盛顿认为党争会损害民主,但政党制度却在各种利益集团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最终于19世纪后期形成了完善的两党制.两个多世纪以来,政党一直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却呈弱势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大众传媒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部分地填补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由于政党衰落出现的真空.  相似文献   

18.
林德山 《当代世界》2013,(11):57-60
英国工党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阵营中一个特点鲜明、政治地位相对稳定的政党。从20世纪20年代超越英国传统大党自由党、成为与保守党抗衡的英国两大政党之一以来,它在国内选举中一直保持了这一地位。[1]期间,除二战期间参与战时内阁以外,工党先后执政33年。百年来,工党虽经历起伏,并多次陷入政治危机,但终能走出困境,长期保持在英国两党政治中的大党地位。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一体化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转型进程,在此变迁过程中,以欧盟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为主线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一体化影响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轨迹是曲折的,从中东欧国家多党制初现时欧共体谨慎观望,到欧盟开始在幕后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进行合法化整合,再到欧盟通过入盟谈判主动型塑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制度,直至目前欧盟对已入盟和未入盟的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的影响出现两种不同向度。欧洲一体化对中东欧国家政党制度转型的影响是依靠欧盟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为杠杆实现的,其在各国的实现路径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欧盟在接纳中东欧国家入盟过程中主动提出的诸多制度性要求和安排是对这种影响的产生起到核心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宪政社会主义是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简称宪盟)的指导思想,强调通过法制和宪政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民主联盟的前身是自由宪政党和社会主义宪政党。宪政民主联盟执政后在政治上逐步推行政治改革,逐渐引入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经济改革,促进经济转型;社会政策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总之,宪政民主联盟欲领导突尼斯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突尼斯宪政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