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决议,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了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四中全会的决议精神,全面落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关措施和部署,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纲领上,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主题和实践形式上深刻理解党在执政后的历史使命、中心任务以及与此相应的建党路线和建党内容,并把其科学地概括为社会建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什么是社会建党社会建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革命时代,为了完成党的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而进行的思想的、路线的、组织的、制度的等方面建设的建…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党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党的内容归根结底取决于党的革命性质和历史使命,取决于党所面临的革命实践的一系列具体内容和具体特点,取决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对党所提出的思想要求、组织要求和革命的路线和策略要求,取决于党所领导的革命阶级的具体特点和发展水平。因而党的建设内容应从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形式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面给予界定和说明。一般说来,社会建党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这就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能力建设和党的组织结构建设。一、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整个党的党风和行为;二是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3.
信仰重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重建信仰主要抓三项思想建设工程: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通过信仰重建,促进社会和谐,通过社会和谐建设检验和巩固信仰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革命、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理想和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灵魂。理论是思想的基础,理论不清楚,思想就糊涂,行动就动摇。尤其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与发达。因此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问题具有首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论前沿     
毛泽东建党学说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发展 张金荣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撰文指 出,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 中国实际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改造 创新:1、吸取古代知行观,创立党 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系统地改造和 扬弃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并把 "实事求是"从学风用语变为哲学 命题,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 命和建设的根本的思想原则和工 作路线。2、吸取古代民本思想,创 立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以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工作的出发 点和党的最高宗旨,从而创立了我 党科学的、彻底的群众路线。3、吸 取古代尚贤观念,制定党的干部路 线。毛泽东将人才由古代为君主统 治天下服务,上升到为民族革命斗 争的高度,主张要在理论和实践的 结合中"培养人材",珍惜人材。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百年自身建设实践中,政治信仰建设起到核心和灵魂作用。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弱变强,并能长期执政就是因为历代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党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党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进行自我革命的动力源泉,是党能够担当作为的根基。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等影响,部分党员信仰建设出现片面、弱化和固化倾向。我们必须在完善信仰教育内容、健全信仰教育手段、加强信仰建设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党的信仰建设,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源头,表现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精神品格,对党的民族工作开展起到指导作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与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引领、初心使命、实践精神、政治品格等方面保持着内在联系,也能够从伟大建党精神汲取重要的历史和现实启示。从历史启示看,党的民族工作思想肇端于伟大建党精神,反映在党的民族理论形成、指导民族工作实践、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等方面。从现实启示看,伟大建党精神寓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实现,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淬炼新时代民族工作干部素质。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实质上是关注了党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党内腐败给党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从社会建党的角度看待腐败蔓延的根源和机制,主要是关注党的权力与社会的关系,关注腐败向全社会蔓延过程中的权力扭曲现象,关注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社会建党为遏制腐败的根本对策,就是把遏制和根治腐败放到党的整个建设中去进行,放到党的社会革命时代的基本路线的规范下进行,并对反腐防腐有一个社会性的制度和机制,文明而又科学的制度安排、思想建设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突出特点,他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进行了卓越的理论创造。他主创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生命线。他注重加强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始终保证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他注重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从而保持了党的核心竞争力;他倡导正确的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促使党不断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了党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这些就从思想理论上保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党的政治优势;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才能赢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领导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这就决定党要实现、维护、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有利于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并深刻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着重从思想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道,是我们党在过去的89年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宗教的兴趣主要是来自家庭、近代法国思想传统和"社会学主义"的方法论倾向三方面的影响。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立场的主要基点可以概括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研究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现实社会中普遍的信仰缺失问题,可以关涉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向度是实现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是应对和战胜党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优势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分别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提供了基础条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21世纪中国化的新篇章,夯实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内功和群众基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21世纪世界各政党组织兴党强党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江泽民总书记全面、准确地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向全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非常高的理论及战略高度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我们如何建设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我党建党近80年来的历史经验,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理论上的创新,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精神支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总书记关于我们党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忠实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结合贵阳实际,实现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的维度、现实与传统的层面、全局与战略的视野,领略习近平党建思想所具有的最新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人文魅力、民族复兴的革命气质。具体来说,从历史进程来看,习近平党建思想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内在逻辑来看,党的"五项建设"为全党同志在新形势下强化党建思想提供科学指南;创新发展"为政思想",为执政实践上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提供现实启示;庚续传承"修身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与不忘崇德修身提供文化启迪;创造发展"民本思想",为党内新形势下强化作风建设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提供熏陶教诲;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开辟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的新时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它的深层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全会重新确立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全会严肃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在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底蕴和源头活水,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党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锻造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赓续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信仰、宗旨情怀、鲜明品格和实践要求,生动诠释和创造性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新时代新征程,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重要政治资源,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7.
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的建党学说是列宁积极参加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建立了一个好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列宁的建党学说不能丢,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列宁在创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运用理论斗争的形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张以铁的纪律建立统一集中的革命家组织,强调顺应革命与建设形势变化而制定政治策略,倡导通过全面政治鼓动增强群众自觉性,形成了列宁政治建党思想.列宁政治建党思想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参考,主要表现为从...  相似文献   

19.
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一直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柱。邓小平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想信念观。邓小平理想信念观科学地回答了理想信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怎样坚守理想信念等要义,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重温邓小平理想信念观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和发展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时,对党的组织原则作过许多论述,奠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并把它规定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在列宁主义建党原则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经过长期建党实践,到1945年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