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主体性曾是20世纪80年代学界争论的重要议题,大陆第五代电影人与台湾"新电影"干将几乎于同一时间介入电影主体性的问询之中,时过境迁,当"华语电影"的大共同体概念不断被提及之时,重析"第五代"与"新电影"的主体性差异对当下的"华语电影"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刘翠霞 《两岸关系》2008,(11):66-67
回眸:台湾电影的绚丽与滑落 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陆和香港电影相比,台湾本土电影起步较晚,但不管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台语片、武侠片,还是60、70年代的乡土写实片、爱情文艺片,80年代的新电影,台湾电影在艺术造诣、市场开拓方面都曾经有过不俗的表现,为中国电影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从最初的展映、到互相开放市场上映影片,再到合作拍片,这些合作让世界电影人和观众在交流中不断受益。在交流中增进了解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他们期待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这个梦想从启动至今可以说初战告捷,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1982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在意大利举办"中国电影回顾展"集中放映135部中国电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放映活动都在持续增加,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4.
杨林 《传承》2009,(1):16-17
当时中国电影票房已跌到低谷,再不用进口片来促进市场活跃,民族的电影工业也会遭到打击。但也有电影业内人士称中影公司会成为"洋买办",为美国片商打工。北京市电影公司专门致函中央某部长,明确表示"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当天的电影海报上还写有"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的宣传语。  相似文献   

5.
《同舟共进》2013,(2):3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拉开了被后人称之为"80年代"的序幕。"文革"的历史后遗症——文化贫瘠,催生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文化高潮。知识分子重登历史舞台,朦胧诗歌、伤痕文学、探索电影、哲学热、美学热、沙龙聚会……不断刺激并愉悦着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见证并烙印下那个年代的社会特征。北岛就曾在访谈中评价道:"每个国家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高潮,比如俄国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80年代就是中国20世纪的文化高潮。"  相似文献   

6.
风衣     
《传承》2009,(5):3-3
20世纪80年代,高仓健在电影《追捕》中扮演的角色引发了一场时尚风暴。这部电影以及这个日本男人不但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审美观点,也改  相似文献   

7.
李军红 《青年论坛》2007,(1):124-12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以对思想意识性的注重、对社会整体性和社会分析性的追求、对质朴的民族化风格的探究,形成了其基本美学特征,创构了自己独特的现实———理性景观。其美学价值对后来的中国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两大电影运动——中国进步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诞生背景、叙事主体、拍摄技法、演员表演、后期制作、思想内核以及对世界电影流派的影响等方面的相近之处与不同之处。绽放在战后的世界电影中的两朵双生花,让我们看到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雏形,也感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带来的清新,为世界电影浪潮留下了宝贵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段北生 《友声》2006,(5):32-32
2006年是“中国文化澳洲行”之年,由对外友协、中央电视台、澳大利亚澳中国际交流中心、中国文联演艺中心联合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中华情—电影时光》于6月12日在悉尼举行。4000多名华人华侨观看了演出。中国电影已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所走过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和自豪。百年中许多经典作品给不同年代的中国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其中一些著名电影插曲被反复传唱至今,经久不衰;一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台词和片断鼓舞教育了整整几代青年人。因此,当于洋、秦怡、于蓝等20多位国内老中…  相似文献   

10.
杨静 《思想战线》2004,30(3):102-10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参与全球化的策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调整变化,在好莱坞电影的压力下,以开放的姿态日益走上成熟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英雄》作为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中国民族电影商业大片,体现出高度的民族主体意识,这对于好莱坞霸权文化的肆虐无疑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反抗力量,对于低糜的民族电影产业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相似文献   

11.
随着34部进口大片名额用尽,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他们期待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这个梦想从启动至今可以说初战告捷,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超过170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多,但与此同时,随着进口影片比例从20部增至34部,国产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新电影表征了当代台湾社会思潮的巨大转向:由乡土转为本土,由中华认同转为台湾认同。反帝反压迫、反思殖民现代性等批判性向度,是早期台湾新电影的乡土意识的主要内容;而继起的本土意识则失去了乡土意识的开放性与批判性,其以族群对立、省籍区隔为基础的电影叙事,反映了一种"反外省"、"去中国化"的台湾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乡土与本土是重估台湾新电影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类型、身份认同及国族想象,二者在台湾新电影中的对立纠结,也显示了"中国结"与"台湾结"在当代台湾社会之差异互现的结构性在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实践》2002,(4):43-43
二战以后,好莱坞电影横扫天下,传统的主要电影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电影产量一路下滑,电影市场低迷,1998年德国的电影市场份额已经跌破10%,而好菜坞电影在德国的市场份额却达到了78%。日本电影在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低谷后,90年代才有了些恢复。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法国电影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水准,本国电影票房一直稳定在市场份额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刘绍卫 《今日广西》2007,(21):37-39
在20世纪90年代,我正在古都西安读大学,对广西文学的印象,似乎是朦胧的,在大学课堂发现广西文学只有陆地的《美丽的南方》、韦其麟的《百鸟衣》等零星的作品,其他的只剩下红遍中国的《刘三姐》电影了,以至于在《电影美学》课欣赏电影时发现《黄土地》竟然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时,心中自然有一份惊喜。毕业以后,  相似文献   

15.
吴俪蓉 《传承》2009,(8):104-105
在信息全球化及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之下,电影的多重特性决定了它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也必须具有世界性。作为电影界热点人物的张艺谋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开拓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他的电影成了中国电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仅仅贴上"中国脸"是不够的贵刊2期《今日视点》栏目的一组文章报道了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美国著名调查机构IHS公布的全球电影产业消费报告预测,在2013年~2016年这段时期全球电影产业的消费总额还将以每年2%~3%的速度继续增长。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眼中的一块"大蛋糕",而贴张"中国脸"则是分享这块蛋糕最迅捷的方式。《环形使者》中楚楚动人的许晴、《生化危机5:惩罚》中持枪与僵尸激战的李冰冰,这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全球化及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之下,电影的多重特性决定了它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也必须具有世界性.作为电影界热点人物的张艺谋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开拓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他的电影成了中国电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到2014年120岁的电影拥有一部"好看"的历史。与世界电影只差10岁的中国电影,曾一年有293亿人次走进影院,这意味着,平均每天7000万人次,每人在一年里看28场电影,可"黄金时代"转瞬即逝,但经过各种让观众重回影院的拯救行为,如今已稳坐市场第二把交椅。截至2014年3月31日,中国银幕总量突破2万块大关,  相似文献   

19.
“第三种电影”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鸿 《政策》2003,(11):40-41
任何过渡时代都是艺术的黄金时代。在政治/道德和商业/娱乐电影的夹缝中,作为中国主流电影以外的"第三种电影",在默默地坚守和生长着。当我们被《橄榄树下的情人》这样朴素地展示人性善恶的伊朗电影所打动,被《中央车站》这样细腻地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沟通的巴西电影  相似文献   

20.
电影与青年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青年是电影观众的主流,电影也着重讲述青年的生活以及内心的精神状态。中国百年电影史有着一个系列的青年形象,他们都同时代保持密切的关联:三四十年代的电影青年形象是迷茫的,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难以真正找到生存的出口;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青春形象是激昂的,革命的气氛一扫旧时代社会的阴霾,满怀激情地融进特定的新时代;七八十年代的电影青春形象是个性的,在思潮涌动中试图找寻到自我;而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电影青春形象裹挟在“网络”环境的时代特征之中,进行着爱情的种种感受与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