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色姆认为诗歌不确定意义是决定诗歌的本体因素.西方诗人通过改变诗歌语言逻辑来创造诗歌的不确定意义.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出的不确定意义并非因改变语言逻辑造成的,而是由于修辞使用与阅读环境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未来主义诗人“无意义语”诗歌的提倡,俄国形式主义者区分了诗歌语言和实用语言.在他们看来,诗歌语言是一种自足的语言形式,而不指向外在于诗歌的事物或观念.以穆卡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布拉格结构主义者进一步认为诗歌语言的组成成分构造了一个“语义结构”,是语义结构而非外在于它的事物构成了诗歌.以此观照中国古典诗学,可以发现古典中国诗学立足的是语言工具论,而不是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学从应然与实然、语言与现实、规范与事实以及现代逻辑的发展和法学主张等几方面考察了建立在经典三段论基础上的法律推理的功能限度,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将确定的法律适用于相应确定的事实,而是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法律和事实本身的相对不确定,即法律规定与相对的事实之间完全可能不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法律推理依赖于实践理性而非纯粹理性,以此来克服制定法逻辑体系的僵硬。法律推理已经超越形式逻辑领域的固有意义,进入实践推理和价值判断范围,推理在法律领域与逻辑视角间产生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双重变化,必须在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价值与逻辑赋值之间重新建构法律推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向钘 《前沿》2012,(8):49-50
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理论条件,周礼全意义理论能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90年代形成体系,也不例外。通过查阅与周礼全有关的文献资料后,发现他在西南联大读大学时所学的逻辑知识、当时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研究成果以及清华大学重视哲学和逻辑相结合研究哲学问题的传统三个方面可视为周礼全意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5.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人中最具欧化特征的诗人。大量使用长句子是穆旦诗歌语言欧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长句子的使用改变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功能,提高了表现力,扩大了信息容量,提高了细节描绘能力;革新了诗歌句子间的关系,在诗句间建立起严密的逻辑关系。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与现代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现代情思的特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诗歌有了新的媒介和载体,网络诗歌随之出现。受社会环境、创作主体、网络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诗歌的语言在继承传统诗歌语言特征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可归纳为口语性、叙事性和反讽性,每种特征都有其显著的表现形态、成因以及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语言的艺术,蕴涵着深邃的中华民族美学传统。从古以来的诗与歌,即文词和乐曲,一直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承的。诗歌的韵律,是为了加强语言的音乐美;诗歌的词采,是为了加强语言的意境美;而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文字意义所不易表现的情趣...  相似文献   

8.
周锋 《求索》2008,(4):196-198
诗歌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音乐。诗歌不只是单纯的抒情,更是通过声音发出的寓言和神话,诗歌中存在着天然的语音隐喻模式。本文通过对语音与语言、语音与隐喻的关系进行一番学理化的梳理,探讨古典与现代诗学观念下诗歌语音隐喻的诗性功能,以期为中国现代诗学的构建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用汉语创作藏族诗歌时,由于语言的异质性,创作者往往会形成复杂的焦虑和矛盾意识,好像在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徘徊游荡,如语言疏离和民族拥抱并存,即便是他者眼光审视也是表达对民族的挂怀,继承传统并进行新的文学意义创造等,各种思想意识共同建构成为藏族汉语诗歌的精神世界。从藏族汉语诗歌的语言文化徘徊到对民族文化及其他文化的释然和坦然以对,需要创作者坚定民族文化之根,重构民族文学意义,并通过文学探索实践来坚定文学信念。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的意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剑波 《求索》2011,(11):116-118
索绪尔重视意义问题,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探讨了何谓意义、意义的确定、意义的类型、意义的变化以及意义的社会性等,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逻辑较严密的整体,与他的价值观、语言符号的任意观、共时与历时观、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等理论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深刻领会这些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理论精髓,指导我们的语言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麦奎利在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逻辑实证主义对神学构成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语言哲学。他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理论进行了批判,区分了语言与话语,提出语言的生命存在于话语情境之中,语言的意义只有在话语情境中获得。他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话语情境的构成要素,强调了话语中的人格方面,主张把语言作为涉及人的生存的一种基本现象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把语言分析和生存分析紧密结合,为寻找并理解神学语言的意义提供了线索,也为建构新的哲理神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诗歌押韵的发生及其音乐本质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押韵作为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和诗歌同时诞生 ,并且随着诗歌形式的不断成熟而发展成熟的。押韵为诗歌语言音乐性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使得诗歌语音具备了节奏以及特定的音高和音质。  相似文献   

13.
唐旭  刘文 《求索》2010,(4):190-192
丽塔.达夫《几何学》展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文化空间:理性的思维突破物质世界发展的界线,极力摆脱逻辑和文化传统的束缚,在想象的引领下发生变形和扭曲,在一种荒谬的、虚空的想象力中把握到思想理念和空间在诗歌中如何表现可能性和解放的感受;这种感受本身就是几何学和诗歌的交叉点——即数学科学与情感反思的交汇处。这首看似简单、看似轻松的诗歌既不盲目支持也不盲目拒绝逻辑,而是在这广阔的、不可思议的宇宙建立起自己的位置。事实上我们的世界是逻辑和本能二者兼具,而理性和自然的结合正好就是人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追求文字精粹、允许语言超常、强调词语新颖、重视声音和谐等是中华古典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探讨和理解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对于深入欣赏古典诗歌作品、创作新的诗歌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逻辑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作为一门新兴的逻辑分支,语言逻辑的研究正吸引着我国的越来越多的逻辑工作者。最近由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将这一研究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语言逻辑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对象与性质都无定论的逻辑科学。针对国内外各种不同的语言逻辑观,该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语言逻辑观:“语言逻辑是对自然语言的逻辑语形、逻辑语义与逻辑语用的系统研究。”全书的各章都围绕这一语言逻辑观展开,整书前后呼应、自成一说、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死亡意识是海子诗歌的一个主旋律和主线索。理解其诗歌的死亡意识对于深层挖掘其诗歌内涵、感悟和理解其创作与生命历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为诗歌解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诗人的强烈情感往往使诗人形成偏离日常思维的概念化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音韵、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各个层面。而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更为海子诗歌死亡意境建构起到审美化、陌生化、整体化等作用。通过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子将死亡看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结果,他怀着较高的追求和期待,却苦于现实中的不被认可等因素,使他向往死亡的同时亦夹杂着不安与焦虑。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语言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语言方式不是叙述和解说,而是呈现。生命和语言的一体化,使诗的语言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置换的特性。诗歌语言是合乎生命自然的、化合态的、旋律化的、富有新鲜时代感的语言,是以规则的体式来规范生命的诗性体悟。语言的选择和生命的律动是诗歌由生命向语言转化或同构呈现的两个方面。新诗从情绪表现到语感呈现,既有许多成功的尝试,也存在“非诗化”倾向。只有通过对诗歌文本中语言的体悟与研判,才能达到诗与非诗的最终界定。  相似文献   

18.
在中唐的诗歌殿堂里,李贺和杜牧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李贺诗歌因其语言"奇峭"、"瑰诡",而被人称为"鬼才"。李贺诗歌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擅长用奇伟的想象营造浪漫的诗歌情境,且追求"务去陈言",注意语言的创新,因此,从立意到遣词造句都羞于雷同,笔者主要从其诗歌的拟人、夸张、婉转这种修辞手段入手,从语言角度来谈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从诗歌语言变异看诗歌的诗性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是艺术中的皇冠,一切纯文学都蕴涵诗的特质。为了更强烈地表达主体的感受,诗人常常通过诗性思维,对常规语言变异,诗歌语言的变异给诗歌蒙上一层陌生、新奇、迷离而又特别的美学面纱。本文分析了诗歌语言变异的美学功用,以及变异的两种情况:句法的变异和词汇的变异,并将这两种变异归结为诗人对传统思维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李娜  ;张世宁 《求索》2008,(9):116-118
自然语言逻辑是近几十年来在现代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用现代逻辑作为研究工具把自然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新方向,广义量词理论作为自然语言逻辑的重要理论之一,对逻辑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动态语义学继承了真值条件语义学的思路并对其有所发展,对句法和语义的结合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二者基础上的动态广义量词能够对语言中的语言回指现象作出完美的形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