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的观点是邓小平最基本最主要的观点,同时也是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核心。发展是为了保障国家生存,同时也是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状态,提高其水平。从国际关系上看,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小国,是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不迅速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在世界事务中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优越性来看,一个最简洁的对发展思想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发展的紧迫感成了邓小平同志治国思想中再三被强调的一个重要话题。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遭受资本主义侵略,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与社会二元的理论建构起源于近代。"社会"最初被视为与政治国家相对立的市民社会状态。在马克思那里,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为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两大相对的体系,整个社会就从逻辑上分裂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领域,前者是"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后者则是"普遍的公共利益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包括了处在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1]。由此引申开去,社会领域显化为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6,(6):52-53
钱春弦等在5月2日和5月3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日子,中国人充分感受到了休闲社会的脚步。最近几年,旅游休闲成为中国的新时尚,“吃喝玩乐”这个词已经摆脱“好逸恶劳”和“玩物丧志”等俗语传统的“恶意”,并且逐步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最生动直观的标志之一。休闲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近日指出,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始终是中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人们将劳动所得用于文明、健康、积极的休闲,更全面地发展自己。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教授说,“目前中国人休闲生活还存在五大问题:其一,休闲观念落后,表现为‘主动工作、被动休闲’;其二,休闲时间增多,但休闲质量较差;其三,休闲支出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其四,休闲方式单调,选择睡觉、打麻将、无事发呆的消极休闲人群仍过大;其五,对个人休闲状态,多数人不满意。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1/3的生活方式,1/3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二五”规划中又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说明,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将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日提高,人们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对于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匮乏短缺的农村更是如此。、当下,无论从公平正义的视角,还是从维护稳定,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讲,都应当进一步重视乡镇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构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物质文明(主要以经济发展来表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五位一体”的基本内容在实质上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是内在统一的。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去研究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能更深刻地明确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波 《探索》2006,(4):58-60
社会结构分化是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同时,社会结构分化也对社会调控体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调控体系,既要顺应现代化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发展,同时,又要引导、控制好分化的速度、程度和走向,使之与政治体制的承受程度相适应,实现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追求社会公正和民族独立(民族之间的平等)为其基本宗旨。在现实社会中,对于社会公正如果把握不当,容易造成两种有害的倾向。一种有害倾向是,刻意站在能力较强、处在某种“强势”位置的少数人群体的立场上,制定事关全局的社会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研究者的重点话题之一,并逐渐形成一种话语,向纵深方向拓展。检视西方社会研究,可以总结发现它的发展有三大流变过程:从“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到“与政治社会的同义”,从“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到“多种属性的赋予”,从与“经济社会的分离”到“文化与公共交往领域及第三领域的拓展”。在三大流变中,其核心议题一直在围绕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形成了合二为一、二元分立和胶合互动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剑拔弩张、势不两立,到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竞争共荣,现实在变,观念也在变,现实和观念的变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但其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则是唯物主义。社资关系的发展轨迹,不论是从两大阵营到两道风景,还是从“主义斗争为纲”到“国家利益为纲”,都是唯物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刘家晖 《世纪桥》2009,(17):30-31
本文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及演变进行简略考察,指出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现代国家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其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职能范围,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国家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的状况,需要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调整。“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是我国改革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模式,并就两者的互动关系及机制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家晖 《世纪桥》2009,(18):30-31
本文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及演变进行简略考察,指出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现代国家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其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职能范围,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国家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的状况。需要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调整。“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是我国改革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模式,并就两者的互动关系及机制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乡差距与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行洲 《新视野》2004,3(6):56-58
面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应树立正确的态度。当下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社会公平。本文揭示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本质蕴涵在“社会”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从国家政权和企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但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浮出水面。为解决社会矛盾,应该把马克思有关社会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之路:不仅要着眼于“物,”更要着眼于人和社会关系;不仅要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更要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可持续。为此,要以人为本,调节社会差别,推进民主政治进程,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贺佳 《世纪桥》2008,(4):65-66
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治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进入了法治的新世纪。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呼唤基层公安民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朱从兵 《世纪桥》2000,(1):31-3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梁漱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他的中西文化观和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对他的历史观却少有学者进行专门的探讨。笔者以为,梁漱溟的历史观中最鲜明的内容是他的中国史观、中国近代史观、西洋史观和社会发展史观。本文拟从研究他的社会发展史观着手,揭示其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属性,为全面研究其历史观奠定初步基础。一、梁漱溟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梁漱溟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的基本观点还是接受的。他说:“历史唯物主义者。(如斯大林)在说明上层建筑从属于其社会经济基础时,指出虽则社会生产力发展(其中重…  相似文献   

18.
邸乘光 《学习论坛》2010,26(8):14-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十七大重申的一个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并不就是社会和谐的现实。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体现和结果;“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集中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社会和谐,是构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公民基本生活有偿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保障基金的欠交、冒领、挪用、监管和增值,青少年因贫困失学,国家建设资金不足,超计划生育难管,公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困难等问题,建议建立公民基本生活有偿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有:(1)国家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基本事项,明确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和义务。(2)社会管理。国家设立“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委员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投资公司”、“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财务管理中心”、“公民基本生活保障事业服务中心”等四个机构。形成“监管、财产、账目、事务”四权分立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八项建议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八项建议中的最后一个分项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这是我党的战略性思路调整,也成为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研讨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