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与香港“九七”回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九十年代的重大任务之一。他满怀深切的爱国之情,阐述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完整思路和可行方案,充分显示出一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无比智慧、才能和力量,为香港九七回归,洗雪百年耻...  相似文献   

2.
从1997年7月1日起,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而为香港遭受外国殖民统治划上一个历史性的句号。“九七”回归是我国国力显示的胜利。香港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香港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据统计,英国从香港获利一年就高达180亿美元。美国当然也不甘落后,香港在美国的贸易伙伴排行中位处十五。由此,我们对“九七”回归的复杂性必须有一个清醒的估计。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随着回归日子的临近,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日趋紧密,香港的经济不断向内地幅射,内地的经济则不断向香港渗透,两地经济的交织,有利于对香港经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祖国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随着回归的临近,广大港人不但积极支持和关注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作,而且越来越认识到平稳过渡的重要性,并以主动姿态迎接和适应九七香港回归。虽然也有极少数人制造麻烦,但只要我们依靠广大港人,面向广大港人,香港的平稳过渡是有充分保证的。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广大港人的共同意愿和要求。香港人对“一国两制”具有信心。香港人目前最关注的不是政治和民主,而是经济和社会民生问题。因此,“九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把繁荣经济,提供充分就业和改善住房等经济民生问题作为急切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深圳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这是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取代的。十年来,“香港因素”对深圳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九七”临近及“九七”以后,这种作用将更加明显。江泽民总书记在八届人大会上对广东代表说,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愈与香港接近,愈有利于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稳定和繁荣。我认为,这就是广东、深圳今后10年、匕隼发展的着眼点。我们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香港因素”的作用及意义,政策选择应该定位在使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与香港接近,而大的思路应该是:以大开放促…  相似文献   

5.
一、对“九七”前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纵观香港进入90年代的社会经济表现不难看到:第一,香港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前进,是因其“比较优势”的存在而保持坚韧活力。面临“九七”这个历史性转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非经济因素所造成的“冲击力”将是明显的。第二,香港经济的国际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围因素的制约,其趋势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一)从国际因素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正在复苏,这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6.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互促贾小玫一、金融市场的互补互促。香港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就有85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香港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第六,黄金贸易与伦敦、纽约、苏黎世并称世界四大金市...  相似文献   

7.
15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倚仗坚船利炮强占了香港。百年耻辱。再过500多天,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世人瞩目。人们关心,“九七”后的香港会是啥模样?“东方之珠”能否风采依然?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之后,香港将实行“一国两制”。即在回归祖国后,香港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至少50年不变。中国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日,这是一个令中国人振奋,令全世界瞩目的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九七香港回归是和邓小平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提出并制订“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的伟大战略决策,他亲自指挥并参与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这是中英两国国力和政治智慧的较量。经过前后三个年头的艰苦努力,两国政府终于在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8,(6):62-64
幻想“主权”换“治权” 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在头几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因此他们建议改成“恢复行使”,这样更科学。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开始小平讲话还是“主权的回归”、“主权的移交”,后来就改成“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10.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在即,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特撰此文。本文拟就“九七”前后香港法律的构成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和对比。 “九七”之前:多元化的混合体 英国占领香港以后,即大量引入英国法,同时也沿用中国法。后来,香港立法机关又结合本港情况制定了大量的适用于香港地区的法律。这样,香港法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英国法律;二:是中国传统的法律和习惯;三是香港本地法。在这三个部分中,英国法律是基础,香港本地法是主干,中国的传统的法律和习惯起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近“九七”回归,香港经济在消除了各种不明朗因素之后,呈现出兴旺景象,股市交投畅旺,楼市买卖活跃,零售市场复苏,失业率和通胀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新机场等大型基建工程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各种调查、统计数字以及商界人士的预测均显示,香港经济稳步回升,“九七”之后经济前景相当看好。港人以投资行动显示对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主权回归,将为深圳经济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强劲的动力。在“一国两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深港两地从社会生活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方面的互补作用不断增强。为迎接香港主权回归,推进深港经济衔接,我们需要在许多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成果。其中,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尤其具有紧迫性。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深圳农村地区,早在80年代末期,就拉开了农村股份制改革的序幕。进入90年代以后,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到目前为止,在深圳市五个区下辖的80%以上的行政村,原有的集体经济都进行了股份…  相似文献   

13.
时势造英雄,此话千真万确。如果没有“九七”回归,香港的大多数人也许至今仍不认识梁振英。作为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年方42岁的梁振英如今是香港最著名的公众人物之一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为媒体所关注,被誉为今日香港政、商界的璀灿新星。从香港仲量行高级合伙人到香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蓝图,是我国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纲领,对于深圳特区的各项工作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九五”期间,深圳面临着世纪之交和香港“九七”回归的历史性机遇,担负着促进香港稳定、繁荣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而龙岗作为深圳的大工业基地,是深圳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增创优势,推动龙岗工业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这是龙岗区在“第二次创业”中超越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善于把本质与非本质、主体与非主体的东西区别开来,又善于在坚持本质和主体的前提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当年谈到邓小平时,说他“棉里藏针、柔中离刚”,就是指他有强烈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并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做到了二者的统一。邓小平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于他构思“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始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领会。一是在中央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中,坚持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原则立场。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解决1997年以后香港采取…  相似文献   

16.
(一)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六日,邓小平同志在和台湾、香港知名人士谈话时,提出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实现祖国大陆同台湾统一的构想,后来又推广到用来解决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澳门的主权问题。几年来,经过中英、中葡的谈判,香港、澳门的主权收复问题,将在本世纪末予以实现。台湾问题也将按“一国两制”原则得到解决。祖国的统一将变为现实。“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在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万琦“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祖国统一。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正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和前提的,这就是祖国大陆搞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搞资本主义,但是中国必须是一个主权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8.
“九七”香港回归,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又将如何?这是中外投资者及各界人士极为关心的大问题。无可比拟的香港优势目前,香港与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合称世界五大金融中心。由于后过渡期的大势已明朗,政权交接趋于平稳,加之港币持续稳定、股市连连攀升、房地产交易颇旺,人们多看好香港金融的发展。诚然,作为完全开放的香港金融业,  相似文献   

19.
所谓“港独”,是少数人闹“香港独立”而没有,一大民意基础的“茶壶风波”。自从香港回归祖国后,这些“港人”对回归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以及两地关系的发展和深化视而不见,对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却刻意放大,比如:“双非”孕妇赴港生子占用香港资源;内地人到香港购物提高了香港的物价以及不文明的举动等,尤其让他们不爽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内部事务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仇昱 《民主》2004,(7):6-7
邓小平同志关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基本思想,概括起采就是“四个统一”,即“一国”与“两制”是统一的,“爱国”与“爱港”是统一的。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与维护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与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也是统一的。当前,“四个统一”的思想体现在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上,就是必须明确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