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剪花""绣花纸",是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清水江沿岸及苗族村寨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其构图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反映了远古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对了解苗族历史、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具有"文字史书"的作用,被外界誉为苗族服饰、刺绣、挑花的蓝本和苗族服  相似文献   

2.
以歌舞传承文化,以服饰记载历史,以芦笙渲染生命,以木鼓张扬豪情。矗立在清水江畔的凯里,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她神奇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恬静优美的生活意境。  相似文献   

3.
正清水江文书蕴含着贵州民间远古而朴素的生态智慧,在对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和开发过程中,从文化的层面展示了不一样的"贵州形象"。"小心注意,都是很旧的纸,别弄破了。"在天柱县档案局会议室内,县档案局副局长唐才玉接过群众捐送来的文书后,立即展开学习鉴定工作。这是天柱县2018年征集到的首批清水江文书,据文字记载,其中有部分民间文书出自民国年间,随后该文书具体内容的鉴别、装裱和整理等工作将陆续展开。清水江文书,是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汉族等民族数百年以来的生产、生活实物见证和历史真  相似文献   

4.
台江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7%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誉。生活在这里的16万苗族同胞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文化样式,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特质要素齐全,堪称为活态的不可多得的苗族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是苗族先民在适应和改造本民族独特自然生存环境的历史过程中所总结、提炼出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入手,分析指出低碳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和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后从苗族对森林、水资源的保护,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经验,低碳生活方式宗教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黔东南苗族生态文化内涵,最后提出苗族生态文化对低碳经济的启示:传承苗族文化、保护自然环境,加强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倡导低碳消费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抱塘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时空感的地方,历史上清水江鼎盛辉煌的木商时代演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明清时期,来自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曾经在这里碰撞交流,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终于积淀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镜像。循着尘封了三百多年的湘黔古驿道,徜徉村  相似文献   

7.
各地传真     
古蔺县:央视《乡上》尽显古蔺苗族文化风情 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古蔺苗族文化风情专题在古蔺县大寨苗族乡踩山坪拍摄完成。栏目组在大寨苗族乡就古蔺苗族婚俗文化、苗家刺绣等特色文化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8.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锦屏县是一个美丽在山水,传奇在风情的地方。 在贵州东南部,清水江一路揽青山翠岭,流碧淌翠,到了锦屏。清水江左纳小江,右拥亮江,构成“三江聚秀”的天然奇景,也形成了锦屏“三江碧水凝翠色,两岸笙歌动云霞”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就客观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言,贵州的情况是:一、有一定影响的汉文化、比如玉阳明文化、黔北巴蜀文化、长征文化等;二、有一定特色的少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布依族风情与民俗;三、上述两种文化都共同具有的  相似文献   

10.
罗连祥 《世纪桥》2014,(10):46-47
台江苗族节日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台江苗族人民生活样态的表达方式。台江苗族节日文化作为当地苗族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它必将随着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江苗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台江苗族节日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这种变迁既彰显了苗族节日文化特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苗族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因此,考察台江苗族节日文化的变迁,对我们全面了解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柏 《当代贵州》2008,(22):47-47
如将“精神文明”看做广义的历史文化概念,那么苗族精美的银饰就是一种文明形态,无论在哪种肤色的人心中都能泛起涟漪。  相似文献   

12.
内涵相左的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贵州高原上,生活着17个世居少数民族,它们都有着历史悠久的虎文化。其中,苗族和彝族的虎文化,内涵不同,甚至相左:彝族崇拜老虎,苗族厌恶老虎。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的核心体现。贵州是晚开发地区,文化种类和深度虽然逊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但独特的文化却是价值非凡的文化。贵州的土司制度是最早的民族自治。奢香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女"政治家"。仡佬文化、侗族文化、苗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的原生文化。刘伯温写下了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0,(12):F0004-F0004
龙文化在苗族装饰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而破线绣则是苗族百余种刺绣手法中的佼佼者之一。 破线绣大花龙是精美苗族刺绣中的一件代表作,其图案造型完整饱满,  相似文献   

15.
徐志贵 《当代贵州》2011,(3):F0004-F0004
银饰在贵州不仅是饰品,同时也是贵州山区生活的必需品。贵州各民族皆有喜爱银饰的习俗,其中尤以苗族为最。苗族制作的银饰在演绎苗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示着苗族的个性美和时尚美,使苗族银饰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雷山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78%。雷山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农耕、建筑、服饰、银饰、饮食、节日、歌舞、礼仪习俗等苗族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因此,雷山有“苗疆圣地”之称。  相似文献   

17.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24):60-61
文企联姻推动《仰欧桑》走出去:8月1日,由中央民族乐团、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贵州仰欧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苗族歌舞剧《仰欧桑》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开启全球巡演序幕并获观众广泛好评。此次演出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常海:从7月《仰欧桑》开始售票以来,不到1个月演出门票全部售罄,这在国家大剧院并不多见,充分显示出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诠释,认为贵州苗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方式书写的苗族史书;反映了族群文化认同下的苗族女性文化;承载着苗族女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在武陵山腹地,沈从文名著《边城》的笔溯发源地,美丽的清水江镶嵌着渝湘黔两省一市的三个古镇。座落于江畔西侧的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与湖南花垣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边城镇、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土家苗汉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08,(18):8-8
9月7日,2008贵州·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暨苗族服饰展演活动在兴仁县屯脚镇鲤鱼坝举行,来自各地的宾朋享受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