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正>丽委办发〔2015〕6号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丽水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2月3日丽水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浙江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和《浙江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精神,结合丽水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支部生活》2014,(1):10-10
201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就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规定。专家表示,《规定》呈现出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关后勤》2014,(1):15-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国内公务接待进行了规范。国管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修订《规定》的背景和目的、《规定》提出的新举措、从根源上破解公务接待管理难题、从经费预算源头规范公务接待费支出、强化监督问责、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任务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严肃接待纪律,减少经费支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关后勤》2007,(6):19-20
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办发[2006]33号,以下简称《规定》)和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分别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党政机关从讲政治、讲大局和加强廉政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规定》和座谈会精神。2007年4月19日召开全省公务接待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接待工作经验,部署全省公务接待工作。会上印发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和改进全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的实施意见》(辽委办发[2007]15号),对规范公务接待程序,简化接待礼仪,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控制经费支出等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规范公务接待,中办、国办专门制定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前不久,财政部接连出台了《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3个文件。这些规定和办法,昭示了中央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接待黑洞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关后勤》2014,(1):13-14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指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国内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以公务用餐文明引领社会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要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和资源节约等内容做出了全面规范,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事务工作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4,(1):4-5
中办国办出台公务接待新规 据新华网2013年12月8日载,为遏制铺张浪费和“三公”消费乱象,中办国办8日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用餐、住宿、出行等多方面提出了简化公务接待的细化要求。规定要求切实压减不必要的公务接待,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起草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一《规定》,对公务接待的适用范围、原则、标准、程序、要求、监督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温家宝总理于11月上旬就贯彻落实《规定》两次作出重要批示。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落实《规定》专门作了研究和部署。11月17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了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经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就学习贯彻《规定》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发表了重要讲话。应该说,这是党政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公信力,建设廉政务实高效机关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11月17日,国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经验,研究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措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主持会议。华建敏传达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肯定了公务接待工作在公务活动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分析了公务接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由于公…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7,(4):16-18
为了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用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等奢侈浪费行为,武汉市于2005年11月颁布了《关于规范公款接待用餐的有关规定》(简称“六条禁令”),中央制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后,武汉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改革的思路推进规范公款接待用餐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日,《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一场改进机关作风和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全面展开。武汉市经过2005年11月以来开始进行的规范公款接待的试点改革,又从2006年10月始在全市统一推行公款接待公示制度,成为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的先行者。其中“公示制”作为在党政机关中推行公务接待费改革的六项措施之一,无疑具有石破天惊的警醒示范作用,在公众的目光下,“一年吃掉一个三峡工程”的“制度性腐败”将有望得到根治,“公款吃喝为耻”亦能在党政机关中逐步深入人心。过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大吃大喝之风总是屡禁不止,说明的是制度的缺失、“官场吃喝文化”积重难返。因而,中南海高层规范公务接待的新动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只有让“纳税人意识”成为国家机关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部呼之欲出的规范职务消费的法律才会摆上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秋雨 《今日海南》2013,(12):34-34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在这其中,"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这一点尤为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18.
行政     
《人民政坛》2014,(9):4-5
18省出台公务接待实施细则:无公函不接待成共识 据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据统计,全国已有18个省发布了本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在18省的管理规定中,“公函制”成为公务接待的基本准则。国家工作人员的休假、探亲、旅游以及个人接待活动不属于国内公务接待范围,如因公务外出需要接待单位接待的,派出单位需发公函告知接待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用车方面,18省均要求公务接待出行活动需合理使用车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和工作要求。与之前出台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行政法规一起,逐步形成了依法管理机关事务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我们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好机关事务提供了依据和遵循,明确了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今日广西》2008,(14):F0003-F0003
近年来,贵港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以规范基层公务接待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乡镇机关食堂建设,认真落实村级组织“零接待”制度,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遏制了铺张浪费现象。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全市上下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