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条小巷     
初识小巷没有想到会来北京。可是,我来了,因为工作。没有想到会住进北京的胡同。可是,我来了,因为她。她是我工作第一天认识的同事。是那个知道我第一次来北京还没有找到住处时,轻轻地说一句跟我一块儿住吧的人。那天是2006年11月15日。沙井胡同。感谢上帝!有这么一条小巷。有这么美的一条小巷。这  相似文献   

2.
学术综述乃是我国学界通用的一种学术研究总结方式,时下非常盛行。自然,犯罪学综述也不甘落后:一年一度的综述绵延不断,大大小小的会议综述也遍地开花,更有甚者,对于特定研究内容或特别一段时期的综述洋洋洒洒成为了一本本厚厚的著作,充斥在街头小巷的大小书店。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一些期刊约定了年度特定综述撰稿人,由此出现综述专业户,甚至美其名日“综述大师”。然而,面对犯罪学综述之业兴旺发达,似乎仍需要有些忧患意识,否则绽放的艳丽花朵很快就会凋谢!  相似文献   

3.
韩福东 《南风窗》2012,(10):88-90
历史的伤害已经产生了,我们能不能从更包容的角度去看待它?能不能从伤害里面去找到养分,而不是一直活在仇恨跟遗憾里面?和解的目的不是原谅日本,而是走出自己的骄傲,走一个自己的身形出来。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0日凌晨4点,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居住在安徽省淮南市一条小巷里的小姑娘兆华。就吃力地蹬着载有金鱼的旧三轮车出发去市场。她必须早起去挣到足够的钱,供自己上学。给瘫痪在床的养父买药——从11岁到16岁,兆华都是这样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萨苏 《法制博览》2011,(14):54-55
前几天,我陪一位朋友在日本大阪旅游,我们不知不觉走进一座寺庙。日本的寺院,多半就在车水马龙之中闹中取静,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墓地所在——日本人死后。无论原来是哪个宗教,都要取个法号,把葬身之地放在佛寺里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人闯世界去了。去日本!去美国!去澳洲!去加拿大……根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从1983年到1989年,全国累计有30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者,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04,(4)
自己"危改"不行?在北京房地产开发界最时髦的词语就是"危改"。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件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好事。对于居民来说,政府把你的危房给改了,再把你"合理安置"到新房,应该感恩戴德才对。而真实的"危改"是怎样的呢?看个例子吧,有这样一处四合院,如果你和我一样见过照片,一定会感叹,多漂亮的房子呀!干净漂亮的灰瓦房,透着古朴的气息,宽敞的院落,种植着树木花草,养着金鱼,住在里面多惬意呀!  相似文献   

8.
航海20年,数十次去日本,大小港口城市到过几十个,虽走马观花,但对日本的城市建设、美化绿化有所了解.去的次数多了,我对日本的环境建设,特别是对日本环境卫生和日本居民的扔垃圾和垃圾处理也有了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这条消息,初读时的确感到可笑,特别是竟然出自康有为那个脑子。然而读过之后,心里却是酸酸的。一个拂之不去的感觉是:唉,在那个国破家亡之际,中国人连什么法子都想到了——只要能救国!  相似文献   

10.
手机阅读     
常耕 《南风窗》2011,(17):97-97
《蒋介石传》杨树标、杨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版◆马上阅读:编辑短信"搜蒋介石传"到10658080不一样的蒋介石"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猜猜这是谁写的诗?作者是刚满20岁,在日本士官预备学校学习的蒋介石,青年蒋介石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他对帝国主义的本质也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当然,男人当中亦不乏刷洗干净洁身白好的,甚至还有油头粉面衣裳楚楚的,但大体讲来,男人消耗肥皂和水的数量要比较少些。某一男校,对于学生洗澡是强迫的,人浴签名,每周计核,对于不曾入浴的初步惩罚是寅布姓名,最后的断然处置是定期强迫人浴,并派员监视;  相似文献   

12.
大房子     
石磊 《法制博览》2011,(4):52-52
河北人讲的,人生快事,无非四件。黎明觉,二房妻,烫面饺儿,卤煮鸡。四件里面,一字没提房子。 很多人讲的,法国厨子,日本妻子,美国票子,德国车子。也没提房子。  相似文献   

13.
正泥鳅一般生活在水流速慢的水底或者淤泥里面,容易产生大量的腐败物质,在泥鳅的体表粘液以及内脏里面难免会出现大量的重金属、寄生虫以及细菌等,在吃的时候尽量把内脏及头部全部去掉。此外,买回来的泥鳅应该放在水里面静养三天左右,这样能够让身体里面的污渍全部吐干净了。  相似文献   

14.
人家欧洲     
朋友游历欧洲16天回来,照例,我约上八九好友在一家星级饭店为其接风洗尘。 朋友一跨进饭店就脱下西服外套递给服务生,随同递过去的还有一张崭新的五毛钱小费。只可惜,朋友的绅士风度吓得服务员手足无措,不敢接纳。朋友尚未落座就语重心长地开讲:“我先申明,欧洲无尘可洗!人家那叫一尘不染,一件白衬衣穿了一个星期,脱下来,上帝啊,比在国内刚穿上去还干净!”  相似文献   

15.
萨苏 《法制博览》2011,(18):4-4
中国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做了三十多年中国人,我还是说不清。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也太复杂了,哪里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前几天去社科院出版社,编辑送我一本《传说中的近代中国》,里边两篇本不相干的文章,倒是和这个话题都有些相干。一篇是关于王云五和梅贻琦的。  相似文献   

16.
强拆美国的     
CEE 《法制博览》2011,(7):5-5
最近一个月来一直在啃一本英文书,《Downtown,Inc.一HowAmericaRebuildsCities》。是一本介绍美国城市重建的调查报告,之所以看它,是凶为它里面讲到了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强拆,其惨烈程度不逊于我国目前。最近我对这类摸过石头的经历都很感兴趣,美国的、日本的,包括突尼斯的,为的是想知道未来要经历什么,心里好有点底。  相似文献   

17.
死了都要谏     
叶茂 《法制博览》2011,(16):39-39
人物:屈原VS晏婴 屈原:一次,楚怀王欲往秦地会盟,屈原猛地冲到怀王车前,将“盟”字旗扳到在地,使脚猛踏。他豁出去了,上前一步卧倒在怀王的车轮下,大声喊到:大王!你定要去武关,就从屈原身上辗过去!怀王大怒,大骂屈原“疯子!狂徒!你这个书呆子,死脑筋,去教你的书吧!”之后怀王仍重新上路。  相似文献   

18.
牢记马关遗恨努力振兴中华张海鹏今年4月17日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使我们特别回忆起百年前国家所遭受的耻辱,特别深切地感受到面对强邻日本的侵略,清廷颇顸、政府腐败无能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痛楚。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  相似文献   

19.
大街上,一位穿着崭新绿制服的姑娘,正执行着平生的第一次投递任务。啪!一块小石头砸在她身上,回头一看,一群小学生正在后头有节奏地喊着:“油老鼠!油老鼠!”小巷中,一位中年邮递员正为郊区农民分送邮件,突然腿上一阵剧痛,一只凶狠的大狗咬上来了……乡长说:这狗是在执行保卫任务。信箱前,一位居民拿着被退回来的信,既恼火又惊讶,那信封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未通邮。”但  相似文献   

20.
曾仕强 《法制博览》2011,(12):60-61
旧金山有中国城,也有日本城。前者给人的印象似乎又脏又乱,但是生意兴旺,财源广进;后者既整齐又干净,可惜人潮不够理想,显得不够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