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窦应泰 《党史博采》2004,(11):35-37
关于江上青烈士黼早期革命活动,海内外传媒虽然曾有一些报导,但大多语焉不详.笔者曾亲自前往扬州,对江上青早期从事地下斗争的旧踪履痕进行了考证.正如有关资料记载的那样,江上青的父亲江石溪"具有爱国和民主思想,在反对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时,曾撰写小曲多支,到处教唱".由此可见,从江上青父亲江石溪由安徽迁至江苏江都县时起,其家庭就与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紧密联结在一起了.江泽民同志就出生在这个革命世家,其养父江上青,则是有据可考的"中共皖东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本文所披露的是,江上青作为江淮地区的早期共产党员,在扬州和上海等地秘密从事地下斗争等鲜为人知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江上青(1911年3月12日—1939年8月29日),江苏扬州江都仙女镇人。1929年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读书时加人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学生会,结识了进步作家郁达夫、蒋光慈、阳翰笙,创作了大量新诗。当时,他积极参加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号召民众奋起抗敌的革命宣传活动,先后在扬州、上海两次被捕,关押在苏州监狱和上海提篮桥。狱中,他坚贞不屈,写下了许多战斗诗篇,讨伐魑魅魍魉。出狱后回到家乡江都继续开展革命启蒙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农历3月12日出生于江苏江都县仙女庙镇,5岁时随母迁居扬州城内。江上青自幼受父亲江汉的影响,酷爱文史,具有很强烈的正义感。因此,他在南通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江上青走上革命道路的开端。1928年9月,江上青转学回扬州,在扬州中学读高二,继续从事地下学运工作。同年12月江上青在家中被捕,被押解到苏州,关在司前街监狱C开庭审理时,其父请了胡显伯律师为江上青辨护,法庭以江上青年幼无知,关押半年予以释放。当时江上青才17岁C1929年5月,江上青出狱后,向往民主…  相似文献   

4.
在苏北革命老区泗洪县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一位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忠魂。他就是当年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曾被刘少奇誉为抗日统战工作“一个光辉的典范”的江上青烈士。  相似文献   

5.
提起抗日英雄赵尚志,很多人都被他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革命事迹所感动,却鲜有文章提及他曾三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与敌人周旋斗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杨光 《湘潮》2004,(2):24-26
纪念任弼时诞生一百周年任弼时曾两度被捕入狱,但他每每《机智沉着 化险为夷》,既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革命品格,也体现了他冷静成熟的斗争经验。  相似文献   

7.
田月华  闻慧斌 《党课》2011,(6):90-91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展示着这样一位早期共产党员的事迹,为了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他将祖上留下的财产不断变卖,筹措资金用于革命工作。最终变卖了所有的家产,由资本家变成穷光蛋。为了营救被捕同志,他只能动员妻子卖掉金银首饰。他就是出身江苏江阴夏港巨富之家的朱杏南烈士。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奋勇向前,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其间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页。江上青烈士,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奋勇向前,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其间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贝。江上青烈士,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0.
方志敏烈士,在其青年学生时代就十分关注社会,憎恶黑暗,追求光明。他不仅是一位不断探求、勇于斗争的革命追随者,而且是一名思想活跃、文笔犀利、成绩斐然的文学青年。20年代初,方志敏在南昌、九江读书期间,课外阅读广泛,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除了北京的《新青年》外,他特别钟情于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和青年  相似文献   

11.
赵尚志1925年2月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学习,积极参加了支援“五卅运动”的爱国斗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入黄埔军校学习,学完派回到东北工作。他两次被捕入狱,都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操。“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赵尚志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创建珠河游击队,开辟哈东根据地,建立抗联第三军,转战松花江两岸,远征黑嫩平原,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士气。自从珠河游击队创建以来,日军就视赵尚志和他领导的游击队为心腹之患,一直把赵尚志列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我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首批党员 ,京绥铁路工人运动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他为开创江苏农民运动的新局面和发展上海工人运动作出重要贡献。他最早公开起来反对李立三、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成为我党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的一位杰出代表。1931年1月 ,不幸遭敌人逮捕 ,他宁死不屈 ,英勇就义 ,成为著名的龙华烈士。全家被捕1931年1月17日下午1时40分 ,国民党上海公安局按叛徒提供的情报 ,会同帝国主义租界巡捕房 ,…  相似文献   

13.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06,(10):27-33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其产党;他是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盐城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铁军城”。市内有一个庄严肃穆、规模宏大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日前,笔者在该馆参观时,看到了一件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江上青烈士的遗照(见图)。我默默地读着边上的说明文字: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系国民党元老之后,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 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藉此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 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今年是躲志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廖公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生于1879年,卒于1942年。在他坎坷的一生中,曾屡遭反动当局的通缉与迫害,前后五次被捕入狱。这五次被捕均发生在他一生中几个重要的时期,其前因后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独秀一生中几个重要时期的斗争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7.
王淑清 《党史博采》2001,(12):39-40
在庄严肃穆的冀东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一位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唐山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共产党员邢殿甲同志.在长期的艰苦岁月里,他多次身陷囹圄,始终坚贞不屈,为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像彭真同志评价的那样:"邢殿甲同志,当时在天津监狱和被捕前在唐山工作中都表现很好.在监狱各种斗争中,在唐山工人斗争中都表现很坚决."党和人民给予烈士的崇高荣誉,他当之无愧!巍巍燕山,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冀东大地,传诵着他革命的传奇.  相似文献   

18.
传奇革命生涯概述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他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其中一次,日本特务断定他是“头目”。一连数日大动酷刑:皮鞭、老虎凳、灌马尿、压杠子、上大挂。杨靖宇多次昏死过去,但仍然坚守党的机密。敌人无奈把他投入了水牢,以共产党嫌疑罪,判处一年半徒刑,关入辽宁第一监狱。杨靖宇曾对人说,我上过两个大学,一个是“社会大学”,一个是“监狱大学”。他在4年多的白区工作中,5次被捕坐牢,经受了严峻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从而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风靡全国,影片中"李侠"的人物原型就是李克农上将的老战友、我党的谍报天才李白。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年仅39岁。李白烈士被称为中国无线电波之父,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两次被捕入狱1910年5月,李白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白石村,原名李华初,化名"李  相似文献   

20.
雷抒雁的很多诗歌,都融入了他对时代的思考,激荡着他与时代的共鸣。这种可贵的时代性,源自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性和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感。1979年5月25日,由辽宁共产党员杂志社集体采写的反映张志新烈士事迹的《要为真理而斗争》一文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为《共产党员》赢得了全国性声誉。同年的6月7日夜晚,一位诗人因为读到了张志新烈士的事迹而难以入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