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出尔反尔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克林顿总统决定允许李登辉于那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尽管此前两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和副国务卿塔诺夫已正式约告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这一宣布仍令人震惊。仅一个月之前,美国国务卿亲口对我做出过承诺,说美国不会允许李登辉访美。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越南,不仅带去了庞大的企业团队,在越南国家会议中心发表了演讲,而且还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画上了浓重一笔。奥巴马在演讲中宣称:"根据我们新的全面伙伴关系,现在两国政府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我们已将两国的关系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为未来的数十年做好准备。"显然,美国政府改善对越关系并非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出于长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延长1994—1995年度的对中国贸易最惠斟待遇,并决定今后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处理。但就在同一个发布会上,克林顿在答记者问和所公布的政府决定中就宣布美国对中国将  相似文献   

4.
谢辉 《党建文汇》2007,(8):17-17
不久前,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应邀访美.成为越战后访美的首位越南最高国家领导人。他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谈,并会晤美国参众两院领导人,还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整版广告,称“美国是越南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经济上,美越双边贸易额迅速扩大。2001年两国签署双边贸易协议,2006年双边贸易额逼近100亿美元,是2001年的8倍.美国已经成为越南最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5.
国  际10月 5日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五个核大国发表联合声明 ,对蒙古关于在其全境设立无核武器区的声明表示欢迎 ,并表示愿意向蒙古提供安全保证。10月 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致电祝贺科什图尼察当选南联盟总统。10月 10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南草坪签署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 ,从而使这项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10月 11日  2 0 0 0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10月 13日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奥斯陆宣布 ,韩国总统金大中由于在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相似文献   

6.
6月3日至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举行了6个多小时的会谈,重点讨论了战略安全问题。双方虽然签署了关于战略稳定原则的联合声明等四项文件,但在关键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命运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俄美关系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共和党人占多数的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于12月11日和12日通过了作伪证.妨碍司法等四项对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的弹劾条款.美国总统克林顿12日起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旨在敦促以巴双方履行10月达成的临时和平协议.克林顿14日对加沙的访问也是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自己土地上接待美国总统.15日,克林顿、内塔尼亚胡、阿拉法特举行首脑会议,但在落实临时协议问题上未取得突破.美国东部时间16日下午5时、巴拉达当地时间17日凌晨1时左右,美国以伊拉克拒绝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合作为由,与英国一起对伊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中打击.由于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阿拉伯国家的斋月开始,美英于19日同时宣布长达70小时的对伊空袭行动“已经完成任务”,宣告结束.克林顿表示美国将继续在海湾保留强大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要闻 ○2月11日,美机轰炸伊北部防空设施。 ○2月12日,美国参议院对美国总统弹劾案最终表决,克林顿权柄未失。 ○2月15日,美机再袭伊防空设施。 ○2月16日,阿盟谴责伊拉克威胁邻国。 ○2月21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签署拉合尔宣言。 ○2月23日,前南问题联络小组宣布,科索沃和谈就自治问题已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9.
晨曦 《前线》1993,(18)
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由西向东转移吗?至少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认为。它说:“克林顿总统昨天表明,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这里指的是克林顿总统7 月7日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的政策演说。他宣称“现在是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时候了”。3天后他又在汉城重复了同一句话。他还说,他将在今年秋天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出美国要参与这一地区事务的信号”。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外长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及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共同决定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80年代末以来中美间“摇摆不定”、“一波多折”关系的终结,新型双边关系的开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双方已达成的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把握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建设…  相似文献   

11.
怎样看待中美关系的新变化?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召开非正式首脑会议之机,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西雅图,同克林顿举行了正式会晤,这是中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美关系改善的新开端。从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采取制...  相似文献   

12.
国际7月1日南斯拉夫联盟外交部正式发表了题为《北约对南联盟空袭罪行》的第一卷白皮书。7月6日古巴哈瓦那省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美国4O年来对古巴革命和人民所犯下的侵略罪行,并要求美国赔偿损失18if亿美元。在以色列议会以明显多数票通过了新政府组成名单和施政纲领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及17名内阁部长在耶路撒冷宣誓就职。7月18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就台湾问题通了电话。江泽民说:台湾当局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走出十分危险的一步。克林顿重申美国政府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坚定承诺。7月19日美国人口普查局设置的…  相似文献   

13.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06,(11):34-37
1972年春,在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关键阶段,美国对越南发动了一场水雷战。1972年5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对越南北方沿海航道、港口实施大规模的水雷封锁。美军从5月9日开始,将几千枚水雷空投到北方各重要港口、航道、河口和东北群岛的广大海域。在进行大面积  相似文献   

14.
近来美越关系有所改善,美国驱逐舰"麦凯恩"号访问岘港;越美在南海举行非战斗演练;越美在河内举行首次副部长级国防政策对话等等,加之南海争端成为中越关系的摩擦点,国内关于"越美联手制衡中国"的猜测随之而起,一些媒体和网络上出现了指责越南"忘恩负义、狼子野心"的声音,甚至有人叫喊对越南动武。另一方面,中越两国政府又都强调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表示"越南永远不做美国的军事同盟"等等。各方面的消息让人迷惑,究竟如何看待美越关系的改善,中越关系应该如何发展,本刊特邀请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焦世新副研究员为读者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5.
叶雷 《党员文摘》2008,(4):21-21
美国总统小布什,对其前任总统克林顿颇为嫉妒。个中缘由,除了老百姓更喜欢克林顿之外,还因为老布什夫妇也非常喜欢克林顿。小布什只得自我解嘲:“我父母现在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克林顿。”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关系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对其日本这个盟国搞了越顶外交,加上日美经济矛盾发  相似文献   

17.
晓芹 《正气》1998,(11)
今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被指控与白宫前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克林顿对此一直予以否认。但负责调查此案的独立检察官肯尼思·斯塔尔却认为克林顿说谎,并于今年7月17日向总统发出了传票。经过双方交涉,克林顿同意通过闭路电视进行作证。据报道,克林顿总...  相似文献   

18.
焦世新 《学习月刊》2010,(21):45-46
近来美越关系有所改善,美国驱逐舰“麦凯恩”号访阿岘港;越美在南海举行非战斗演练;越美在河内举行首次副部长级国防政策对话等等,加之南海争端成为中越关系的摩擦点,国内关于“越关联手制衡中国”的猜测随之而起,一些媒体和网络上出现了指责越南“忘恩负义、狼子野心”的声音.甚至有人叫喊对越南动武。  相似文献   

19.
国际要闻7月11日,新华社消息,美国在实施以制裁与古巴保持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为目的的“赫尔姆斯—伯顿法”后,引起众怒.7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将赫—伯法实施时间推迟6个月.7月11日,海牙国际法庭确认对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犯有战争罪的起诉,并且发出国际通缉令,要求将二人逮捕归案.7月11日,美国以哥伦比亚政府总统桑佩尔与贩毒集团有染为借口,宣布禁止他今后以任何身份踏入美国国境,也将不允许他参加联合国大会.哥伦比亚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愤慨.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是在职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鲍勃·多尔之间争取白宫宝座的激烈搏斗。选举结果克林顿获得31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选举人选票379张当选连任。克林顿只获得选民选票49%,被称为少数派总统。胜选的克林顿总统和落选的曾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多尔之间,选民选票的差距不算太大,仅差7个百分点;但从选举人选票来看,两人的选票是379比159,差距就很大。这反映出美国总统选举制“胜者得全席”的原则发挥了功能。一、美国总统选举制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选举人制。各州选举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