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仆刘开基》一书历经五载,增删五次,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认真读过,掩卷长思,获益匪浅,感受良多.既为刘开基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工作业绩所感动,也为作者认真负责的写作态度、精巧的构思和深厚的功底所赞叹.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开基     
刘开基同志是我的老领导,他虽然已离开我们近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他高尚的思想情操使我心存永念.两年前,就听开基的孩子们说要给父亲立传,我非常赞同,鼓励他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以使他们及更多的后人了解学习继承刘开基同志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革命传统.现在,《公仆刘开基》即将出版,我欣然接受请求为之作序,以表示我对刘开基同志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29日上午,三晋文化研究会和山西省历史学会共同召开纪念刘开基同志诞辰100周年暨《公仆刘开基》一书首发座谈会。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李玉明主持会议。中共山西省委原书记李立功,省政协原主席郭裕怀,省人大原副主任梁国英、杜五安,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凤翔,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  相似文献   

4.
芦焰 《党史文汇》2004,(10):46-47
原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刘开基同志,"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游街示众,继之便不断"坐喷气式飞机",挂大木牌,跪地,接受大会小会批斗,最后被关进一间小黑屋里,长时间过着与外界音信断绝的孤独生活,也等待着各种批斗的突然来临.  相似文献   

5.
本院新书     
A辉煌的二十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文集》,收入研究改革开放20年的经验和邓小平理论在山西的实践论文43篇。A(刘开基纪念文集》,本书是为了纪念原山西省副省长刘开基同志逝世3周年而出版的,共收入纪念文章126篇以及刘开基同志生前的部分工作活动照片。A《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山西卷),本书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农业部联合编纂的《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丛书的地方卷之一,是一部反映新时期山西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进程的资料性图书。A《晋级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分专题研究,有概述、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
刘开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鼓舞着全省各级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拼搏,为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刘开基同志是执行党的宗旨的模范。他几十年如一日,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求  相似文献   

7.
《公仆刘开基》出版后,我和刘工谈到了他29岁时发生的一件往事。对于此事,该书第294至295页中提到:文峪河水库建设时,1960年8月7日中午交接班时,突然发生大滑坡,造成73人死亡的严重事故。在事故处理中,曾有一个年轻化验员以失职原因受到处分。刘开基得知后说:"整个事故我都承担了责任,没有处分一个指挥、一个工程师。所以说,一个小技术员根本负不了这次事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曝光台     
曝光台以车谋私收贿赂开除党籍吞苦果西铁分局咸阳车务段闫良车站货运值班员刘开基,于1995年9月至1997年2月,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为他人提供该站的9个车皮计划,收受其所送人民币8400元。经西安铁路运输法院认定刘开基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鉴于其认罪态度...  相似文献   

9.
在“三讲”教育正在开展的时候,我们向读者推荐李龙城同志撰写的《风范永垂———追忆刘开基同志》一文。“三讲”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使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作风上得到新的进步和提高。我们认为,刘开基同志坚持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率先垂范的优良作风,在今天仍然是值得倡导和学习的。本文作者李龙城同志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西省委主委。从这篇追忆文章里可以看出, 刘开基同志作为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同一位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之间有着多么深厚的友谊。刘开基同志的作风和精神, 正是我们在“三讲”教育中亟需发扬光大的。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够受到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原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刘开基同志,“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游街示众,继之便不断“坐喷气式飞机”,挂大木牌,跪地,接受大会小会批斗,最后被关进一间小黑屋里,长时间过着与外界音信断绝的孤独生活,也等待着各种批斗的突然来临。一个共  相似文献   

11.
张灵霞 《先锋队》2013,(10):9-11
围困敌寇创奇迹,发展农业奠根基,兴修水利惠三晋,清廉勤勉留丰碑……一幅幅画面,一串串故事,质朴而生动,鲜活而感人。尽管他已经逝去二十个年头,他的事迹却从未被人们忘记。刘开基是土生土长的沁源人,1912年出生在沁源县城关镇南园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8年,他17岁时便参加了革命工作。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担任沁源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委。  相似文献   

12.
刘开基副省长是在7年前的2月21日去世的。在他的7周年忌日到来之际 ,我手捧当年他与我们突击队的合影 ,思绪万千 ,悲痛万分 ,思想的野马再一次将我带入40年前的汾河水库工地。1959年的初春 ,我作为山西机床厂的一名水库援建人员 ,迎着料峭的寒风 ,来到汾河水库工地 ,成为5万水库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开始在黄沙扑面、满目荒凉的汾河上游的山头和谷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在水库工地上 ,我能够多次走近敬爱的刘副省长 ,有赖于我当时参加了“汾河水库十三姐妹青年突击队”。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959年 ,汾河水库的继续上马 ,面临着严…  相似文献   

13.
刘开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也永远见不到他了。他驾鹤畅遊于太行、太岳、吕梁、北岳所有的山西的山、山西的川和整个山西大地去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高大的身影,时而显现的憨厚的面容,时断时续的他的朗朗笑声和……之外,就是对他的深深的思念,久久的,永远永远也不会消失的思念。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幅保存了48年的毛泽东主席的照片.东北文学艺术界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12月10日至30日在沈阳举行.大会总结了东北解放一年来文学艺术界工作的成就,布置了今后的工作,成立了“东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上赠给与会代表每人一张毛泽东主席的照片留做纪念.该照片系原辽东省辽阳市代表文琦同志(已故)与会获得并精心收存,由其子薛光耀提供.  相似文献   

15.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许世友就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还想打一仗,然后就休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中越边境西段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指挥,东段由许世友指挥.当年许世友74岁,比杨得志大5岁,成为我军历史上亲临前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16.
一九四七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时,在河南新县水口村发生了一重大事件,战斗英雄野战司警卫团四连副连长赵桂良被就地枪决.这次由刘伯承、邓小平亲自主持的公审大会,震惊刘邓大军全军.  相似文献   

17.
邓焕彦 《先锋队》2012,(19):9-10
出身于雇工家庭的刘开基同志,是沁源县沁河镇城南村人。他16岁参加革命,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赶马车的汉子逐渐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委、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政委,领导沁源军民取得了沁源围困战的辉煌胜利。他被誉为"抗日模范县委书记",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他与周恩来副主席编在一个党小组,周副主席手把手教他写字。1944年1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人民治理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同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晋中地委抽调20多名年轻干部分两批到西山工委工作。当时,我在榆次县石圪塔公社工作,被抽调安排到临县县委农工部工作。在此期间,有幸遇上了时任山西省副省长刘开基带着秘书来到临县下乡蹲点,组织上安排我陪同刘副省长一起下乡。当年,临县大旱,基本上是绝收。老百姓吃的是野菜、树叶、草根……开始,国家给调来些救济粮,后来,由于粮食紧张,调来的只有豆饼、麦麸、油  相似文献   

19.
《陈云传》一书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5年6月出版的.该书的编写者都是当今国内研究陈云的专家.该书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史料,向读者介绍了陈云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以下简称"刘少奇文稿"),是又一部刘少奇文献集.一至四册编入了1949年7月至1952年12月,即从新中国筹建到成立初期3年半时间中刘少奇的文稿.首次公开发表的篇目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