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郑少翀 《唯实》2008,(8):31-35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既需要使权力政治、法治思想发扬光大,又必须积极回归于公益政治、共和精神的传统之中,因而也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无法也不应摆脱的儒家道德政治哲学——儒家社群主义,还是内在于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尽管儒家政治哲学天然地契近于社群主义,也同时包含着新儒家认为的可以开出“外王”的自由主义因素,然而,这种从“文化文化”的二元模式导致的实践层面的苍白只能使人们陷入逻辑困境。新的政治传统的形成在于情境化的历史中的人的自由选择,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在于从实践中从传统走向新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现代英国自由主义著名学者阿克顿,站在古典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分界点上,阐发了自由与权力、道德、宗教、民主,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古典自由主义向现代自由主义的过渡。他坚持宽容与妥协的政治原则,努力平衡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自由与权力的边界,以应对封建主义回潮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兴起;他企图把资本主义各种理论与党派调和起来,甚至把社会主义中倾向自由主义的理论与派别也调和起来,共同应对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与运动。  相似文献   

3.
郑少翀 《唯实》2008,(9):31-35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既需要使权力政治、法治思想发扬光大,又必须积极回归于公益政治、共和精神的传统之中,因而也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无法也不应摆脱的儒家道德政治哲学--儒家社群主义,还是内在于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尽管儒家政治哲学天然地契近于社群主义,也同时包含着新儒家认为的可以开出"外王"的自由主义因素,然而,这种从"文化-文化"的二元模式导致的实践层面的苍白只能使人们陷入逻辑困境.新的政治传统的形成在于情境化的历史中的人的自由选择,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在于从实践中从传统走向新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问题是当代西方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现代性中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特点正影响着西方国家,但也带来了种种弊端,其中特别它所表现出来的普遍主义趋势正破坏着文化的差异性和本真性,由此引发了现代国家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此,加拿大社群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查理斯·泰勒对现代性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暴露了作为西方现代性核心内容的自由主义的种种弊端.以此视角,泰勒将社会与个人结合起来,并提出了“本真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泰勒提出了承认的政治与对话民主的思想.通过对泰勒思想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提出,泰勒的思想反映了多元文化主义社会的现实,其承认的政治不过是在自由主义的统治模式内为少数民族的自身权利保护寻求一个空间.  相似文献   

5.
平等的求索--儒家与自由主义平等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心 《理论学刊》2004,3(5):100-101
平等,是一个对人类充满了诱惑的字眼,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之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对平等的不同设计,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平等理念。儒家学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今仍旧在各个层面对我们发生着深刻影响,而自由主义作为现当代西方的一大思想流派,也吸引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平等思想在儒家和西方自由主义那里,有着不同的诉求和表达。本文将试着对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平等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于正义及其标准的探讨由来已久,不过,在当代社会中最具影响的正义理论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在对古典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大正义原则的正义理论。文章高度评价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突破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受到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挑战,为克服自身理论的局限性,罗尔斯对《正义论》作了反思与修正,在《政治自由主义》中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罗尔斯继承发扬近代西方启蒙政治哲学,并在近代契约论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当代契约论.他相信并继续倡导近代西方政治解放的理想,把马克思视为自由主义的批评者.总体上说,他基本上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又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进行批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且不值得欲求的.就是说,它与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异质性的,是马克思在19世纪就已批判并超越了的自由主义的当代新形态,其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敌对的.  相似文献   

8.
徐作辉 《理论学刊》2020,(4):119-129
作为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之主流,自由主义始终以市民社会为其理论立脚点。马克思在批判自由主义、解构市民社会过程中发现了人类社会,明确了在革命性实践中把握人类社会的现实可能性,从而将其政治哲学坚实地奠立在人类社会的立脚点上。马克思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的政治哲学是西方政治哲学从古代到近代持续演进的必然结果和历史性飞跃,是对自由主义困境的破解和超越。以自由主义为范本解读甚至消解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学理上的错位,相反,只有立足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立场才能认识和透析自由主义,并在合理批判借鉴中使马克思政治哲学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权,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权利,是指人应当享有的体现人类尊严的权利,它表达的是自由平等的人类愿望和价值观,它是包括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民族自决权等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体。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权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热点之一,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一些西方国家自诩为“人权卫士”,凭借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强权,对其它国家指手划脚,妄加评判,把人权问题搞得十分混乱。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与平等的张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对西方自由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挥。西方的自由民主传统有两派:一派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一派是以卢梭为代表的平等主义。作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的两个正义原则分别确认了自由和平等的价值,罗尔斯试图使自由与平等作为政治价值融为一体,将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综合起来,但是由于他所理解的自由和平等并未超出西方自由民主传统的个人主义视野,而个人主义的自由和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因此,罗尔斯对自由和平等的综合是不成功的,自由与平等的悖论是罗尔斯正义理论既摆脱不了又解决不了的一个难题,也是一切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者所无法避免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哈耶克与新老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相互作用的语境中探讨了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独特性及其与新老自由主义的关联,并着重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内部试图综合自由和平等的理论趋向。  相似文献   

12.
政治并非全由经济基础决定.文化造就人,通过人对政治发生作用.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奴隶社会,崇尚自由与斗争,形成了自由主义政治文明传统.中华文化源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崇尚平等和谐,形成了共和主义政治文明传统.西方的自由民王制,经过200年的演变而形成,有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不适合中国国情.共和民主制适合中国国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秦德君 《理论文萃》2001,(2):35-39,30
在政治发展中,有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人类对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表现出一种参与意识和历史主动精神,追求正义、合理、秩序和合乎人性要求,借助于已有的历史经验和政治传统,以某种理想的政治目标为依归,以政治构想、政治方案、社会蓝图的种种方式对社会发展进行理性筹划和安排,而这种政治行为方式的实践与理论,在积极意义上同时也在消极意义上不同程度地干预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扬弃传统政治文化 构建中国现代政治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80年代开始形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现代西方政治学说引入“政治文化”概念,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成熟的、有渗透力的传统文化,是从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中生长出来的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的总沉淀,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理论、观念的集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在行为主义政治思潮的统治之后,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以其恢宏巨著<正义论>重提自由、民主,平等这类重大价值性命题,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这类传统政治学关注的主题重新进行研究,由此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政治学界开始了"复魅"的思想运动.罗尔斯的"叙事"是传统的,但其"叙述"却是当代的.罗尔斯与西方近代传统政治思想的这种"文本"关联性,生动地体现在他在财产权理论上对卢梭与洛克的继承和超越.财产的占有是善还是恶,是自由之基还是不平等之根?在西方思想史上,洛克和卢梭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传统:前者张扬了自由主义精神,后者体现了平等主义取向.20世纪的罗尔斯,用卢梭调整洛克,在自由和平等之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较高成就,对目前中国的财产权制度也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仅取决于廉洁政治的建设力度,也取决于人民尊严的实现程度。廉洁政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和基本要求;人民尊严的实现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和实践推进的过程;廉洁政治是实现人民尊严的必然选择和政治保证;实现人民尊严是廉洁政治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基础;廉洁政治和实现人民尊严在历史进程、本质内容、理想目标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传统文化为其提供的宏观场景中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厚重悠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给养,同时它所累积的与现代精神相悖的惰性因素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功效的阻力。只有突破专制主义、整体主义伦理观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束缚,才能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在社会转型期承担起精神导航、文化启蒙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激起了传统贵族精英和一些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弹,大众社会政治理论就是这种反弹的理论成果。奥尔特加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秉持贵族化的历史哲学,认为社会的本质是贵族制的,这是社会的“物理学法则”。现代大众的兴起是逆这种法则而动的“反叛”。在他的贵族化的历史哲学观照下,大众人是残缺的社会政治主体,缺乏历史感、缺乏私密感、缺乏义务感和缺乏“位高责重”感。由于大众的反叛,自由主义的原则遭到了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政府权力的急剧膨胀、政治统治的平庸化以及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闭塞和瓦解。奥尔特加攻击大众的政治意图是捍卫传统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压制中下阶层民众追求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都曾是盛极一时的大帝国,但两大帝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文化传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是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传统,“士”是这种政治文化的核心;而罗马帝国建立在城邦政治文化传统之上,公民是其政治文化的核心。这种差异对近代中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0.
当代美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技,还是军事、环境、种族、宗教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变革也必然会体现在各种文化思潮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文化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多元文化主义或新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新教的普救主义传统。这些思潮对于教育尤其是语言教育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