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今中外,对读书的认识何其多也。然,每人读书,皆有不同偏爱,亦有不同感悟。不同的年龄段,对书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年轻时读书,多喜文学作品。那时的我们,对书的阅读偏执而敏锐,感性而好动。可以为琼瑶热泪盈眶,也可以为金庸茶饭不思,卷不释手。人至中年,更好理性之书,智慧之书。在茫茫书海中,总是不由自主被那些闪耀着理性光芒的知识书籍所吸引。"学以致用",已经成为如今选书的必然,读书的习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头脑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6,(11)
一九二五年的一个秋天,还在嘉禾甲师读书的肖克,听说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要到湖南招收学员,顿时又喜又忧。喜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来临,忧的是去广州千里迢迢,家穷无盘缠。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4,(9)
<正>闫凤华是奈曼旗义隆永镇团山村的"羊老大"。从养猪起步,养过牛,最终定位在养羊上,成了全村第一个发羊财的女人。闫凤华年轻时就痴迷养殖业,村子里20岁左右的女孩除了读书外,大多数都找婆家嫁人。而到了婚嫁年龄的闫凤华,根本就不考虑婚姻大事,一门心思搞养殖,还经常托在外地读书的同学给她买养殖方面的书籍。22岁时,闫凤华与本村小伙白向利确立了恋爱关系。白向利和她一样也想趁年轻做一番事业,两  相似文献   

5.
读书之乐     
杨桂 《当代贵州》2014,(20):26-26
正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可以使人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读书可以陶  相似文献   

6.
裴小明 《党史文苑》2011,(6):43-44,4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学习成才的典范。毛泽东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博而精"的读书取向、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读书风格、注重"讨论式阅读"的读书方式、"使看书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的读书热情、"学以致用"的读书目的,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心读书     
书籍是用无数心血浇筑成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心灵才能自如地驰聘。书籍里,有鲁迅的博大精深、睿智思辩,林语堂的轻松幽默、开合自如,朱自清的清新自然、质朴隽永,闪烁着独具魅力、独自清新、独特美丽的人文风采。书的实质也是"心",它是哲人、伟人与智者的心,用心读书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读书,要用心选择最适合读的书,哈钦斯在给我们列出许多"人生必读书目"的同时,又给了我们一段精妙的论述:"书籍的出版仿佛是作  相似文献   

8.
<正>读书"如鱼入水,冷暖自知",趣味不同,方法各异。有人喜博览,有人爱精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读书迷信权威,大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自然不对。可是立异以为高,一味指摘作者错误,也未必正确。这种读书法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兴趣爱好很多,最大的嗜好是读书,终生浩瀚饱读之书难以计数,是一位很难有人与他相比拟的成功读书人,是用一生精彩的实践将那个典言警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诠释到了极致的一代伟人。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又说:"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如果说毛泽东的一生是一部英雄豪迈的乐章,那么,刻苦读书与大智大慧在其一生中则交相回响。他的读书精神、读书方法和读书成效是我们永远学不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境界     
<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能够读出一个人的境界来。匡衡凿壁偷光读书,那是因为家境再穷困,却难不倒读书求知的信念;孙敬头悬梁读书,那是因为他读起书来通宵达旦;苏秦锥刺股读书,那是因为他要立志做大事;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名人读书,都能在书籍里找到他们鲜活的身影。读书读出了境界,莫过于鲁迅先生在《从  相似文献   

11.
正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促进人的成长,营造社会的和谐氛围,读书还能改变人的性格和命运。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1993年,23岁的我从石河子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团医院药剂科工作。二十年来,我的工作时间里最多的就是医药专业知识。可前几年团场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阅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世界因你不同》、《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等一批书籍后,我意外地发现自己还有一点文学爱好。于是,在别人聊天、逛街、喝茶的时候,我坚持读书和写作,虽然起步晚、自学起来稍有吃力,但内心很充实。好朋友红  相似文献   

12.
善学以增智     
《礼记·学记》曾说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书籍里承载的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凝聚着他人的智慧、经验和艰辛的付出。不爱读书、不善于读书、不读有教益的书,就会固步自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增长才干、胜任工作的重要途径。那么,领导干部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呢?挤时间学。领导干部大都工作繁忙,难得抽出时间来学习。这固然是客观事实,但鲁迅说过:"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相似文献   

13.
李喻 《先锋队》2012,(1):27
始终与人民在一起,是我们党的根本优势和鲜明特征。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这个做法很好。好就好在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读书,不但要善于读一成不变的书本,还要善于读"活"的书本;不但要会读有字之书,而且要会读"无字之书"。这本"活"的书本,这本无字之书,便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正"农闲时,我每天都要来职工书屋,通过读书学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生活也感到充实了。"近日,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一连的职工书屋里,正在看书的农工深有感触地说。笔者在一连职工书屋看见,在这个38平方米的小屋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实用书籍和科普书籍,旁边坐着许多前来看书的农工,不时就有农工前来借阅图书。长期以来,农工"买书难、  相似文献   

15.
"耕"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读"说明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崇尚知识的人文精神。读书,贵在立志立德,贵在志之所趋所向。对于读书,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要做到"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善读"有字"与"无字"之书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6.
读书四感     
<正>人活于世有两件事是需要做的,一是做人,二是读书。狭义的读书指阅读书籍,广义的读书则指以语言、文字、音像、符号等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产品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收集的过程或行为,故人们常把读书和学习联系在一起。读书的意义重大、深刻且广泛,内容几乎涉及文明的所有方面,难怪中国古人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感叹!联系时代发展需要,我有四点体会。读书使人充实。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拥有精神家园,而精神来自于人所特有的自由意识。人不仅有物质的需求,还具有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吃饭获得物质营养,读书摄取精神食  相似文献   

17.
多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人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读书,就是要好之乐之,就是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读书,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文明传承之途;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长之梯;而对于执政党来说,读书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之基。  相似文献   

18.
今年38岁的李强是乐山市市中区平兴乡穿山村人.李强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萎缩行动不便,许多人说他无用了.生性好强的李强立志要读书成才,无奈行走困难进不了校门,他就跟妹妹学完小学、初中课程,还养成了读书看报听新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吴嘉陵 《当代贵州》2014,(30):58-58
正生活中,无论是读消遣之书还是哲理之书,或是读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亦或是史学、法学、国学、经济学等书籍,都会让人感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开卷有益。从小父亲就希望我多看书学习,以便将来有出息,最不喜欢看见我和小伙伴们闲暇时聚在院子里一起做女红,认为那是浪费时间。小学五年级的一天,母亲给我借了小说《铁道游击队》,在我看来那简直是本"砖  相似文献   

20.
奋斗者之路     
张云飞 《实践》2009,(Z1):41-41
1959年盛夏,张世民出生在五原县一个贫穷的农家,他的出生,给这户人家增添了几分惊喜几多忧,喜的是家里添了男丁;忧的是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呵。世民打小就活泼、顽皮,乡亲们给他起了个"三捣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