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导报》2013,(2):29-29
党的十八大顺应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站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强化监督这一重要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做出了全面回应。站在担当历史使命的新起点,切实强化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运用新理论、研究新情况、破解新课题,以监督的优异成效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最根本的在于树立科学监督理念当前,干部应受到监督,权力受到监督,这在党内外已基本形成共识,对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认识得比较深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一贯强调,党和党员要受监督,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受监督。为了充分发挥监督在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不仅详尽地论述了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必要性,而且还就如何搞好监督工作提出了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包括监督工作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基木原则。在监督检查工作中,“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  相似文献   

3.
重视和加强内部监督,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贯彻执行,维护党纪政纪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内部监督却表现得十分软弱,硬不起来,这主要受制于如下一些主客观因素:不敢监督。下级对上级不敢大胆监督,怕影响前途;上级对下级不敢严格监督,怕失去选票;同级之间不敢监督,怕伤了情面。不要监督。有些同志认为,某些工作机密性强,不能监督;也有个别领导干部,开会讲话鼓励监督,欢迎大家批评,但实际上是“叶公好龙”,对监督有一种逆反心理,认为谁监督我,就是跟我过不去,轻则强词辩解,遮羞掩饰,重则打击报复,给“小鞋”穿,不愿接受…  相似文献   

4.
完善监督“一把手”的巡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体制下要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建立自上而下的巡视制度是必要的,但不能片面强调这种监督形式,因为这种监督毕竟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新形势下,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强化监督,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哪个地方,哪个部门,什么时候监督工作抓得紧,尤其是党内监督搞得好,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就比较  相似文献   

6.
党内同级监督是指同级党委内部的监督,是党委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党委内部问题的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大都是班子成员,彼此情况比较熟悉,相互关系比较密切,如果同级监督开展得好,其效果要比上级监督、群众监督更加明显。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部门仍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甚至监督失控、监督出现“真空”的现象。例如把实施党委内部监督最  相似文献   

7.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腐败.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度,使权力监督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深入持久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一、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威信很高.我们大量的干部居于领导地位.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宪法上规定了党的领导,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  相似文献   

8.
预防性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优势,也是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的重要环节和重大措施。预防为主是整个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工作,是反腐倡廉的前哨屏障,在党内监督中具有极为突出的意义。虽然预防与惩治都是反腐败的利刃,但由于它们在党内监督中所处的职责和功能不同,因而也决定了它们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德国人“死板”.有人监督没人监督,都一样“钻死胡同”较真儿。哪怕是夜深人静没人没车的红灯下.驾车人也一定会坚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却认为做得很对。只有形成一个好习惯,才能表现出高尚的社会公德,让人觉得是那样有素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我们设有许多监督部门。回顾以往的监督工作,如果像让消费者评选自己最满意的产品那样,让老百姓和普通干部评一下谁的监督工作做得最好,功劳最大?就笔者所闻,估计很多人会投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的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教训催生了党内监督,但党内监督真正成型,则是江西苏区创造的"群众监督""权力监督""权利监督"三结合。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制度更细化,监督和惩处结合得更紧密。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强化党内监督,党中央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这个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凸显。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相似文献   

12.
<正>司法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国家权力为依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治国家的保障性权力,而媒体作为监督司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司法权的运作正在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代法制国家,媒体与司法、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息息相关,可以说,作为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媒体在自由、民主、公开的道路上比司法走得更远,媒体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确实发挥了以其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是党内监督。党际监督,特别是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具有独特的优势。两者功能的加强都离不开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既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强化党际监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对执法监察与监督检查工作关系的认识王敬东近几年,在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的执法监察和监督检查工作实践中,不少同志对执法监察与监督检查的工作关系区分不清楚,有的竟认为执法监察与监督检查是一回事,执法监察也是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也是执法监察,用那个提法都行。因而...  相似文献   

15.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目前的干部监督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事后监督、监督乏力、监督渠道单一等现象和问题,这也是导致目前干部管理上用人失误和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为党政领导班子核心的党政一把手拥有比其他领导成员更多、更大的权力,对他们的监督,也是对权力核心部分的监督。然而,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从当前看,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内监督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马欣 《党史文苑》2009,(12):25-27
网络监督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产生的新的舆论监督形式,它具有较强的快捷性、自由性、公开性和曝光性,监督力度也更大.尤其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官员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干部监督中的民主监督相对较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怕招致打击报复,不敢监督;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不愿监督;三是对民主监督结果运用得不够,监督者不满意;四是被监督对象本身不愿接受监督。针对干部监督中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一是要不断完善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为民主监督在制度上创造条件。发扬民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因此,在于部的选拔、管理、使用以及干部的监督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  相似文献   

19.
网络监督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产生的新的舆论监督形式,它具有较强的快捷性、自由性、公开性和曝光性,监督力度也更大。尤其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官员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亚平 《求实》2007,(10):14-16
预防性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优势,也是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的重要环节和重大措施。预防为主是整个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工作,是反腐倡廉的前哨屏障,在党内监督中具有极为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