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考察,认为这一理论具有认识论和批判性的两个纬度,二者是"是和应当"的结合体,前者为后者提供养料,开拓新的批判领域,增强批判的力量,而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的纬度为认识论指引方向,使认识领域的成果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在此基础上,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给出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经济功能、承担主体、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契合与互补。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契合与互补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借鉴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成功适用的地方。借鉴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以下方面成功地实现了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及其建设;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取向;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展示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批判地吸收是对待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
李青 《党政论坛》2010,(11):42-44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拟从国家、社会、文化、公民自身四个纬度为分析框架,来试图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头脑中扎根。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拟从国家、社会、文化、公民自身四个纬度为分析框架,来试图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头脑中扎根.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应由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规定的制度变迁路径来得到说明。然而,国内外研究经济体制转轨的学者大多忽视了意识形态这个变量或把它外生化。因此,加上意识形态这个变量或缺环,就是将来研究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学家诺思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制度分析框架,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核心,阐述了意识形态对“搭便车”现象的规避,开创了意识形态经济功能的研究领域.但由于诺思研究的重点是正式制度,故他对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发挥经济功能的深层机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其他经济功能并未给予充分的论述.以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为理论框架,分析意识形态作为“非正式规范(制度)”的各种经济功能及其运作机制,可补其所遗.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一刻也挣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纠缠.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双重助推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调节必然要在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中有所折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更是触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经历了从经济学教条到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它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8.
钟启东 《理论导刊》2023,(6):101-108
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前奏”,《神圣家族》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揭露意识形态的辩护实质,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中揭露意识形态的抽象秘密,在批判抽象人权中揭示意识形态的生成变化规律,在批判空洞寓言中揭示意识形态的教化支配逻辑,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为即将到来的“意识形态的术语革命”(集中体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清理了思辨的障碍、确立了群众的地位、提供了历史的肉身,做着“最后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程竹汝 《理论视野》2012,(10):19-21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须厘清的几个规律性认识:意识形态领导权构成现代国家权力结构的基本方面、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自身的独特实现方式、主导意识形态须具有"道德制高点"的品质、政治伦理实践是意识形态领导权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批判贯穿了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发展及其转向,在《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重大转向,马克思在批判以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思想后,将宗教问题的根源指向市民社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分析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逐渐将宗教、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指向了物质生产,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宗教问题归纳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中。简言之,马克思宗教批判伴随着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重新考察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动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劳动和交往是世界历史概念的两层含义;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方针是世界历史理论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正统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制度经济学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近年来影响巨大,其代表人物科斯、诺斯等已被授予诺贝尔奖,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等。在我们...  相似文献   

13.
马文 《学理论》2009,(9):37-38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多年实践的结果,这一认识过程有着曲折的过程。本文以《莱茵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研究了青年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诺斯创立的"制度变迁理论"主要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各流派中,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政治学的影响最大。受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借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数学模型对制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制度分析框架。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对政治学的启发表现在:唤起了政治学界对制度的重新关注;诺斯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权并不代表着领导权,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权强调产生认同的自觉性和非强制性,而统治权则包含有强制性。社会成员认同某种意识形态,是由于该意识形态能够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反映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增进群众的幸福体验。执政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整个过程中去把握其基本要求和原则。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遵循"层级设置"的基本规律,重视"政治实践"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杨云  张丹 《学理论》2015,(7):24-26
意识形态,是反映国家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形式,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中能够确保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境外宗教渗透,保持跨国民族关系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发表前,卢卡奇就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了"物化理论"。他的物化理论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工人阶级真实境遇的揭示,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被割裂的深层反思,其目的在于形成工人阶级统一的"阶级意识"。本文试图对其理论做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19世纪初,是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德斯杜特·德·特拉西创用的。特拉西认为,对于人类思维活动的研究,要象自然科学对生物与矿物的研究一样,需要采用严密的经验实证方法,从事物发生的过程去了解研究的对象。为此,他依据洛克的《人类悟性探讨》和孔狄亚克的《感觉论》,提出了一种研究思维观念规律的学说,并称之为“意识形态”。特拉西将希腊文中表示思想或观念的idea和表示理性或理论的logos合为法文的ideo logie词,创造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特拉西以《意识形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语篇是政治主体通过语篇模态传递意识形态,目的是让语篇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该意识形态。政治语篇可基于Taylor说服过程模型,用语篇信息分析其逻辑意义关系,建构政治语篇信息说服潜势过滤标准和模型。  相似文献   

20.
时下我国哲学界正兴起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释派别,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派别。这一派别的一个主导性观点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异化史观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尚属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