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5年8月8日,民政部、国家保密局联合发布了一份文件——《关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的通知》,与5年前发布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相比,不过是删除了“死亡人员总数”这6个字,但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外科手术式”的修订,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2.
国家保密局、民政部于9月12日上午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近年来,相关解密的工作已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了。比如最近的例子,“泰利”台风过后,中央的权威媒体几乎是逐日更新因灾死亡人数,对死亡的情形、灾害的惨重,也时有详尽的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06,(1):10-11
一个国家不能有太多的秘密。——对于国家保密局宣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以及相关情况不再保密,有专家评论说。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由此可见,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是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那么,对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国家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有关国家安全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的管理,根据新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印发了《宁波市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管理规定》,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大春 《中国减灾》2012,(10):63-63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目前印发《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7.
侵犯国家秘密犯罪中国家秘密的甄别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乃国之大法,其适用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等重大利益,不可不慎之又慎。而国家秘密的甄别是认定《刑法》中侵害国家秘密的犯罪的关键环节,目前这方面的司法技术还不很高超,有关规定还不尽完善,有些理解还不够准确,比如《刑法》和《保密法》中对于国家秘密的规定不尽一致,从而给认定侵害国家秘密的犯罪带来困难;再比如《密级鉴定规定》对于国家秘密的鉴别和认定没有作出严格的区别,可能导致事后认定国家秘密的情况,有可能给《刑法》的适用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三审的《侵权责任法(草案)》新增规定:因交通事故、矿山事故等侵权行为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可以不考虑年龄、收入状况等因素,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对于这一条款,媒体一般解读为“城乡居民死亡赔偿同命同价“。不过我对此还是有疑惑:“死亡人数较多“是什么意思?死亡多少人才算较多?是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1期《警钟》栏目刊登了《公务员托合提的不归路》一文。文中报道了托合提从一个国家公务员蜕变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的整个历程。那么托合提所受刑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请看法律专家的分析。 托合提·吐尼亚孜(以下简称托合提)窃取国家秘密和煽动分裂国家的行为,已经触犯我国《邢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中确定的该两种犯罪行为的罪名为“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罪”。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  相似文献   

1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法(草案)》作如下说明: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灾害十分严重。据统计,自建国以来,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整个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直接经济损失占6%。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于本世纪以来第五个地震活跃期的高潮阶段,有可能发生数次7级左右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135万人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在国际减灾日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过去20年中全球约135万人死于自然灾害,其中地震与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6%。报告指出,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收入和发展水平直接相关;过去20年中,中低收入国家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为122万,占全球总比例的90%。4200万人据测算,2020年,我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日趋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国家安全?答:国家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利益的总和,据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国家政治制度不受侵犯;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安定不受威胁;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工作人反不被策反;国家的机构不被渗透;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外来势力的威胁和侵犯。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事项包括哪些?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保密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秘密包括符合本法第二条规…  相似文献   

13.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新增设的罪名。本文拟就该罪的立法背景、概念特征、与有关罪的区别以及处罚等进行简要的分析,作为司法实践中的参考。 一、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立法背景。 国家秘密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利益。修订前的《刑法》规定了泄露国家秘密应负的刑事责任,在第九十七条规定了为敌人窃取、刺探、提供情报的,以间谍罪论  相似文献   

14.
“麦莎”、“珊瑚”“泰利”、“卡努”……8月以来,为应对来势汹汹的台风灾害,民政部已经启动1次三级响应,5次四级响应。救灾应急响应启动的根据,正是最新颁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民政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2005年5月14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这是我国救灾应急工作制度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一月扫描     
<正>新闻点击保密法获通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保守国家秘密法。该法明确了定密权限,并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相似文献   

16.
完善应急响应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对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因此,在把握启动应急响应条件时,应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一次灾害过程”为依据。根据应急响应制度在实际救灾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7.
高建国 《中国减灾》1999,9(1):52-58
11998年世界自然灾害基本情况1.11998年世界自然灾害1998年世界上每个洲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仅10月底发生的“米奇”飓风,中美洲五国死亡人数就高达1.35万。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1998年自然灾害死亡人数达5万,几乎相当于1997年...  相似文献   

18.
国家保密局法规处处长郭杰认为,现在带“密”的东西太多,而其实相当一些并不是《保密法》规定的国家机密。他认为公民依法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范围、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的,政府有关部门不得无故拒绝。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  相似文献   

19.
<正>粤人社规〔2023〕1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现将《广东省职工假期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9月22日广东省职工假期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规定为明确职工相关假期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制订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山东:建立统一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开展九大自然灾害防御工程2020年1月6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确立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工作的原则、机制和职责,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办法》明确了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并根据普查和相关标准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重点规定了关于自然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