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     
《廉政瞭望》2011,(18):15-15
美国 外包战争合同损失310亿美元 美国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日前向国会提交报告说,调查发现在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场战争中。美国政府外包给承包商的战争合同浪费与腐败情况惊人,至少310亿美元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09,(11):19-19
美国民间机构按平均数计算出的阿富汗战争综合成本相当惊人。在美国“战争成本”网站上,阿富汗战争的花费每秒钟都在上涨,截至2009年10月21日20时03分,这一数字已高达2297.86107987亿美元,平均到美国每一个纳税人身上为1723美元。而1723美元,仅仅是前线一架F-16战机飞行18秒钟所需的油钱。  相似文献   

3.
杨文彬 《党课》2013,(15):78-80
2013年6月初,第五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召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会议期间承诺,未来5年日本将向非洲提供32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其中包括10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并加快日企进军非洲的步伐,以实现从援助到投资的对非战略重心转换。日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表态?其对非实施经济援助的背后又潜藏着哪些利益?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4.
正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于今年5月1日起从阿富汗撤离,并在9月11日前撤退完毕,以结束在阿富汗的这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海外战争。拜登还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阿富汗政府,向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支持,并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之间开展和谈。5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阿富汗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穆希卜通电话时表示,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以下简称联总)对抗战后的中国给以6.47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帮助中国政府进行紧急救济和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国民政府利用这笔援助开办了多项紧急救济和战争善后工程。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6.
从汶川地震看国际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国政府、各国组织都纷纷向我国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援助,同时我国政府也积极接受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此次国际援助的主要特点是:援助国家和国际组织多、援助款物数量大和援助速度快,它体现了国际援助在当代国际中的独特作用和地位,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合作精神的共识。所以说,这次对华援助是国际援助领域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腐败和反腐败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由于腐败问题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政局稳定,并且在有些国家已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世界各国都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力求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编者联合国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国际对非洲的援助中有300亿美元已被人转往外国户头,这笔巨款等于加纳、肯尼亚和乌干达一年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两倍。联合国毒品控制及防止罪行机构发表的另一项报告称,拉丁美洲有力%的人口去年被迫向政府官员行贿,同类情况在非洲占19%,亚洲占匕%。“反腐国际”的工作者说:‘腐败使政府的成本增加了20%,利润减少了50%…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4,(7):43-43
正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给中国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除了4亿美元的武器用来打朝鲜战争、防备美国外,还有十几亿美元的物资、技术和服务,用来帮助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从数额上看,这笔援助不算大,只比同时期美国给台湾的援助略多,何况其中大部分还是要还的贷款。  相似文献   

9.
领导视窗     
世行执行董事会已经讨论了世行集团2003年至2005年对中国的国别援助战略,赞同支持中国完成两个转轨,即从农业社会向城市化工业化社会转轨,从计划经济向融入世界的市场经济转轨。世界银行在2003年至2005年每年将向中国提供12亿至1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中国市场经济转轨、扶贫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冷战的结束、市场的开放、生产的跨国……已令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增长,许多国家的国际贸易额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就全球而言,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已连续6年超过世界总产值的增长率,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1996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而贸易增长却超过了6%。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预测,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为324亿美元,到2002年可达  相似文献   

11.
国际要闻 1月11日,为期两天的波黑重建问题国际会议在布鲁塞尔降下帷幕,与会的50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审议了波黑重建的优先方面,并确定今年国际社会提供的重建资金总额为14亿美元。 据新华社1月15日消息,美国著名女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海伦·斯诺11日在美国一家养老院病逝,享年89岁。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去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曾授予她“人民的好使者”称号。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点燃了阿富汗战争的导火线,新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在世界上两个实力十分悬殊的国家———美国和阿富汗之间展开。美国以反恐为名向阿富汗发起战争攻势,这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并加以发展。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因此,不管这场战争的进展如何,结果怎样;不管人们如何定位或是评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都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思索这场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启示。阿富汗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和阿富汗这两个直接当事国,而且关系到整个世界格局的走向;给全世界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人们…  相似文献   

13.
贪污腐败是社会毒瘤。在非洲,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各国发展,非洲官员日前疾呼“:因为贪污腐败,非洲每年经济损失达1500亿美元,占整个非洲大陆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而且,国际援助组织把腐败视为投资风险,不愿轻易投入资金,南非储备银行主席指出,贪污腐败已经严重阻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限制了外资投入幅度,非洲的形象要毁了,必须引起各国高度重视。贪污腐败行为在非洲无处不在。南非的问题相当严重。非国大上台后,虽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一直没有解决好贪污腐败问题。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南非人认为,现在腐败已经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14.
王亚宁 《求实》2005,2(Z1):48-49
9·11事件点燃了阿富汗战争的导火线,新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在世界上两个实力十分悬殊的国家--美国和阿富汗之间展开.美国以反恐为名向阿富汗发起战争攻势,这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并加以发展.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因此,不管这场战争的进展如何,结果怎样;不管人们如何定位或是评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都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思索这场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苏联援助中共武器问题初探孙艳玲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共的武器援助问题是苏联与中共关系史上的一个悬案,一般认为中共没有从苏联直接得到武器援助。但根据现有档案和有关史料,抗战时期苏联确曾根据中共要求,秘密援助过机关枪、步枪、炮弹、手榴弹、子弹等武器和军事装备。援助主要集中在1940年以前,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一问题更多地与苏联请求中共采取军事行动配合作战纠结在一起。与苏联给国民党的大量军援相比,苏联向中共提供的武器援助在数量上很少。同时,与抗战期间苏联向中共提供的上百万美元的资金援助相比,武器援助所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之所以如此,除苏联和共产国际自身存在一定困难等客观因素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苏联的对  相似文献   

16.
东亚经济重振:问题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久 《新视野》2001,(3):61-63
三年半前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导致东亚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经过两年改革和调整,东亚经济强劲复苏和重振,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关注。    潮涨潮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争废墟上日本经济从1946年开始走上复兴之路。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到1973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已为1946年的 11倍,人均GNP从 50年代不及美国的10%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60%。以美元计算,日本GNP于1967年超过英国和法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在经济规模上成为…  相似文献   

17.
数字     
15亿美元 据新加坡《联合旱报》报道,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表示,家属援助中心代表已经接触MH370客机乘客的家属,以展开先期赔偿付款程序。马航之前已经向227名乘客的家属发出5000美元慰问金。专家指马航在此次事件的赔偿总额,可能高达15亿美元,相当于去年收入的三成。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但不能忘记的是在抗日战争几个国家对中国施以援助。据统计,从1937年至1944年,中国政府向美、苏、英等国所借的外债总计分别约为10.478亿美元、2.5亿美元、1亿美元。这些贷款,对于当时极度艰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支援。一、苏联对中国的援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苏联政府严厉谴责日本侵略,并对中国抗战表示同情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国在阿富汗围剿塔利班及“基地”组织的军事行动告一段落和卡尔扎伊领导的阿过渡政府的成立,自“9·11”事件以来风云骤起的阿富汗形势趋于稳定,阿富汗人民热切地期盼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经济,国际社会也在积极作出重建阿富汗的各种努力。但许多迹象表明,围绕重建阿富汗的主导权问题,大国之间在中亚的激烈角逐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富汗地处亚洲腹地,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与南北的交界处,是东西方文化、世界三大宗教和诸多民族的荟萃之地,复杂的内部矛盾和西方大国的争霸突的焦点之一。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强权政治、霸权主…  相似文献   

20.
“9·11”后国际反恐斗争的状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渤 《前线》2003,(11)
“9·11”以来,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阿富汗战争结束、塔利班垮台为标志。在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下和国内同仇敌忾的气氛中,美国的“反恐战争”初战告捷。第二阶段以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为起点,以国际恐怖袭击再度“回潮”为标志,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呈现“胶着”状态,美国的“反恐战争”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两年多的反恐实践表明:一方面,恐怖主义仍是国际社会的一大毒瘤,反恐仍然是国际社会长期、艰巨、复杂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单纯的军事打击难以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