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场所。劳动力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依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存在不存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并行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尽管在经济实践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但是在理论上始终比较模糊。理论界特别是经济部门在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时,往往用“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又一次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中不同观点简介如下: (1)个人所有说。其主要论据是:a 、劳动力有一个所有权问题,并且同生产资料所有权一起决定生产方式的性质。如果只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将无法区分奴隶制和资本主义,因为二者都是剥削者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其区别主要是劳动者及其劳动力是否归剥削者所有。b.社会主义社会不能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商品化若干质疑辨正周少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应不应该成为商品,这个问题在我国经济理论界至今还在争论.目前的争论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十分敏感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粗...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种种不合理现象: (1)我国的劳动力,一方面数量很多,远远超越现在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要,另一方面劳动力的质量很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有的不想要,想要的却没有”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力市场问题讨论综述黄劲松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依然存在:首先,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自由的人身,拥有劳动力的个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理论探析王儒在马克思的预测中,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劳动力自然就不是商品了。可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先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只是各个国家工业化的起始时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背景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当前,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妥善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政策措施配套的原则。针对当前现实,我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配套措施应包括:1.要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和确立,剩余价值的生产才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科学的解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国内理论界围绕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展开了热烈讨论。这里就此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叶后坡 《人民论坛》2012,(36):248-249
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也关系到我国的民生建设,能否合理解决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当前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仍存在较多问题,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的流动要不要采取劳动力市场的形式?劳动力商品性质与劳动力市场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有的同志从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出发,认为劳动力流动不需要采取劳动力市场的形式;一是有的同志从必须建立和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仍然是商品。但双方都面临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相对封闭、劳动力相对固定的格局,使我国城乡人口流动数量逐年增加。 人口的大量流动,对于发展经济、繁荣市场、调整劳动力余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王正萍一、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性质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突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判断标准和姓“资”姓“社”问题、是否出现两极分化和新的资产阶级问题等,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能否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走向。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关键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出发,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坚持“科学上的诚实”精神。  相似文献   

14.
曹立 《桂海论丛》2001,17(6):48-50
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化的条件下 ,失业是社会经济中常见的现象 ,实现充分就业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城乡劳动力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 ,就业格局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大矛盾上。正确认识这些矛盾 ,对于确定就业目标和就业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已经成为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内涵、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无秩序现象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经济交往出现无序放任的状态,表现在:(一)市场机制运行混乱。1.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特别是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长期消费市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特殊历史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力商品理论基础上构建起著名的剩余价值学说,并逻辑推断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劳动的交换也不须通过市场。囿于这一思想,很难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力的商品化、建立劳动力市场等问题。理论上的障碍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市场化是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并非马恩 批判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演 劳动力商品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已为多数人所认可,但改革实践中劳动力的市场化进程大大落后于其它要素市场,其重要原因是人们担心社会主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否会导致马克思曾尖锐批判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重演,这是十分敏感又不容回避的问题。 首先应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有一个客观历史的评价。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者,从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约束下的农奴转变为一无所有的法律上自由人,劳动者因此拥有自己劳动力所有权,有权选择职业,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尽管是自由得一无所有,但相对于封建制度农奴的地位来说,毕竟是历史性进步。它使劳动者从人身依附关系下解放出来,劳动力市场优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较大幅度的提高,“离土”的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走的是把农村过剩劳动力吸收在大城市的路子。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三亿劳动力)的大国,这样的路子很难走得通。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过剩劳动力,不能离乡进城,必须仍然留在农村从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问题: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是不是商品?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1 承认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19.
略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文/王瑞珍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的成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除了劳动力仍然是对客观物质资料进行特殊加工形成一种高级形式的特殊劳动产品这个一般条件外,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客观条件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力使用价值即劳动的支配者是联合的个人即社会,劳动力不再是商品。本文着重从劳动力商品理论入手,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形式演变,进一步分析得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对劳动者自身劳动力的占有,而不包括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的占有。这一结论对深化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