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民法典》名誉权条款删去了"人格尊严"的规定,有学者认为这明确了"人格尊严"不受名誉权保护的原则,因为名誉权保护中的人格尊严相当于"名誉感",而"名誉感"又过于主观,保护名誉感会过度压制言论的自由表达。然而从法哲学的层面来说,名誉权是基于某种"可见的"或者"当然的"价值而获得的尊重,它不仅包括外在名誉的保护,即获得实事求是的评价的权利,也包括内在名誉的保护,即给予每个人最基本的尊重,后者又被称为"名誉感"。内在名誉的保护有助于个人控制自身的形象,发展健康的人格,与他人建立紧密的合作。尽管对公共事件和公众人物的评价是言论自由的体现,我们也不能像美国法那样纵容无节制的批评,而应该借鉴德国法,禁止将他人贬低为"非人"的动物或物品。此外由于《民法典》中的人格尊严可以最广义地解释为所有权利的基础,不适合作为具体权利的规范依据,因此当人们发表侮辱性的言论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时,我们仍应依据名誉权条款,而非人格尊严条款要求他们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
侵害公民和法人名誉权的案件 ,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发生比较多、影响比较大、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 ,也是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公权和私权冲突与协调的视角论述了何为新闻自由、对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正当的舆论监督同名誉权的界限以及对死者名誉权的保护 ,以有利于正确处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该类案件 ,科学认定名誉侵权 ,既防止某些人以法律赋予其新闻自由权为借口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 ,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 ,又要防止有些人动辄以名誉侵权为由提起诉讼 ,从而限制新闻自由。通过合理的界定 ,达到既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又保证公民享有新闻自由权 ,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但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网络名誉侵权手段简便易行,影响范围广,侵权后果严重。网络名誉侵权责任需要从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后果、主观过错、因果关系几方面加以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应该承担责任,如果网络用户利用互联网侵犯名誉权,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删除、屏蔽等义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闻报道引起的名誉侵权案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众多的新闻媒体作为被告陷入侵害名誉权纠纷案件的诉讼当中,这是大众传媒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新闻从业者要加强法制意识,了解名誉侵权发生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侵权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名誉权纠纷案件成为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名誉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膨胀"。确定适当案由,使名誉权纠纷名副其实;准确认定是否侵权,使名誉权保护恰到好处;把握媒体正常舆论监督与侵犯名誉权行为的界限;判处适当的责任承担方式;规范判决精神损害赔偿,将促使民事审判中名誉权完美"瘦身"。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死者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针对死者名誉的司法救济程序是否只能由死者的近亲属提起诉讼这一问题,本文就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名誉权保护与言论自由冲突解决机制受制于民法关于名誉的调整模式,从而使二者的关系或者体现为权利与利益的关系,或者体现为利益与利益的关系.普通人向公众人物转化过程中,其名誉权因权利运动而实现利益化,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与言论自由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利益冲突.我国立法将名誉权设定为具体人格权,但应通过立法以言论自由限制名誉权,避免名誉权保护与言论自由的关系转化为权利对利益的绝对优势,而扼杀言论自由.对公众人物名誉权应采取弱化保护,通过利益衡量使其弱于言论自由,以强化对公众人物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舆论监督与表现自由。新闻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宪法所保护的公民表现自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日渐重视之机,也频繁发生了一些由于新闻报道引发的名誉侵权案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如何处理新闻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隐私权等公民人格权的保护,本文对此问题作粗浅的分析。以与同仁共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权与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冲突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基于特殊身份,其名誉权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与一般公民的名誉权具有显著的不同。新闻权与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冲突,性质上应当属于公益性权利与私权利的冲突。在司法救济中理应对新闻权予以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基本问题如概念、表现形式、构成要件等以及归责原则作一论述,同时为了促进新闻事业的顿刹展开,提出新闻媒介的免责事由,希望能有助于名誉侵权案件的审理和责任的认定。  相似文献   

11.
侵害名誉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包含四方面的内容,即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必须有损害后果,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作为针对名誉所实施的侵权行为,在具体构成要件的认定上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医疗纠纷案件 ,判决执业医师钱某对溺水少年杨某之死不承担法律责任 ,某报社新闻报道却“判决”钱某致死杨某 ,一桩源于医疗纠纷的名誉侵权案件 ,钱某为何败诉 ?本文试图从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及判决书写作问题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13.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名誉权的保护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刑法作为对名誉权保护的最后手段,具有谦抑性的特征,加之法益冲突的存在,因此对名誉权的刑法保护范围应作限制。侮辱罪中"公然"要件的设立就是合理限制刑法对名誉权保护范围的表现。然而,司法实践中对"公然"的理解存在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对究竟是"行为的公然"还是"结果的公然"存在分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通过具体分析"公然"要件的含义可知,公然应当是针对行为而言的,不存在"结果的公然"。此外,为了防止不当扩大刑法对名誉权的保护范围,还应限制传播性理论的适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隐私权在民法中不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只是寄生于名誉权之下,我国隐私权在诉讼法中也不是一项独立的诉因,在宪法中更没有上升为一项基本人权。在比较中借鉴美国隐私权保护的一些经验会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完善有益。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构建警民和谐关系,公安部于年初部署了"开门评警"活动。"开门评警"活动是在"大走访"基础上的深化,是把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对民警工作的满意度的评判权真实地交给群众,将群众评价作为公安工作和民警考核的重要指标。"开门评警"活动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民警走访由形式主动变为实质主动、群众监督具体化、群众路线观念在基层民警中得到认同和加强。活动的开展促使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夯实了社区警务工作。为保证"开门评警"的实效性、长效性,还有待将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论诽谤罪成立之宪法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诽谤罪是侵犯名誉权的犯罪,其基本行为方式就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论,因此诽谤罪的刑法适用必然对作为宪法权利的言论自由权形成一定的限制。同时,言论自由权对于公共权力之监督和民主政治之正常运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其充分实现,必须对诽谤罪的成立进行合理限制。这种限制是在引入宪法规范和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犯罪构成要件作限制解释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在死者名誉的民法保护问题上,司法实践和传统理论之间出现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理论界从各种角度为实践中的做法寻找理论依据,现有的一些观点各有利弊,但都未能合理解释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这个矛盾。改变对权利能力的界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民事环境权是体现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新型民事权利。本文拟从界定民事环境权的性质出发,解析该权利的伦理内涵,进而提出民事环境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