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近年来,在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为离婚急剧增多,事实重婚、纳妾现象严重,婚外性行为普遍,卖淫嫖娼屡禁不止,夫妻情感质量下降,未婚先孕、非婚生子女急增,遗弃儿童,虐待老人,家庭暴力等等。面对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现在组织、机构或个人因缺乏相应法律依据而难以管理和约束,起诉离婚或协议离婚成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更是或缺或疏,苍白无力。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婚姻家庭领域究竟有没有是非,这个私事领域有没有和社会规范相关连的因素;问题是否完全都是道德问题,道德规范就完全…  相似文献   

2.
婚姻家庭关系首先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以婚姻家庭法为基本准则,对严重违反婚姻法构成犯罪的行为应动用刑罚手段,即刑法在这种情况下应介入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之中,目前,我国刑法对婚姻家庭关系的保护是适度,刑法调整的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 重婚、破坏军婚、虐待家庭成员、遗弃、拐骗儿童等。本文从正确认识和理解婚姻家庭权利、正确适用刑法惩罚侵犯婚姻家庭权利犯罪这两个角度,探讨加强刑事司法对婚姻家庭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林文静 《台声》2013,(8):70-70
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夏令营在京举办,58名来自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及代表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民政部副部长、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会长窦玉沛,特别委托民政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康鹏在夏令营的开营式上致辞,称这个夏令营,是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新平台,是拓展两岸婚姻家庭服务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人生存的基地,是社会的细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婚姻家庭道德建设,实现家庭美满幸福,更好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加强婚姻家庭道德建设,是社会转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1、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变革时期,社会变革必然要影响到婚姻家庭的变化。婚姻家庭的嬗变,不是自然完成的。它充满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和斗争。只有适用市场经济新观念战胜旧观念,才能实现婚姻家庭的转型。在社会转型导致婚姻家庭…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电影《史密斯夫妇》的开始和结尾,史密斯夫妇都在和一名婚姻家庭指导师对话,接受婚姻治疗。在发达国家,这是一种普遍的拯救婚姻的方法。近日,长春市也出现了婚姻家庭指导师这一新职业,47人拿到了中国首批婚姻家庭指导师资格证,其中孙俪铭等三人还组织成立了“中国长春嘉兴婚姻家庭咨询指导中心”,成为全国第一家婚姻家庭指导界的执业机构.  相似文献   

6.
婚姻,是指男女两性建立夫妻关系的结合形式。婚姻因结婚而发生,因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而消灭。婚姻首先是人类自身延续的需要,其首要职能是保证血缘的纯洁和正统性。其次,婚姻家庭本身曾经代表着一种生产方式,今天也仍然是一种所有和分配形式,婚姻关系可以通过经济(财产)方式进行调节。第三,婚姻并不仅仅是夫妻双方的关系,还关系着重要的社会利益,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保护,家庭中弱者权利的保护和公平,并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公共道德的维系。因此,古今中外,婚姻家庭都是由法律、道德乃至宗教共同调整的重要领域。婚姻作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婚姻家庭规范思想建立在科学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婚姻家庭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它们会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婚姻家庭规范的制订以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前提,同时又体现出人的主观意志。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规范是对婚姻自由的桎梏,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之下的婚姻家庭规范才是真正体现和保障婚姻自由的合理的好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年“婚外情”现象初探陈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婚姻家庭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形式、结构、规模、功能等外在状态的变化外,最重要的是现代人们对婚姻家庭的观念、态度、信仰和行为的改变。在青年人的婚姻家庭中,变化最明显的是出现“婚外情...  相似文献   

9.
许承光 《理论月刊》2001,(10):86-88
大陆与台湾地区,由于有相同的民族传统与文化基础,故两岸的婚姻家庭法自有相同的一面。但由于社会制度、立法的时代背景、法制观念等毕竟不同,因此,两岸的婚姻家庭法必然有其不同的一面。本文从立法体例与结构、亲系与亲等、婚约与结婚、无效婚与可撤销婚、夫妻财产制、离婚等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21,(3):46-47
正近年来,江西省台办积极为赣台婚姻家庭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鼓励赣台婚姻家庭为促进赣台交流合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2020年12月举办的赣台两岸婚姻家庭"我爱我的家乡"联谊活动便是江西省台办做两岸婚姻家庭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11个赣台婚姻家庭的30余名成员全程参加,开展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活动,大家纷纷表达对江西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殷切期盼。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1.
竞争、效益与保护、公平———市场经济与男女平等是否相悖?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有关妇女的社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国家对妇女的保护政策受到或明或暗的抵制;一些妇女在社会及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受到冲击。于是,在社会上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5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云端"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全心全意为姐妹服务"。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通过视频方式向论坛致贺。詹成付回顾了论坛与两岸婚姻家庭10年相伴的历程,重申了全心全意为两岸婚姻家庭服务的信念,表达了迎难而上、携手同行、凝聚力量的期许。詹成付表示,未来我们的道路依然不会平坦,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脚下就会有力量,我们就会凝聚起更大的能量,为更多的婚姻当事人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13.
盛夏的辽宁,轻风拂面,鸟语花香。 7月17日至22日,辽宁省台办组织了辽台两地婚姻家庭家乡行活动,这是全国第一次组织的大陆与台湾婚姻家庭家乡行交流活动。11个辽台两地婚姻家庭40人回到家乡辽宁的土地进行省亲交流活动,足迹遍及沈阳、抚顺、本溪、营口、大连。一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当今中国婚姻家庭嬗变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对婚姻家庭及其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传统的婚姻家庭的生存模式、运作方式发生嬗变。这表现在:1.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多元化。在当前新旧体制此消彼长的交替更迭之际,新旧规范同时并存而造成的内部冲突和新旧规范不能适时衔接而导致的空档,加剧了社会成员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范状态。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从一元走向多元,家庭伦理的评价标准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过去集中统一的评判格局不复存在,出现了价值评判和取向的多元视角。这在婚姻家庭领域表现特别突出。一方面婚姻家庭中的进步文明的因素增…  相似文献   

15.
易靖茗 《台声》2014,(9):70-71
8月的浙江奉化,尚未褪去夏的暑意,却因一场美丽的相遇,再一次点燃了这座城市的热情。而作为“蒋氏故里”,更与台湾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今天,这种渊源,再次因第三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的到来得到了延续。8月1日至4日,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奉化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奉化隆重举行。论坛以“一家牵两岸两岸一家亲”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220余名两岸婚姻家庭代表、服务团体代表及有关部门代表齐聚一堂,从经营婚姻家庭、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友善环境等角度,探讨维护家庭幸福、提升利益福祉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23,(22):31-32
<正>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自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双重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决策部署,将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和推进婚俗领域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深度结合,在全社会倡导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构建起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数字赋能、产业协同的婚俗改革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找一位“爱人同志”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综 观中国近代婚姻家庭的变迁,几乎总是与重大的社会变革相伴。自从 “六礼”在周代形成之后,传统的婚姻仪式几千年里一直比较完整地被承袭着,中国的婚姻家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婚姻家庭才开始出现变迁,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变迁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决定从当年的5月1日起公布施行。当时的《人民日报》社论评价道…  相似文献   

18.
张祝英 《广东民政》2009,(11):26-27
去年,乳源县妇联受理来信、来访76宗,其中,婚姻家庭类58宗,占76.3%。在这58宗信访中,涉及家庭暴力的就有48宗,占婚姻家庭信访量的82.8%;反映丈夫因有外遇喜新厌旧而对妻子施加暴力的有36宗,占75%;反映丈夫性情暴躁,动辄就对妻子拳打脚踢的有12宗,占25%。可见。家庭暴力发案率之高,已使妇女的身心健康和人身权利不同程度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婚姻家庭生活的历史性变化,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杨峻琳  赵奕 《两岸关系》2023,(10):45-46
<正>8月中上旬,“爱越海峡情融江苏”2023两岸婚姻家庭江苏行暨第二届全省两岸婚姻家庭交流联谊活动在江苏南通、盐城、南京等地举行,来自苏台两地100多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启动仪式上,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封志成表示,去年首次举办的全省两岸婚姻家庭联谊活动,以“爱越海峡情融江苏”为主题,突出“爱”“情”两个字,今年延续该主题,相信爱的无价和情的力量一定会将彼此的心贴得更紧,一定会化解两岸坚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