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模式的制度创新与战略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问题、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口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运用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首次全面评估、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计划生育政策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理念性、结构性、体制性缺陷,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社会后果或新型的社会问题。从社会现代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看,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笔者从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世界人口变迁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重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框架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宏观的"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为基础"(social policy-based)的新型人口政策框架,以取代传统微观的"以计划生育为基础"(family plannjng-based)的人口政策,为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奠定制度化基础,旨在用现代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变迁历程,对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影响其立场的生育率测算在人口学界的争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最后得出结论:基于目前中国的社会背景及人口现实,全面放开计划生育、使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已是大势所趋;即使生育自主,人口状况仍不容乐观,需要警惕"低生育陷阱",并在必要时实施鼓励生育及配套的社会政策,使中国人口更加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熙保  尹娟 《理论月刊》2005,(11):68-74
本文从概述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出发,用简单的人口增长模型论证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其衍变过程;并从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和人口转变乘数变小这三个角度对计划生育政策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但是正如没有任何一项政策是十全十美的一样,中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由于城乡之间政策本身、推行力度、经济水平以及生育观念的差异,我国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城市,这导致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着潜在的逆淘汰倾向。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的出生率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压了下来,这种迅速的人口转变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与此同时,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应放松一胎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占人类1/5的人口大国,中国曾经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中国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极大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人口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解韬 《人民论坛》2012,(20):12-13
毫无疑问,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功绩巨大,如控制了人口的盲目无序增长,减少了成年人就业压力。但人口加速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性别比失调等问题都与"一胎化"相关。是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有必要反思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背景、计划生育的功绩及后果、计划生育政策未来应该如何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永福,中国的福寿之乡。近年来,永福经济建设风生水起,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也是捷报频传,2010年永福县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深化优质服务,强化规范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1.87%;无政策外生育村30个,无政策外多孩乡镇2个。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12月 2 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 ,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 ,将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 ,把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基本方针、政策、制度、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为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为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对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 ,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也是计划生育部门落实营…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既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又是党和国家民族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早在5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计划生育问题,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60年代,国家在汉族地区提倡计划生育,但“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作普遍宣传”.70年代,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进入酝酿阶段.这一时期,国家更重视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并逐步在全国推行,但“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外”.这就是说,在人口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要逐步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少…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生育二孩政策,是过去十几年以来对计划生育政策重大的、战略性的调整,更是时代发展使然,它符合现阶段国情,并顺应了民意。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教授翟振武,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并参与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有独到的见解。翟振武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有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开始,学术界就开始对中国人口政策反思和自省。而1月6日的13亿人口日更以其强烈的象征意义,昭示着由国的人口政策到了一个总结和反思的阶段。中国人口从12亿增加到13亿的时间用了10年的时间,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一时间可能会提前4年甚至5年时间到来。中国的人口已呈现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特点,并连续10年维持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After China published the results of its six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Mu Guangzong,Deputy Director of the Expert Panel for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s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sat with Beijing Review reporter Tang Yuankai to talk about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hina and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current problems.  相似文献   

12.
徐芃 《中国发展》2010,10(5):29-36
2009年8月国务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也迎来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该文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并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的性别平等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该法的实施,尤其是在对有关性别平等内容的推进上,面临着许多挑战。本研究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该法的实施过程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倡导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国家庭政策及其对支持妇女平衡工作家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家庭政策在欧洲较有特色,法国政府及其在家庭政策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社团联盟甚至认为,法国是欧洲唯一在严格意义上实施家庭政策的国家。本文介绍了法国家庭政策的概念、目的及其在帮助父母缓和工作与家庭冲突中所起的作用,展示了法国家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探讨了法国家庭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Community capacity for organization and collaborat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a powerful tool for improving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communities. Since 1994 the Washington State Family Policy Council has sup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apacity in 42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networks. Community networks bring local communities together to restructure natural supports and local resour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families and children, and increase cross-system coordination and flexible funding streams to improve local services and policy. In this study, researchers sought to demonstrate the strong impact of the community networks' capacity to interrupt health and social problems.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mmunity networks reduce health and safety problems for the entire community population. Further, community networks with high community capacity reduced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in young adults ages 18-34.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历史上长期推行种族主义的"白澳政策"。战后以来,在世界进步潮流推动下,澳大利亚政府逐步调整对华移民政策,1972年中澳建交后,最终废止"白澳政策",对中国和亚洲推行新移民政策并不断加以调整,中澳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华人社会不断发生适应新形势的整合与嬗变。本文论述了"白澳政策"的历史兴衰和二战后澳大利亚政府对华移民政策演变的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最终废止"白澳政策"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周宏春 《中国发展》2009,9(6):11-15
该文指出,必须从现在做起,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郭山  吕昭河 《思想战线》2007,33(6):82-87
常规的人口理论将"多生、男性偏好"视为在我国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传统生育行为,但这一命题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却得不到历史实证材料的支持。相反,傣民族的传统生育行为表现出"少生、无性别偏好"的"现代化"生育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冲突和调适的界碑--湘西南长城之历史文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南长城是改主归流后民族矛盾再次加剧后,在平息民族冲突中,重新调适地区社会秩序的产物.明清政府修建南长城是为了从军事上长期有效地控制湘西地区的社会秩序.南长城保障了民族的有序交往,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促进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两百年来的妇女解放道路一直强调妇女要走出家庭、参与生产,但却并未真正回应现代社会养育责任私人化所带来的双重负担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一个以全职妈妈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背景、发展路径、积极影响与限制因素的考察,剖析了现代社会城市女性面临的孕产和育儿困境,以及她们如何借助外部环境和资源优势走出私人家庭内部空间,在社区层面上进行支持与互助。这类群体的社会参与和自我成长也为我们反思"家庭—市场"二元悖论下的女性困境及其突破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