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成功而且表现出十分明显的被动性和消极适应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似致各种改革收效甚微.我认为,实行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它是一种具体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优势.一、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现状分析现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行政化的产权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产权改革是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关键,甚至认为这是我国全部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有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国有企业的关键问题不在产权问题,而在于经营竞争化。意见颇为分歧。现在我们面对着许多的产权改革方案,其中有可行的,有不可行的。下面先讨论可行的方案,然后讨论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2,(5)
国有企业改革说到底,是要理顺国家与企业和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即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是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一般说来,产权关系的变革都关联、影响和作用于劳动关系,并在劳动关系的诸多方面表现出来。不同性质的产权关系,有不同性质的劳动关系。产权关系、劳动关系都包括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生产关系之中。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劳动和工作,不仅是为获取劳动报酬,而且体现着劳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种在改革中只讲产权关系不讲劳动关系的观…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要在201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在微观基础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重点建设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有效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确定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国有企业布局调整的新战略。国有经济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并确定了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目标的改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实践中确实有了新的进展。然而,在我国的经济理论界近两年围绕国企改革方向却出现了许多质疑。甚至什么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存在意义是什么?等等,依然是一个含糊不清,争论不休,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改革的发展与理论的滞后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 日本东京大学学者在对中日两国的企业进行对比后说:"中国没有企业或者说几乎没有企业"。此语一出,似乎令人诧异,但引起当时中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震动和思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说:这一问题的引出,不仅仅与政策举措有关,而且涉及一系列具有根本性质的理论问题。近十年,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实践中之所以总是在政策层面上打转,在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上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应当说与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有关。因此,国有企业的性质,国有企业的存在意义和定位等问题,事关重大,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作了积极的探索,不断地进行了自身改革。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衡量,无论是在改革的力度还是改革的深度,都还存在不少差距,仍然徘徊在被动的位置。虽然进行过工效挂钩、风险抵押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改革,但关键没有抓住产权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仍是一个虚拟的主体。其产权貌似人人所有,实则个个不管,所以产生的通病就是人们对经营不太关心,缺乏主动性,没有持久的积极性。而积极性低下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效益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权的改革至为重要。如何在国有这个问题上,进行产权的改革,搞好产权明晰的工作,以调动企业全体经营者的积极性,改变企业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的被动局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办法?笔者认为,推行股份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它有如下的好处: 1.能使企业产权明晰。在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企业股、个人股所代表的资产是经过有关部门严格评估核资界定的。因而各种股份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明确规定的,这样企业产权有了合理的界定和明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以前国有企业产权存在不明晰、过于集中和不能流动等弊端,所以就必须要走产权改革道路,建立“股权——国有企业财产权”的企业产权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以前国有企业产权存在不明晰、过于集中和不能流动等弊端,所以就必须要走产权改革道路,建立"股权--国有企业财产权"的企业产权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及党中央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概括,各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上统一的。但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当前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该主要抓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分歧。 有的同志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产权改革。只有通过产权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化,才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  相似文献   

9.
王幼平 《奋斗》2002,(4):18-19
总结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诸多案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经营机制的转换、管理的加强及监管的强化,都与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密不可分。虽然说产权改革不是万能的,但国有企业不进行产权结构调整是万万不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王东京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但也不能把不是私有化的改革扣上私有制的帽子。目前社会上关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有效率,因此主张要更多地把国有制企业改造成私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明确企业产权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就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李鹏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是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党中央和国务院都把理顺产权关系当作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问题,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不过,目前对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向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布局:产业与制度相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 国经济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 ,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又在根本上受制于国有企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程度。如果国有企业产业布局过于宽泛 ,大量地存在于一般性竞争领域 ,那么国有企业天然具有的超经济强制性 ,就会与市场经济对产权应尽可能是单纯的经济性质的一般要求相冲突。这样 ,社会大部分的经济资源服从的是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支配 ,而不是由市场机制来配置 ,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同时 ,如果不适应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产业采用国有化的制度安排 ,那么 ,国有企业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明年我国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但是,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率的关键,或者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到底是什么?目前理论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较流行的看法是:从制度创新入手,理顺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化。高鸿业同志在《论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文(见《内部文稿》1994年第15期。以下简称高文)中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公有制产权是明晰的,西方私  相似文献   

14.
赵锋 《发展论坛》2000,(2):37-3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国有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将取决于干部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这是由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的。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四个基本特征中,第一个就是“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企业每一部分国有资产都…  相似文献   

15.
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毋用讳言,产权问题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道难题。本文围绕国有企业的产权转变,谈谈下面三个问题。 一、市场经济对企业产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关系到国家命脉,民族兴衰;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单项产权改革并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所有问题。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转变思路,把重点从讨论“国退民进”,“产权私有化”等转移到管理科学上来。本文分析了当前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问题症结所在,分别从管理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绩效以及一些实例来证明国有企业能够搞好,而改革与管理相结合则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关键,重点是转变思维模式,加强基础管理,战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作为我国企业制度的根本创新,必将以其强烈的开拓性和广阔的辐射性,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推动改革大大向前拓展。而其所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又对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配套采取各项相关措施提出了客观要求。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开拓性与拓展改革 我们说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强烈的开拓性,是指现代企业制度具有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拓展的必然要求或内在功能,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步步深入地加以考察: 第一层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明晰产权关系,而这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根本途径。 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其内核即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我们知道,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大,尤其是产权不清晰是我国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的主要症  相似文献   

18.
记者: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五大报告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论述,全面理解和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您认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金碚:国有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是最终产权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由国家出资建立的企业,典型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独资企业,国家绝对控股企业也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理论新视点     
《前线》2000,(11)
国企改革的立足点应是管理制度变革路风在200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上撰文认为,国有企业以“铁饭碗”和工作场所福利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结构,使管理者从来没有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生产过程,这是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能力长期欠发达的根本原因,也是其转变的直接障碍。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中,国有企业的改造需要一个独立的组织转变过程,而转变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作者认为,基于把管理形式和组织形式识别为决定企业经济绩效的关键变量,企业组织转变的起点是从操作层次上做起的管理和组织变化,而不是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20.
晓司 《支部生活》2005,(6):36-37
2001年11月,省委召开了经济工作务虚会。会议认为全省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与时俱进、加快组织推进。会上,白恩培书记总结指出:加快云南发展,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工业,重点又在国有企业。要使我省的国有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必须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负担沉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这五大顽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由此揭开了深化国企改革的序幕。2002年8月,云南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开始了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