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官”念作祟影响沟通。在企业领导班子中有些人“官”念比较重,总在名、位、权上绕圈子。有的班子成员觉得谁主动沟通,就显得“官”小了,或屈“驾”了。有的正职则认为,我是正职,“官”大一级,“权”大一等,我说了算,不需要与副职沟通。还有的认为,我们“官”一般大,你不主动与我沟通,我也就不与你沟通,较起了劲;还有党政正职相互比“权”大。认为我“权”大,我说了算,不愿意向对方沟通,等等,直接影响了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2.
人们说,一届政协委员,一世政,协情缘。这话一点都不假。在政协这个组织里,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不管你是多大的“腕”,更不管你是多大的“款”,一律被称之为“委员”。这话更是一点都不假。  相似文献   

3.
为“官”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权力。有权就有个用权问题。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德法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官”之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向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并且把“德”放在“举官”标准的首位。大思想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官”是人民的表率,为“官”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  相似文献   

4.
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日前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批贪污受贿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并强调“用人失察失误也要追责”。这番话,向人们发出了一个信号。“用人失误”,也要被追究责任。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记住,如果你对“跑官要官”制止不力,如果你在用人  相似文献   

5.
新闻回放: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底下干部在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各方“说客”,在其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敬告“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要制止“跑  相似文献   

6.
“半官半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残疾人组织性质的一种特殊提法。尽管“半官半民”有它的优越性,但我们也不能漠视它给一个组织带来的窘迫。 不少人说我们残联不阴不阳,因为阴阳的不确定性我们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你要以民间组织身份出现时,人家说你官方长官方短;你要以官方身份出现时,人家又议论你民间长民间短。为此我们常常陷入不官不民的两难境地。 我们“官”在哪里呢?我们是代表政府来管理残  相似文献   

7.
做官先做人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在于用人.中央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要是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事的问题. 做人与做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一个什么样的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古代圣贤对此有深刻洞见,所谓“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先修身而后求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揭示了做人与做官的内在联系.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做人是篇大文章,如何修身做人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思考并躬身实践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伸手要官的事时有发生,报纸上也常有披露。有不少的文章在批评、揭露这些伸手要官者,我以为是完全必要、十分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我还以为,从已经出现的禁而不止的伸手要官对策中,检查一下我们现行的提拔干部的某些政策,似乎更有必要。 所谓“官”,按马克思说的“公仆”一词,应理解为人民的服务员,其功能是为人民服务的。既然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官”之一行,人们自然也可以伸手去“要”。现在,干部搞聘用,管理制度实行民主化、公开化,干部岗位的设置、素质要求、人员数量都  相似文献   

9.
说官架子     
万锦 《现代领导》2001,(2):31-31
官架子来源于官本位。中国社会,万事万物,唯官为大。古代“官”之上还有“君”,就更了不得。如果儿子足君,父亲去见儿子,也要“先行君臣礼,后叙父子情”.不当官没架子;一当官.就来架子;官越大,架子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一旦有了“官”位,这样那样的“朋友”就会纷至沓来。有求你办事的,有让你牵线搭桥的,也有借机联络感情、搞长期感情投资的,越是这种时候,身为领导干部,越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交好友难,当好官难,做好人更难。对领导干部来说,交际决非生活小节,交友必须慎之又慎。我们提出领导干部要谨慎交友,并不是说有钱的朋友就不能交。客观地讲,如今当领导的都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想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包括那些名震一方的董事长、总经理们。那些很有实力的大老板们,不熟悉他们,如何能吸引投资,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与实践》2008,(5):42-42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有机统一的,讲党性必须重品行.重品行才能作表率。其中.重品行具有基础性意义.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做官先做人”。做人应有人品.做“官”须讲“官”品。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才能认真地做事、干净地做“官”,才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赢得群众支持.带领群众前进。  相似文献   

12.
清贫情操永葆公仆本色方志敏甘于清贫,不徇私情,把为革命筹集的钱物全部用于革命事业。赣东北信江8县苏维埃成立后,有人对方母说:“正鹄(方志敏乳名)当主席啦。抵得知府正堂,好大的官哩。屋里有难处,正鹄顾不来,花边(银元)总是有的哟,怎不去讨些来?”老人觉得:“他的饷银当姆妈的理当用得”,于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找方志敏要饷银来了。“志鹄,你当主席,都讲是好大的官,有几多饷银一月?”母亲问。方志敏何尝不知道家里的困难?仅他的学费,从弋阳县高等小学、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到九江南伟烈大学,连本带利,父母…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元旦、春节将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日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许跑官要官。 通知指出,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 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年轻干部要重“接班”轻“接官” 陈晋川 蒲松林(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年轻干部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接班”和“接官”的问题,是重接党的事业的班,还是重接象征权力的官,不是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重“接班”与重“接官”,其实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力  相似文献   

16.
元见  小平 《当代广西》2004,(10):41-41
在政府机关中,处长、科长往往是群众办事遇到的“第一道官”,而现在一些地方的不正之风甚至是腐败行为,就主要出现在这“第一道官”身上。因此,要关注现今存在的第一道官“中梗塞”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古代反腐败理论简述(一)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很早就意识到吏治是否清明直接关系到国家存亡。《左传》上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即受贿而失德,失德而官邪,官邪而国败。可见腐败危害之大。明朝改革家张居正认为,豪强权贵和贪官污吏是“酿祸之根”。他向皇帝进言,“致理之要,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有些君主也懂得吏廉兴邦的道理,唐太宗李世民劝诫官吏要自重守廉,‘冷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武则天说:“理…  相似文献   

18.
8月3日有三则有关官员的新闻引人关注。一是《东方今报》报道,河南商丘市委书记刘满仓工作途中搭救落水儿童;二是《河南商报》报道,河南偃师市政法委副书记要“小姐”遭拒愤而打砸娱乐城;三是《安徽市场报》报道,安徽宿州市一名镇党委书记查看洪水灾情时被大水冲走,至今下落不明。三个官员,不同的“新闻事迹”,同一天出现,确属凑巧。但看后却不禁让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同是做官的,差距咋就恁大呢?其实,纳闷归纳闷,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并不难。依笔者看,好官、令人感动的官、使人永世缅怀的官与劣官、令人不齿的官、叫人愤恨痛骂的官,最大的分别…  相似文献   

19.
引子在许多老百姓看来,凡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并由国家财政开支的人都可你作是做“官”的人。由此就有很多人称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为考“官”。我们也许不会忘记,在不久之前,很多人还对官员下“海”经商津津乐道,除了不忘据说是深圳人教育孩子“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坐机关”的戏言外,更有甚者甚至编撰出了“龙下海,虎上山,横路敬二坐机关”的顺口溜;但时至今日,这种局面却正在发生变化,做一个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再度成为人们择业发展的热点。众所周知,被人称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侨”的高考,其参考与录取的平均比例也只在…  相似文献   

20.
看到这个题目,你或许会问:贿空大师是干什么的?是吃斋念佛的僧道,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抑或是放浪形骸的江湖豪杰?其实说穿了很平常,他就是你常见到、常听到、令你非常愤恨的东西——行贿买官。找人不见叫扑空,应答之事办不成叫落空,行贿者拿钱买官,钱送出去,官没到手,岂非“贿空”?然而,能够称上“大师”者,又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