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熊培云 《南风窗》2008,(20):42-44
缺乏具有号召力的意识形态不仅会让中国丧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资格,还对国家凝聚力形成威胁。像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尤其需要某种信念凝聚人心,就像美国人有所谓"美国信条"一样,没有这种精神维系,国家的团结甚至生存就岌岌可危,遑论成为强国。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可以对某起事件或某种理念感觉亲近或疏远,但无论亲近还是疏远本身都不足以提供力量使人为之上下奔走、且鼓且呼。力量来自对事物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观念对国家利益产生重要影响。观念可分为原则化信念和因果信念,国家利益包括对偏好的界定及对实现偏好的途径选择,由此形成观念影响国家利益的四条路径。原则化信念作为"过滤器"和"校正仪",影响国家对其偏好的界定;作为"栅栏"和"指南针",影响国家对实现偏好的途径的选择。因果信念作为"菜单",影响国家对其偏好的界定;作为"路线图",影响国家对实现偏好的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确与当今的平等主义者享有许多相同的政治目标,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并不赞同他们的平等主义直觉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将"平等"视为一种政治概念和价值,认为它可以促进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这种"平等"不同的是,马克思在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主张废除当前以资本主义为表现形式的阶级社会。要追问马克思为什么不是一个平等主义者,需要考察他对政治和意识形态、权利和道德以及阶级社会的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5.
陶钧蓓 《法制博览》2014,(2):136-137
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时至今日,把"平等"这一原则或权利规定于成文宪法之中,为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所遵循。"平等"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体现在宪法条文中,它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果民主选举是一场盛宴,正是成千上万个名不见经传的、出于个体利益或者"信念"而从自个儿腰包里掏钱的"小人物",自告奋勇地在给它"买单"。  相似文献   

7.
宋一波 《法制博览》2015,(1):59-60,54
作为私法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私主体的平等化过程几乎是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而逐渐完善起来的。从以身份来划分等级到用契约维护平等,这种平等化既是文明社会进步的目的也是驱动时代前进的动力。但"物极必反"当私主体的平等过于泛化时,反而有害真正的公平。这一点在商法领域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於兴中 《南风窗》2012,(26):96-97
权利不是由法律创造的,但是权利的实践却是以法律为转移的。权利的最终实现并不在于法律,而在于权利持有者是否有权利意识去行使权利。个人来做主权利的主体是个人,因此权利主体的自主性即指个人的主体性。个人作为权利的承担者,享有对自己权利的决定权。对某种权利的行使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决定,不受制于任何其他个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3,(20):42-44
今天的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可以给年轻人受挫的世俗化理想,以及更年长一些的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想象以一个什么样的出口呢?一个人要彻底弄死他的自我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理想也是如此。但在今天,说到"理想",已然是一种社会隐痛了。这正暗示了某种秘密:"理想"在今天的命运,大概就是无数年轻人—无论他是大学生、白领、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公务员—以及这个社会的命运,反之亦然。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的"理想",它所指向的现实,还有未来,似乎隐含着某种玄机。  相似文献   

10.
石勇 《南风窗》2012,(7):47-49
在制度安排上应该这样做:坚持用民主来驯服资本主义这驾脱缰野马;抑制经济不平等、政治不平等导致的机会不平等和贫富悬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危机"这个词所描述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从2008年始到今天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困境,只是又一次激发并放大了其在19世纪就已经有的"会不会玩完"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在城乡关系变革的客观走势已经显现的情况下,有必要考察城乡关系变革的观念上的"临界点".本文通过对2006年7月一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之间虽然存在着结构性的利益矛盾,但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城乡关系变革的"文化障碍"并不存在,缩小城乡差别几乎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从城乡居民城乡关系观念的角度来看,就业制度改革应该作为城乡关系制度变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朱学东 《南风窗》2008,(20):3-3
我们生活的信念,在这个秋天遭遇了重挫。有害奶粉事件披露之后,甚至,我都不敢回答小朋友"以后能喝什么奶"的问题。对造成事故各个环节的问责查处是相  相似文献   

13.
平等是现代社会十分重要的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平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平等对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影响:可以为自由提供有效的保障;有助于发展动力的形成和社会活力的激发;有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平等的主要特征在于:平等包含着过多的理想化成分;平等拥有广泛而深厚的民众基础;平等需要支付更多更高的社会成本。平等有着合理的边界,越过了这个边界就成为过度的、不合理的平等。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之下,一旦过度的平等演化成极端的、能够左右社会局面的畸形化平等,那么将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畸形化平等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体制化的平均主义";"多数人的暴政";"社会暴虐"。基于对平等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两点启示:应当顺应平等这一历史趋势;应当寻求公正、合理、恰当的平等。  相似文献   

14.
正公司已经可以创造新的生命形式,而且很快就可以以地质工程学的方式"研究天空"。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所谓的"自然"还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可言吗?在何种意义上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资本主义方式可以被说成是在"生产"某种从定义来看是被给予的而非被制造  相似文献   

15.
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将存在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构成了别尔嘉耶夫独特的"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别尔嘉耶夫既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项正义的事业和要求,又对集权主义的社会主义深恶痛绝。他对社会主义的接近与分离表明:一方面我们要追求自由,自由始终是个体独立解放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尊重个体,引领个体走向精神的超拔,培养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正>开发区总工会结合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定位,着力于建设开发区"四个平台",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开发区将要创建评选先进平台。以劳模评选、"双爱双评"为载体,创办劳模事迹专题网站、编制劳模业绩宣传材料、制作劳模事迹影视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创建技术  相似文献   

17.
残疾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分别有医学模式、社会模式、交互模式这三种定义其概念的方式。其中社会模式影响最大,它把残疾看作社会压迫的产物和后果。在当代政治哲学中,阿玛蒂亚·森提出"跛足者论证",以能力平等批判和取代罗尔斯的资源平等,从而提出了作为真实自由与真实机会的能力概念。玛莎·努斯鲍姆指出,无法处理残疾问题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以及契约论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因而她试图把能力提升为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本质的描述与他对残疾问题的回避和排斥是不一致的,其正义信念与契约论的假定前提——"自由、平等、独立"——也是不一致的,而能力理论能更好地把握和发展罗尔斯式的正义信念。从能力出发的社会批判,就是以人类核心能力对社会制度进行跨文化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08,(19):55-55
它,与众不同,耀眼而从容;他,信念坚定,稳重而进取。独一无二的设计语言,仅一眼,便过目难忘;阳刚奢华的美学内涵,彰显品味的升华。设计是所有"豪华品牌"的必修课,一流品牌必有自成一派的设计哲学。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西青区各街镇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张家窝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及各社区、村(合作社)劳动保障专职人员,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会;杨柳青镇邀请区委党校张国立老师作专题宣讲报告,就如何更好结合杨柳青镇实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深入交流;辛口镇开展以"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性歌咏系列展演活动;大寺镇团委组织召开"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部署会;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是以"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观为前提的,把社会主义社会理解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这一区别就失去了前提;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被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某种阶段或形式.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期限估计过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