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林,原名亨德利库斯·斯内夫利特.1883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902年加入荷兰社会民主党,1913年前往荷兰殖民地爪哇,1914年组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之一),1920年作为印尼共产党代表,以马林的名字出席共产国际二大,  相似文献   

2.
正马林,原名亨德利库斯·斯内夫利特,1883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902年加入荷兰社会民主党,1913年前往荷兰殖民地爪哇,1914年组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之一),1920年作为印尼共产党代表,以马林的名字出席共产国际二大,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会后被委派为共产国际驻华代表。自1921年6月至1923年9月,马林三次往返于俄中之间,积极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并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方针在中国的确立。马林  相似文献   

3.
李林是一位在印度尼西亚长大的爱国华侨姑娘,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全面抗战爆发后,她毅然投身抗战,请缨杀敌,威震雁北,最后血溅轩辕,谱写出了一曲海外炎黄子孙为国英勇献身的悲壮之歌。 1916年,李林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商人家庭里,幼年即随父母侨居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930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荷兰殖民地印尼,她父亲经营的商店也未能幸免,14岁的李林便随母亲  相似文献   

4.
1921年6月3日,一艘由欧洲远渡重洋的意大利劳尔·特利斯提诺公司的阿切拉轮缓缓地驶进了中国的上海港。 甲板上,一位身材高大、连鬓胡子的荷兰人正热情地眺望着这座他从未涉足的东方大都市。他就是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荷兰著名革命者,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尼夫列特。  相似文献   

5.
马林,荷兰人,1883年5月13日生于鹿特丹,本名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曾用过马丁、马灵、马伦、斯列夫利特等十多个化名,1923年以孙铎为笔名,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前锋》的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国民运动之过去及将来》。马林出身于工人家庭。青年时代,他曾在荷兰铁路工会任职员,从事铁路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6.
《赤潮》是一个秘密革命刊物,一九三三年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玛琅,由菲律宾共产党华侨委员会领导的玛琅支部编辑,以印尼华侨反帝大同盟的名义出版发行。同年五月,统治印尼的荷兰殖民当局发现了它,随在印尼各主要岛屿进行大搜捕,逮捕了五十多名华侨,其中有共产党员、反帝大同盟盟  相似文献   

7.
忆恩来     
我与周恩来同志曾共事过多年,他的音容笑貌及革命风范至今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抚今追昔,不胜感慨,特将几件逸事笔录如下,并以此怀念故人。民族解放协会负责人大革命初期的广州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那时许多亚洲国家都派人来,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印尼、菲律宾、朝鲜等国都有许多人在广州学习或开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专门强调了殖民地国  相似文献   

8.
“斯内夫利特”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荷兰人马林的姓,马林的原名为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所谓“斯内夫利特战略”,就是马林根据列宁关于国共两党合作的构想,从中国政治现状出发,提出的国共两党合作的具体形式。西方历史学家把国共党内合作的战略称之为“斯内夫利特战略”,这一战略使列宁关于国共两党合作的构想从原则要求变为具体实践。已经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向我们展示了毛泽东对这一战略开始实施时的态度和他对确立这一战略所发挥的作用。党的“三大”正式决定实行国共党内合作政策,毛泽东和党的委员长陈独秀参加了这次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阿南 《党建文汇》2006,(6):43-43
“布尔”系荷兰语,意为“农民”。布尔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后裔,1652年,第一批荷兰人来到南非的开普,建立了殖民地、1795年,英国舰队在南非开普登陆。经过多年的;中突,在英国的强大实力面前,布尔人被迫向北面迁徙,于1852年和1854年分别建立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风车的故事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以北约I5公里.有一个恬静古朴的小村落——费斯安斯。  相似文献   

11.
他有着一张像绝大多数农民一样被泥土和岁月刻满皱纹的脸孔;他生于斯长于斯,时刻牢记着自己的农民本色;……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世界上诞生了好几个新的国家。英国被迫承认爱尔兰共和国完全独立;印度尼西亚正式脱离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成立了印尼联邦共和国;后来人们习惯上称为西德、东德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在这年成立。对中国来说,不用说,这年最大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些新国家的名称,都有"共  相似文献   

13.
伊明 《党建文汇》2010,(10):39-39
1740年,处于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印尼发生一次针对当地华人的大屠杀,短短三天死亡人数多达一万(也有说两三万),乾隆帝竟公然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二战前,日本吞并了朝鲜与中国台湾;二战中又入侵了中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以及当时英国殖民地--香港等地区,唯独对弹丸之地的澳门却不敢染指。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他,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临床医生,还在多所医学院领导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创办新中国的泌尿外科,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泌尿外科专著,取得一系列享誊国内外的科研成果,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医学界第一位的人物”; 他,作为周恩来医疗小组组长,为了总理的健康殚精竭虑,一代伟人周恩来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对他说的,此外还主持、参与过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会诊,并成为毛主席遗体保护科研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 他,曾被派往印尼、菲律宾、朝鲜、越南等国,为其国家元首治疗,从而被称为“白衣特使”、“医务外交家”,特别是他曾往返5次为印尼总统苏加诺治病,荣获印尼“伟大公民”国家二级勋章,并被邀请和苏加诺一起登上印尼的国庆阅兵式观礼台……  相似文献   

16.
5月19日,上海申花1∶1战平日本鹿岛从亚冠出局。紧接着,中超冠军山东鲁能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来自印尼的业余队斯里维加亚连进四球,耻辱地离开了亚冠赛场。再有才华的编剧,也构思不出中超4支顶级  相似文献   

17.
民族女英雄李林,原名李秀若,一九一六年出生于福建龙溪(注),幼年随父母侨居印度尼西亚爪哇,当时爪哇为荷兰殖民地,荷兰殖民主义者对爪哇人和华侨的专制统治和残酷压迫,给李林留下深刻而永不磨灭的印象,幼小的心灵里总是想着中国人为什么不会团结?为什么情愿受人家的压迫统治不会反抗? 一九三○年,十四岁的李林回到了祖国。入福建集美中学求学。她酷爱文  相似文献   

18.
刘战  陈雷 《党史纵横》2001,(1):27-28
马林,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生于荷兰鹿特丹,曾用过 12个化名和 1个笔名,其中最有名的化名就是马林。 1920年,列宁委派他作为共产国际的正式代表来中国。马林于 1921年 4月正式起程, 6月 3日到达上海, 1923年 9月奉命返回莫斯科, 10月离开中国。在中国期间,马林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国共党内合作的实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马林来中国后,“通过半年多实践”,“认识到应建议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① 1921年秋,马林在上海会见了孙中山的代表张继。这次会见的结果之一是国民党邀请马林于…  相似文献   

19.
荷兰人最闻名于世的是他们对金钱的一丝不苟,其是公私分明的品格(各人付各人的账,绝不占公家宜)已经成为荷兰人经济性格的全球代名词。国内一位到荷兰进行商务活动的人士曾亲历了这两年事:为了接待一批国内客户,他派一个荷兰雇员开送他们去游览。第二天,这个荷兰雇员从口袋里掏出一停车费的收据要他签字报销,他大致点了一下,约是20荷兰盾。正当他准备签字时,只见这个荷兰雇员神情严地说:“你等一会儿,让我打一个电话吧!”说完他立即通电话,用荷兰语和对方通话,同时在这一堆停车费收中费力地寻找。最后他严肃地挑出一张大约一元多荷盾的收据,…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9,(6)
23年前,面对鲜红的党旗,他发誓要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热土;二十多年来他以"人民疾苦装心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顽强毅力,带领全村66名党员干部修水渠、筑道路、创企业、奔小康。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