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64-6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报告中,从分析十七大报告主题入手,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指出十七大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条道路,提出一个理论体系,空前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报告认为,十七大报告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进行了综合性描述,使我们对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
张荣臣 《党课》2007,(2):10-17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出了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强调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几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对两者的关系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就能越自觉、越坚定。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辩证统一的,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统一的前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一概括,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共建共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7,(1):F0003-F0003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  相似文献   

6.
张立昌 《求贤》2006,(11):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西周 《唯实》2005,(4):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需要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相似文献   

9.
杨奎 《理论学刊》2006,1(11):8-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过程。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科学内涵,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动力观,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理论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这是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当前,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理论的科学内涵,最重要的是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与基本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十六大以来,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的五大亮点,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实践的新的理论战略,应予以认真研究和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实践中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一切事情.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发展的规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全会上.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我们企业来说,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抽象的,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是和谐的前提,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和谐社会;而离开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基础,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孙富霞 《求贤》2007,(2):40-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备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的新型干群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开创审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探索出的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基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要求而作出的科学抉择。和谐社会的内核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稳定是前提,公正是关键,文化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它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员文摘》2007,(11):28-2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