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权力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权力专断为权力腐败洞开方便之门,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为权力腐败的滋生蔓延网开一面,权力行使者的意志薄弱是滋生腐败现象的内因。为了使权力健康地运行,避免权力腐败,必须从三方面努力建立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选好权力行使者,依靠道德和法制规范权力行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2.
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制约机制有:以权制权;权利制权;以法制权;以德制权;高薪养廉,权力自律。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谈论腐败,反对腐败,研究如何防止腐败,然而,任何形式的腐败都同权力有关。本文拟就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对权力的定义和特性,权力的有效制约及在知识经济形势下权力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简要的阐释,力图为解决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反腐败问题的解答而做的基本尝试。  相似文献   

4.
贿赂犯罪作为一种以权谋利的犯罪类型,与国家权力系统的构建、分配、行使和制约密切相关。其关联体现在:权力社会化为贿赂犯罪的生存提供了社会基础;权力异化是贿赂犯罪生成的根本原因;权力滥用是贿赂犯罪目的的实现手段。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贿赂犯罪,必须加强权力制约,防止权力异化和滥用,这就需要构建系统的以权制权、以法治权、以舆监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权力具有双重性 ,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也可以用来为个人谋私利 ,权力发生扭曲就变成了腐败。因此 ,防止腐败应惩防并举 ,标本兼治 ,一是建立健全机制 ,二是加大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6.
权力一旦失去它的公共色彩,必然滋生腐败。运用社会学视角来分析权力腐败,发现权力腐败具有如下特点:权力腐败逐渐具有结构性特征;权力腐败与社会资源掌握的程度有关系;权力腐败寻求合法化的“外衣”;权力腐败成为一个不断膨胀恶化的“利益满足黑洞”,经济利益集团与权力结合形成经济一权力交易联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进一步分析腐败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危害,为权力腐败的预防提供一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全球性问题。在我国,腐败现象已达到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地步,成为妨碍经济发展、威胁政治稳定的公害。就目前来讲,我国产生腐败的原因有:新旧体制转轨出现制度上的漏洞;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执法实践存在严重问题。为了减少或消除腐败现象,就必须加强权力对权力的制约,而这又要靠制度、机制和有关人员的素质来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8.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就决定了对权力监督的核心是防止权力腐败;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监督的方式必须实现由“盯人”监督向“盯权”监督的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权力的产生,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拥有或占有社会资源的结果。政治权力、资本权力和知识权力中,政治权力对其它权力关系形式起着极其重要的制约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它一旦变质,整个社会机体就会混乱、霉变甚至腐烂,其最终结果就是亡党亡国。因此,权力腐败是科学发展的致命伤,只有通过“治吏”和“善治”,才能防治腐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权力腐败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标志着党已把对权力监督从党内监督提升到国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设的总体构架来谋划,力求从源头上解决权力结构失衡和监督缺位问题,切实提高预防权力腐败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理论层面思考权力腐败的问题,从实践层面提出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