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议会的左派虽然扬言要封杀巴罗佐,但却没有提出替代他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再干5年欧委会主席。可是如果《里斯本条约》今秋通过,他将处于"欧盟总理"的地位,受到"欧盟总统"制约。对于欧盟的不确定性,最着急的当属新任轮值主席国瑞典了。  相似文献   

2.
德国默克尔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总理默克尔自2005年上台以来,已走访了很多国家以及欧盟和北约总部,作为欧盟轮值主席主导了两次欧盟峰会并以东道主身份主持了海利根达姆8国集团首脑会议,外交上显示了一些"新意"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默克尔关于成立联合国经济理事会的提议非常有趣,但这显然并非朝夕之功,而这朵日耳曼的"铿锵玫瑰"能否绽放出最夺目的光芒,还要看半年后的大选是否会给她颁发续任状。毕竟,她是当前欧盟三巨头中最先要过连任关的,而且,她也是唯一支持率长期超过50%的领袖。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1日,完成扩充刚过半年的欧洲联盟将迎来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成员,其中的领军人物,也就是葡萄牙前政府总理--巴罗佐显得格外瞩目.相对于现任欧委会主席普罗迪的赫赫威名,这位突然出现在世界焦点之下的接班人让不少人都感到有些陌生和惊讶.论年龄,巴罗佐刚刚48岁,属于欧洲政界的新生代;论背景,其母国葡萄牙也算不上一个有力的政治靠山.但此前,巴罗佐却能战胜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诸多政界大腕,赢得英、法、德等强国的认可,以"黑马"的身份,跨越诸多鸿沟,成功当选欧委会主席,这其中自然又多了几分神奇.  相似文献   

5.
与欧盟关系是台湾当局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是欧洲国家的联合体,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其后不断发展,由最初的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等6国发展到2000年的15国,因此台湾与欧盟的关系由于对象的变化而处在动态变化当中。本文所称的台湾与欧盟关系是指1949年后台湾方面与欧共体成立之前的主要西欧国家、欧共体及现今欧盟组织之间的关系。纵观1949年至2000年的台湾对外关系,大体可以1971年、1988年为两个分水岭,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     
《中国青年报》7月1日报道,当天在北京访问的法国国防部长米谢勒·阿利奥·马里女士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法国正在努力地做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工作,希望欧盟能够解除对华军事技术出口方面的限制。”阿利奥·马里认为,法中军事合作关系应该得到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会局限于“漂亮的言辞”,而将落实到具体内容上。她透露说,双方国防部长将定期举行会谈,她还建议,两军的总参谋长也应该定期举行会晤。此外。两国将互派军官到对方的军事院校学习。法中两国还将在反恐领域加强合作。双方除了互换信息,也将加强金融方面的合作。她说,法中两国将致力于消除恐怖的根源,特别是减少世界的贫困。虽然贫穷不会直接导致恐怖,但贫穷往往会被恐怖分子利用。阿利奥·马里还表示,她对中印两国改善关系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8)
正克努特王的传说讲述了盎格鲁-萨克逊先王如何向臣民展现皇室权力的极限。克努特将王座设在海边,命令上涨的海潮退去。海水和往常一样上涨并浸透了克努特,这时他对朝臣们说:"现在,让所有人知道国王的权力是多么空虚。"以"英国脱欧就意味着英国退出欧盟"为口号的首相梅似乎认为克努特给人们的教训是关于民主而不是天文的:他应该举行公投。尽管梅反对英国从欧盟退出,但现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5)
正英国当局表示,不会有第二次欧盟身份公投,但也不希望在今年内启动脱欧程序。而欧盟四大机构所显露的咄咄逼人的态势,或许会催生英国保守党第二位女首相。6月23日的英国脱欧公投,让全世界跟着玩了一次"心跳"。脱欧派凭借着52%对48%的微弱优势在公投中胜出,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终于选择了退出。对于这次公投的结果,英国许多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感到难以接受,伤心、沮丧,甚至愤怒。7月2日有  相似文献   

9.
赵柯  李刚 《当代世界》2019,(1):33-38
随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卸任基督教民主联盟党主席,她将逐步淡出德国的权力中心,但其留下的政治"遗产"更多地会被继承和修正,而非被颠覆性的抛弃。"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在内政方面将会重点聚焦于重建"共识政治",维护社会公正,发展"数字经济";外交领域的优先议题是继续推动欧元区的改革,确保欧元区经济金融的稳定。美国仍是德国在欧盟之外最重要的伙伴,跨大西洋战略同盟关系会进一步稳固。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1)
正"决不让危机浪费了",这一直是欧盟指导原则之一。但如果五场危机同时发生呢?如今,欧盟面临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提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所说的"多重危机":英国退欧、难民流入、财政紧缩、东部和南部地缘政治威胁,以及中欧"不自由的民主"。欧盟所面临的不是浪不浪费危机的问题,而是可能因危机而废的问题。果真如此的话,英国退欧就是爆炸的引信。英国退欧导致欧盟解体的概念合法化,从而让政治极端分子的  相似文献   

11.
希腊救助计划及其缘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0,(4):28-31,49
2010年年初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使希腊处于破产的边缘,也动摇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引发欧元自1999年诞生以来的第一次严重危机。欧盟在救助希腊的问题上迟迟没有出手,欧元跌势不减,债务危机也呈蔓延之势。经历三个月的博弈,欧元区16国领导人终于在3月25日达成协议,决定向希腊提供救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我极为高兴,我们就希腊问题和欧元稳定达成了这个协议。”  相似文献   

12.
吕品 《南风窗》2008,(3):74-75
在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布朗政府几乎每天一个危机,然而布莱尔及他的旧部没有发出任何不满之声。精明的布莱尔当然明白他若要竞选"欧盟总统",肯定离不开布朗的帮助,所以现在还远远不是他可以再次介入英国政治的时刻,一切都还要走着看。  相似文献   

13.
扩大与深化是衡量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共体和欧盟完成7轮扩员,成员国从6国增至28国。2013年以来10年间,欧盟的扩大进程停滞不前,特别是西巴尔干国家的入盟进展明显滞后,英国“脱欧”对欧盟扩大产生逆向冲击。2022年以来,在乌克兰危机升级的背景下,欧盟采取吸纳乌克兰入盟、重启西巴尔干国家入盟等举措。欧盟扩大进程的重启是外部危机推动的产物,难以解决欧洲一体化原有的问题,可能使欧洲一体化进一步陷入能力有限与扩盟复杂性的矛盾之中,无助于欧盟解决安全焦虑与战略自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德黑兰选举骚乱发生后,英国成了第一个被伊朗扣上搞破坏帽子的国家。英伊关系恶化,把欧盟拖下水。萨科奇表示,欧盟应当不惜动用任何资源与英国一道对伊朗作出反应。所以,如果说伊朗"搞砸"八国峰会,还不如说是英国"搞砸"了八国峰会。  相似文献   

15.
欧洲分裂?     
时隔17年,法国很可能再度发生政权更迭。若萨科齐成为法国30多年来第一位没能连任的总统,不仅是"高调法国"的失败,也是欧洲经济危机下"法德联姻"的失败。欧盟两大支柱分裂的苗头,不是始自今日。早在2008年春,萨科齐就推动建立伦敦-巴黎轴心,试图以之取代戴高乐和阿登纳建立的法德联盟;而德国的默克尔女士,则搅黄了法国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拉丁帝国"梦。但一场欧债危机,又将  相似文献   

16.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17.
正在欧洲深受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大背景下,英国作为欧盟重要国家通过全民公投宣布"脱欧",将严重冲击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也会极大地削弱欧盟应对中东乱局的能力,而英国也无法在日趋复杂的全球反恐形势中独善其身。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欧"。英国是一个与中东有着深厚传统关系的欧洲国家,英国脱欧,不仅会影响到英国对中东的政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14)
正卡梅伦3年前提出的公投动议,之所以最终结出"苦果",不是英国独立党"拒斥欧盟内部劳工移民"、保守党疑欧派"叫停欧洲中央集权计划"就能概括的。"同床共枕43年,说离就真离?"英国脱欧公投6月24日的开票结果让金融市场大吃一惊,英镑瞬间贬值到1985年的低位。"脱派"领袖法拉奇兴奋地宣布,前一天的投票日是英国的"独立日"。反对脱欧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则霎时蔫了,随后发表声明称尊重民众的选择,他本人将辞去首相职务,希望在今年10月保守党会议时选出新的党首来代替他。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7)
正欧盟应如何回应英国脱欧的狭隘决策?欧洲领导人现正集中全力,防止其他国家离开欧元区或欧盟。对欧洲危机蔓延的恐惧合情合理,因为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成功导致了欧盟碎片化政治的转型。而之前,退出欧盟或欧元运动的鼓吹者可以被讥笑为空想家或被谴责为法西斯分子(或极左分子)。但现在已经不再可能。英国脱欧业已将"退出"(无论是欧盟还是欧元)变成了所有国家的一种现实选择。一旦英国向欧盟提交正式通知(通过激活《里斯本条约》第50条),关于"退出"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脱欧"是否会对欧盟安全与防务造成影响,对此一直存在争论。在欧盟现行的安全框架下,英国虽然仍参与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卫政策,但其并不想依靠欧盟来提供安全保障。英国在"脱欧"后将会面临整体参与者、联合伙伴、分离观察员三种模式的战略选择。而欧盟由于受到不断变化的内部、外部安全环境影响,在英国"脱欧"后,将会更加注重内部军事力量和"战略自主权"的建设。英国与欧盟在"脱欧"协议上关于边界等问题的分歧为欧洲地区安全格局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在英国"脱欧"后,欧盟安全与防务的建设由于缺乏英国的参与,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欧盟想要建立完备的军事指挥和保障体系,实现欧盟军事力量的"战略自主"还需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