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三)"戒急用忍"紧缩两岸经贸1996年8月14日,李登辉在“国民代表大会”上声称,应检讨“以大陆为腹地,建设亚太营运中心”这一“扭曲的论调”,并要求财经部门重定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规模的限制。之后,有关职能部门纷纷制定限制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措施。9月14日,李登辉出席台湾"经营者大会"时,又提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应"戒急、用忍"。  相似文献   

2.
1996年5月20日,踌躇满志的李登辉先生发表就职演说称,在未来的四年里,他要推动统一,不搞“台独”,要到祖国大陆进行“和平之旅”“中国人帮中国人”。如今,半年多过去了。检视台湾当局的言与行,不难看出李登辉推动统一的虚实真假。在两岸关系上,李登辉一直咬紧牙关,不提“一个中国”,拒绝“三通”;“和平之旅”尚未开动,但是对前进中的两岸经贸交流却猛踩“刹车”。1996年8月14日,李登辉公开推翻自己过去的说法,宣布要检讨“亚太营运中心以大陆为腹地的想法”。9月14日,李登辉又声称中共企图“以商为政”、“以民逼官”,因…  相似文献   

3.
最近,台湾当局为了冷却再度掀起的台商大陆投资热,对两岸经贸关系又开始"踩刹车"。继8月14日李登辉在台"国大"会议上发表了一通关于"以大陆为腹地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论调必须予以检讨",并提出要制订新的投资"警戒指标",以限制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讲话后,台湾有关当局最近也逐步对两岸经贸往来采取严控措施,重新修正岛内企业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标准,扩  相似文献   

4.
8月14日,李登辉在台湾“国民大会”就代表所关切的台湾经济发展前景和两岸经贸关系问题作总结时,提出“以大陆为腹地来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论调必须加以检讨”,并要求财经部门制定限制台商投资大陆的相应办法等.就是说,李登辉又在挥舞大棒、限制台  相似文献   

5.
朱磊 《两岸关系》2006,(4):35-37
台湾当局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策略是“深耕台湾、布局全球”。该策略提出于民进党执政之后,主要是为取代国民党执政时期的以大陆为腹地的“亚太营运中心”经济发展策略而提出的。但这种经济发展策略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不断变化,对两岸经贸往来的态度由最初的较为积极转向完全消极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台湾“行政院长”连战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度假”;春节期间,李登辉亦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作“非正式访问”,为其“南向政策”造势铺路.台相关部门也配合制定了鼓励、辅导台商赴东南亚投资的措施.台湾当局本没有特定的“南向政策”.还是在去年“汪辜会谈”之后,岛内一些势力强烈反弹,台湾当局将学术界“南联、北进、西和、东进” 的政策建议明确化,决定努力密切与东南亚、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的经贸政治关系,在经济上突出推动台为“亚太营运中心”的目标,借以平衡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去年大陆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继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考察投资的外商趋之若鹜;此外,还专门制定“台胞投资保护法”,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这些因素都对进一步推动台商赴大陆投资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整个国际资本和亚洲市场向大陆倾斜这一趋势,台湾当局试图以“南向政策” 扭转之.其意图是:进一步转移劳动密  相似文献   

7.
檀江林 《台声》2002,(6):16-18
从“亚太营运中心”到“全球运筹中心”1995年前后,台湾李登辉当局为阻挠岛内厂商大量转移祖国大陆设立生产基地,制定“戒急用忍”政策,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厂商西进,而鼓励他们“南下”东南亚投资,并进而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但随着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大批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构建“亚太营运中心”随之成为泡影。相反,那些敢于到大陆吃第一份螃蟹的台湾厂商却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如统一、顶新、旺旺、汤臣等集团不仅在祖国大陆站稳脚跟,获利丰硕,而且也成为最受大陆欢迎的品牌。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江林 《统一论坛》2002,(3):16-17
1995年前后,台湾执政的李登辉,深恐岛内厂商大量转移大陆设立生产基地会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后劲,提出“戒急用忍”政策,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台湾厂商西进,而鼓励他们“南下”东南亚投资,并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大饼。但随着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大批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构建“亚太营运中心”随之化为泡影。相反,那些敢于到大陆吃第一份螃蟹的台湾厂商却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如统  相似文献   

9.
李登辉推翻“行政院”最近两年来为台湾经济转型而规划“亚太六大中心”的构想,认为不应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作中心思想,而应向南到东南亚或全世界其它各地去发展。这是对两岸经济关系呈180度的转向。以下将就此一政策的宣示,以及其它的言与行作几点分析。一、李登辉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逆向操作行得通吗?以行政手段强行干预经济运作,从长远看是行不通的,终归是要失败的。李某宣示对台湾到大陆投资的中小企业可以说影响不大,但对大财团大企业就有吓阻的作用。台塑的彰州电厂打退堂鼓了,统一集团的武汉电厂计划也宣告停顿。李某的大陆经贸…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于1996年提出了“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实践证明,这个政策是不得人心的,是违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然台湾当局并不以为然,近一个时期来仍多次刻意表示将继续推行这一政策。1996年7月底,李登辉对国民党中常委、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愿等企业家来祖国大陆参加北京召开的“京台经济合作研讨会”并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感到十分恼火,认为这样下去会对台湾工商界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他们都一窝蜂地去大陆投资,那么台湾方面借以与大陆抗衡的最后最大的一个筹码就没有了,那怎么行?李登辉认为必须刹车,也必须给…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下半年以来,两岸关系持续低迷。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继续从事分裂祖国的各种活动,并企图以紧缩经贸政策来隔断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致使两岸经济交流受到影响。但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人为可以阻挡的,两岸经济交流并未因台湾当局的阻挠而停滞,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亦不见减少。何以如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刘震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因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是互补互利的,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对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都有所助益。台商投资大陆的规模及特点刘震涛开门见山,首先简单地回顾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他…  相似文献   

12.
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及台湾开放企业前往大陆投资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迅速,至去年(1994)年底,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家数已超过两万家,投资金额估计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在大陆的外资中,台湾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大陆也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 依据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现阶段只开放台湾企业以第三地企业的名义前往大陆投资,而未准许大陆企业前来台湾地区投资,同时大陆企业在第三地的合资企业如其股权超过20%以上,也不准许前来台湾投资。这样的政策,导致两岸的投资形成了“单向、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跛形形态。 最近,台北方面宣称,“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以双赢为目标”,同时通过了“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迹象显示,台湾可望加强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同时,随着九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管理办法》。29日,江主席在接见台工总访问团时曾郑重指出,政治分歧不应影响两岸的经济合作。此后又有国台办负责人和李岚清付总理对台商界的谈话。这都是对李登辉夸大政治分歧紧缩两岸经贸政策,阻碍“三通”策略的有力回击c但在台湾当局“紧缩”政策下,事实上两岸经贸关系已趋于“冷淡”,以至出现停滞。综上所述,现阶段海峡两岸关系处于政治、经济的僵局。打破僵局的关键,在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但因台湾当局根本否认“一个中国”这一基本前提,目前高层互访以及政治谈判都无从谈起,两岸无法结束敌对状态。…  相似文献   

14.
认清李登辉的真面目李汉迎最近,人民日报评论员、新华社评论员就台湾当局李登辉今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演讲,连续发表了四篇份量很重的评论文章,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李登辉鼓吹分裂、“假统真独”的真面目,引起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2亿中国人的共鸣。自治区党委统...  相似文献   

15.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受到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李登辉及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鼓动如簧之舌,竭力为“两国论”辩解、补台,提出所谓“大陆政策不变”、“特殊意指无先例可循”、“一个中国是指未来”、“争取对等地位”等说法,意在为“两国论”找到一套“体用兼备”的说辞,以减轻岛内外压力。但这些漏洞百出的狡辩,掩盖  相似文献   

16.
杨毅周 《台声》2001,(9):1-1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推行了一条“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对岛内,以所谓“本土化”为名,大搞“文化台独”,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制造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对外,疯狂购买军火,加强“台独”外交,以强化对抗大陆的实力;在两岸关系上,否认两岸两会的“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继续拖延、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所走的,实际上继承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试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 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这条李登辉路线给台湾的老…  相似文献   

17.
陆红梅 《台声》2002,(4):30-32
在2001年12月11日中国大陆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也于2002年元旦以“中国台北”的名义成为WTO的正式会员。由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交流的限制有悖WTO自由贸易的规则,而且束缚了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因此在两岸正式成为WTO成员前后,台湾当局着手对其大陆经贸政策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但这些调整很有限,“犹抱琵琶半遮面”,与两岸经贸交流的现实发展及两岸人民特别是工商界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正式松绑“戒急用忍”审查原则2001年11月20日,台湾“经济部”宣布修正“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审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台湾当局重提“南向政策”,鼓动台商投资东南亚国家,引起了台湾岛内外的关注。“南向政策”并非为了发展台湾经济 与李登辉的“南向政策”如出一辙。1994年,台商投资大陆出现了新热潮,两岸的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底台湾当局召开的“国家发展会议”,是李登辉在实现所谓“总统”公民直选后,为研讨台湾跨世纪发展战略,凝聚岛内各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大陆政策上的共识,从而落实李登辉“经营大台湾”的理念,巩固国民党的执政地位,因应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去年5月20日,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正式开出召开“国发会”的政治支票,宣布将尽快责成“政府”,针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广邀各界领袖与代表共商大计,建立共识,开创“国家”新局。然而,这个所谓要“凝聚共识”的“国发会”,从一开始就深深打上…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严重倒退和紧张气氛,且至今看不出缓解迹象。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引发两岸关系走向倒退和紧张的根源何在?怎样才能缓解目前两岸关系的对立和对峙状态?笔者拟就此进行些探讨。 两岸对峙的根本原因何在 目前,两岸关系恶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李登辉所推行的现行大陆政策。 李登辉的这个大陆政策,如果简要地加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国两体、分裂分治、先实后名、假统真独”。所谓“一国两体”,就是一个国家、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其中“一国”是虚,“两体”是实。所谓“分裂分治”,就是“主权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