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珍是受省妇联表彰的“女强人”,也是息烽县和九庄镇历任领导公认的“女强人”,但她却是柏茂村最爱流泪的女人。“不怕你们笑话,我流的眼泪起码有一脸盆。”当笔者前往柏茂村采访她10年来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事迹时,她这样告诉我们。张启珍是柏茂材率先富起来的人中的一员,改革开放初期,她带头种烤烟、种油菜、养猪,在全村第一批盖起了新房。她能干、泼辣。曾任过村妇联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986年,46岁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她立下“军令状”;要在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家家点电灯、群众饮上自来…  相似文献   

2.
当年,在重庆领导党的地下工作的叶剑英同志曾说过:“我记得起,张露萍在延安叫黎琳,外号‘干一场’。”“张露萍的事迹是南方局历史的一部份,要歌颂她,学习她。”“她是我们党的好女儿,把张露萍的事迹整理出来,不仅是对烈士最好的回忆,也是教育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文中曾用大量的笔墨介绍了刘志丹这个民族英雄献身革命的事迹。在文中,有这样一段介绍:“在保安(今陕西志丹县)我遇到了他的遗孀和孩子,一个漂亮的6岁小孩。红军为她特制了一套军装;她扎着军官皮带,帽子上戴着红星,那里人人喜欢她,她像个小元帅,深为自己有个‘土匪’父亲而骄傲。”。这段话中“土匪”父亲就是指刘志丹,而这个“小元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播出了抗日氏族女英雄——李林的事迹。这位福建爱国华侨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5月26日,我们采访了李林烈士校友抗战老同志张连。“李林是我集美校友,是爱国华侨,从印尼回来的。她是打日本鬼子的女英雄,敌人都怕她,牺牲得十分壮烈。”张老激动地对我们说。采访结束时,张老从书架上拿出他用红蓝铅笔划注得密密麻麻的一本《李林英雄传》赠送给我们:“你们要宣传像李林这样的英雄人物!”本刊再次刊登抗日英雄李林烈士的事迹,广大读者从中可以一睹这位抗日民族女英雄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提起张士珍,天津人并不陌生,早在40年前,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劳模了。这位以“拿菜一抓准,算账一口清”而闻名商业战线的普通售货员,曾经7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她推着车为双职工送货上门、坚持二十多年售菜车不停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还被改编成相声。当我们在张士珍家里向她提起当初的那些感人事迹时,张士珍却淡然地说:“荣誉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只知道:人民的劳模。就是要为人民服好务。”  相似文献   

6.
她叫禚锦容,现任农二师二十七团工会副主席。两年前我们一块工作,她任办公室主任,我是秘书。此前我就听说过她在原单位的一些“傻傻”的事迹,说是她很有些“穷大方”:那是1999年,七连有名的贫困户费林学一家两个娃上学,一个准备上技校,开学在即,却无法凑齐学赞。身为政指的禚锦容毫不犹豫借了700元,还带动别人借了300元。“拿着吧,孩子上学要紧,等你啥时有钱啥时再还。”  相似文献   

7.
林强的办公室电脑里,保存着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信是写给四川省委领导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叫林强……这段时间各媒体都在宣传我的事迹,我很沉重。特别是有的领导希望我在讲这些事情时爬高,我心里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想给您说点儿心里话。”  相似文献   

8.
1992年的阳春三月,我专程来到位于玄武湖畔的南京林业大学,慕名拜访一位国际上知名的女教授,试图解开我心中一个长期无法破译的谜底:这位女教授单枪匹马去西藏,一呆就是将近20年,直到作家黄宗英去深入雪域高原时才发现了她的事迹,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激动地告诉世人:世界屋脊上有一座令她终身难忘的“小木屋”!  相似文献   

9.
在林强办公室的电脑里,保存着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信是写给四川省委领导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叫林强……这段时间各媒体都在宣传我的事迹,我很沉重,特别是有的领导希望我在讲这些事情时爬高(四川方言,即拔高),我心里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想跟您说点心里话……”林强的苦恼,是从他成为全省先进典型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幼年时,党是一首歌 老师说,“党”是这样写的,那是我第一次与“党”谋面。 老师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还依稀记得她乌黑的长发、悦耳的歌声。她喜欢革命歌曲,总是倚在门框上,右手打着拍子,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  相似文献   

11.
30多年前,敬爱的刘少奇主席在接见劳动模范时传祥时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淘粪工人,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主席的一番话,温暖了多少劳动者的心,鼓舞了多少人的干劲啊! 30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位时传祥式的淘粪女工,她的品格令人敬慕,她的事迹被人赞颂。 她,就是长春市朝阳区公共卫生设施管理处清淘班长、共产党员张淑华。  相似文献   

12.
《党建与人才》2002,(7):14-15
踏上乌兰察布大地之前,我就被郜彦茹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大学毕业后,她在农技推广领域一干就是二十年。她是乌盟农业系统最早参加科技风险承包的惟一女干部,参加的“旱作覆膜综合增产技术推广”项目,以占全盟24.3%的土地产出占全盟78.6%的粮食。她是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3.
每次新闻媒体介绍优秀干部的事迹,几乎都可以听到群众特别是青年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好干部!” 宣传孔繁森的事迹,有人这样感叹;宣传汪洋湖的事迹,有人也这样感叹。 孔繁森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把自己为人民服务看成是尽儿子的责任在西藏工作十年,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人民。当  相似文献   

14.
互动平台     
《军队党的生活》2013,(3):92-92
93453部队政治处马慧鑫: 我最喜欢的栏目:《党委纪实》 我最喜欢的文章:《李贤玉:丹心巧手织“剑网”》 理由:《党委纪实》栏目讲述各部队党委工作实际情况,将优秀党委工作经验介绍给广大读者,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李贤玉:丹心巧手织“剑网”》一文讲述了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普通工程师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她的事迹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鲜明的导向。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奉献,也许没有被表彰,但是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15.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向游客实践了诚信的诺言。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壮举令人称颂,她的精神给人启迪。她不愧为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更是旅游从业队伍的楷模。作为一名年轻导游员,文花枝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展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谱写了完美的人生乐章。她的优秀事迹蕴涵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新时期导游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钦可敬、可望可及的学习榜样。学习文花枝,…  相似文献   

16.
某日中午职工食堂就餐时,看到一位生产车间的女同志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我有意走上前去与其攀谈起来,得知她读的是一本《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她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过“三八”节,公司给妇女同志放上半天假,发上50元钱就算是过节了。今年的“三八”节,公司给每位妇女同志按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发了一本相关的书籍。这样的节日礼物,我工作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收到,既有节日的纪念意义,又为创建“学习型  相似文献   

17.
说碑     
“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有这样一段感人的事迹:登封市人民为表达对任长霞同志“打恶除霸”的感激之情.要在登封市嵩山广场为任长霞立“功德碑”,任长霞闻讯立即赶到广场制止,群众又执意将碑立在公安局内。等送走立碑群众后,任长霞就立即叫民警把碑拆了。群众发现后动情地说:“任局长虽把石碑拆掉了,可她拆不掉立在俺老百姓心中的口碑”。  相似文献   

18.
我看姚金兰与张永江陈杏年提起和平里街道安德里居委会主任姚金兰,或许人们并不陌生。她的事迹曾被报刊广泛宣传,一度引起不小的反响。姚主任是位64岁高龄的老人,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无私地将晚年生涯牢牢地系在了街道工作上。她热爱这项事业,钻研这项工作,在她的带...  相似文献   

19.
陆扬  佟彤 《先锋队》2012,(25):51
佳木斯市为救学生轧断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她义无反顾地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这样的伟大壮举,如果将来有机会问张丽莉本人,我想她会这样回答的来不及细想,只是想着不能让孩子受伤……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职责,也是一个善良公民的本能。回望过去,在生死关头舍身救人的,"最美女教师"不是第一个,用双臂接住坠落女童的"最美妈妈",以身挡车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06,(2):51-51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向游客实践了诚信的诺言。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壮举令人称颂,她的精神给人启迪。她不愧为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更是旅游从业队伍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