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进》2019,(9)
<正>于成龙(1617—1684年),清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方山县来堡村)人,出身于乡绅之家。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乡试,考取副榜贡生。时值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于成龙在永宁州(州治今山西吕梁离石区)安国寺隐居读书6年。为了网罗人才,清朝拓宽了取士的途径,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于成龙获得了参加选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前进》2019,(8)
<正>王国光(1512—1594年),字汝观,号疏庵,明泽州阳城(今山西阳城润城镇上庄村)人,明朝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财政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曾任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任江苏吴江知县、河南仪封知县、兵部主事、顺天尹、户部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8,(3)
寇老西儿是古今戏曲和小说依据寇准的籍贯(山西)、性格而为他起的谐雅之名。实际上,寇准(961年~1023年)不是山西人,而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王旦  相似文献   

4.
《前进》2019,(2)
正晋阳古城(今山西太原古城营一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为虎踞龙盘之地。北魏末年,高欢由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刺史起步,逐渐成为主宰天下沉浮的风云人物。东魏时期,高欢名为丞相,坐镇晋阳,实际上遥控朝政,左右皇帝,晋阳大丞相府成为东魏的权力中心。随后高欢之子高洋取东魏而立北齐,其基业在高欢时期已经奠定。北魏起家高欢(496—547),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出身  相似文献   

5.
《前进》2021,(1)
正毕振姬(1612—1681),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清初知名廉吏,也是明末清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位重要人物。清廉澹泊整顿吏治毕振姬出身贫苦,但天资聪颖,八岁上学,读书过目不忘。后师从山东人王汉和河南人李政修。明崇祯十五年(1642),毕振姬在山西参加明朝最后一次乡试,考中解元(举人的第一名)。清顺治三年(1646),参加清王朝的第一次会试,考中进士。初任山西平阳府教授,后升任国子监助教、刑部主事、员外郎。  相似文献   

6.
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吕梁市离石区,其出生地来堡村现划入方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崇祯十二年(1639)举为副贡,清顺治十八年(1661)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曾三次被举为“卓异”(清朝考核官员的制度,清廉和才能优异者)。康熙二十三年病卒于江宁(今南京市)两江总督任上。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生活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革故鼎新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其先祖于坦为明景泰甲戌科进士,弘治间官至巡抚。明后期于氏家道式微,其父于时煌以耕田为业,为人忠厚良善,“里中…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地带,因位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领土,故简称“晋”,并沿革至今,“三晋”为泛称。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开始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辖今山西全境。1369年4月(明朝洪武二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正式称“山西省”,相沿至今。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源远流长的山西历史。  相似文献   

8.
《前进》2020,(5):63-64
薛仁贵(614—683年),名礼,字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薛仁贵是唐太宗、唐高宗时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东拼西杀、有勇有谋、惯于征战,经常身穿白色战袍,人称"神勇白袍将",为唐代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军事理论著作《周易新注本义》,是世界上第一部辩证法理论的军事著作,在军事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9,(10)
<正>魏象枢(1617-1687年),字环极(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清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山西大同府治)人。魏象枢是清初著名的廉吏能臣,历任刑科给事中、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顺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他也是著名的理学学者,有《寒松堂集》《寒松堂诗集》传世。康熙皇帝曾特赐匾额"寒松堂",赞美其如寒松般坚韧的气节,并赠诗《古北口》: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21,(1)
正法显(约317—420),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杰出的历史学家、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西行求法,陆去海回,并带回大量梵本文献的第一位中国僧人。舍身求法辟荒途法显有兄三人,都在童年夭亡了,父母唯恐"祸以次及",他刚满三岁,就被送到佛寺做了沙弥。法显从小对佛教就很虔诚,青年受了大戒,行为更是严谨,史称"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相似文献   

11.
文夫 《政协天地》2015,(Z1):90-91
南宋诗人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福建浦城人,绍熙五年(1194年)生,卒年不详。绍翁本姓李,其祖父李颖士,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曾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年),抗金有功,擢升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因赵鼎【山西闻喜人,哲宗三年(1085)年生,崇宁元年进士,绍兴四年(1134年)升参知政事,绍兴五年拜左相,因反对朝廷与金人议和,与高宗、秦桧不合,被贬广东潮州吉阳,不食而死。】事案牵连被贬。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历史人物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在海内外华人中获得了广泛一致的民族认同,被誉为“武圣”、“关公”、“关帝”,形成了以“忠义仁勇”美德为核心内容、独具特色的关公文化。关羽(公元160—219)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市临猗西南)人。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关羽生于河东解梁宝池里常平村。从小喜欢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20,(3)
正有汉一代,汉与西北诸民族之间的相互攻伐始终不断。尽管自西汉中后期,北方匈奴之患已基本消除,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平定叛乱、安抚异族,仍旧是西汉王朝一项重要任务。于是,上党冯奉世就成为一时颇具影响的杰出人物。冯奉世,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9年,原籍上党潞县(今山西黎城),后来又迁到了杜陵(今陕西西  相似文献   

14.
王毅鸣 《前进》2011,(1):32-35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吕梁离石区,其故里来堡村今划入方山县)人。作为清代社会优秀官员的代表,在清朝一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山西网通     
《前进》2006,(3)
山西网通在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坚持发展、深化改革、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2年9月26日,中国网通集团山西省通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6月、12月,先后完成对吉通、网通(控股)山西分公司的融合重组工作;2005年10月25日,山西网通成功注资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开埠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纷至沓来,吃住行的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要事。清光绪九年(1863年)英国传教士殷森德在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南段)开办的一家小型旅店,名叫泥屋饭店。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天,环球饭店(后更名皇宫饭店)在与泥屋饭店近在咫尺的位置(今解放北路179号)建成。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21,(3)
正昙鸾(476—542),南北朝时期净土宗高僧,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是继慧远之后山西出现的又一位佛教净土宗的祖师级人物,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将儒、道、释三学融汇于净土思想,为中国净土宗理论建设及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  相似文献   

18.
孙晨 《乡音》2012,(1):44-44
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明朝后期著名的散曲家、政治家、东林党的首领之一。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左都御史,为东林党重要人物,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三君"。后因与魏忠贤对抗,被魏忠贤假托君命,发布诏旨,革去官职,谪戍山西代县,不久病死。后被追谥忠毅。一生著述颇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1,(14):37
晋政任(2011]20号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山西省人民政府2011年5月3日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9,(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国企改革攻坚克难、上下求索,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实施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到2018年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转型发展,山西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1978年—1991年)、制度创新(1992年—2002年)和纵深推进(2003年以后)三个阶段。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山西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向"深水区"推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这一年,国务院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