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有三年“大跃进”时期,也有四年大调整时期。四年大调整时期指的是1961年到1964年。之所以要四年大调整,是因为我党在三年“大跃进”(1958~1960年)中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大刮浮...  相似文献   

2.
一、从夏衍坐牢8年半说起20年代后期,周恩来秘密进入上海,主持党的实际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潘汉年(第一任文委书记)了解到夏衍(沈端先)的情况。以后布置过几件重要任务(包括由夏衍代替周恩来和中共秘密党员杨度的单线联系)。但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在1937年全国抗战的前夕。夏衍从事文艺工作,后来从事新闻和文化方面的统战工作,都是间接、直接地接受周恩来的命令。在几次重大的转折时期,一次是1938年从电影戏剧领域转向新闻、文化的统战工作;其次是40年代初奉命到港澳开展工作;第三次是从香港返重庆时协助周恩来担任…  相似文献   

3.
关于“周恩来是南开学校唯一免费生”问题的史实考证李爱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期间是“学校唯一免费生”这一说法,就我所知,最早见于胡华著《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12月版)一书中,书中这样记述:“由于他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4.
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前夕,吴小宝同志出版了他的新作《周恩来1946年在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版)。这本书反映的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的一段重要时期。研究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同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进行了怎样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也有助于人民了解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怎样积极贯彻党中央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邓颖超往来书信四封(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一九五四年十一月)邓颖超致周恩来(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来:你走了三天了。我可想你得太!这回分别不比往回,并非惜别深深,而是思恋殷殷!这回我们是在愈益热爱中分别的,何况在我还有歉意缭绕心头呢!我真想你得太...  相似文献   

6.
近读1997年第一期《党史纵横》的《心中无我身系天下—一亲属服中的周恩来》一文,发现文章有几处与事实不符。其一,该文所说“周贻谦是周殿魁的三子、周保章的祖父”,是不对的。据《周氏家表》,周贻谦(光名贻德,后改名济渠,字之)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字敦南)的独生子,按绍兴《周氏宗谱忖已载肩周家五十房大排行三,所以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谱名骏龙,后改名攀龙,字云门)是周贻谦的四伯父,而不是父亲。其二,该文所说“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排行在七,其实…  相似文献   

7.
刘焱 《党史博览》2009,(1):55-56
近年来,京津等地个别报刊曾刊登文章,不顾原始档案和周恩来本人的多篇著作及多次接见中外记者时所谈他上过南开大学的事实,不负责任地传播“周恩来没有上过大学”的谬论。2008年8月上旬,当奥运圣火在国内传递的庄严时刻,个别地方电视台的解说员竞轻率地介绍说,“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原准备入南开大学学习,后因忙于学运,就没有入南开大学”(大意)。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衷心爱戴的卓越领导人,对他的生平介绍应当严肃慎重,事实准确。  相似文献   

8.
向中央书记处汇报提纲(节录)(一九六五年三月十二日)周恩来(一)第三个五年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必须从应付战争出发,争取时间,着重解决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一、立足于打仗,抢时间,改变布局,加快三线建设,首...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与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恩来生平研究中,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自周恩来1924年回国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在几乎有关中国革命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他都与共产国际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因而,周恩来在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都与共产国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探讨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正确认识周恩来处理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实为研究周恩来生平不可或缺的内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周恩来与共产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本文分四个阶段试加论述。一、初步的独立思考与组织上的服从(1924.9—1927.7)…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关于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认识与实践陈答才(一)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关于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认识,直接表现为努力发展和壮大国际统一战线,推进和加快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进程。20年代,尤其是党的"六大"前后,周恩来争取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的实践,主...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军事文献选载(一九三○年二月——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共中央关于红四军问题给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一九三○年二月一日)粤省委:罗欣然关于四军的报告及省委来信阅悉,只是省委对四军的工作意见信未收到。关于四军的重要与其对全国以及对国际的影响,诚如省委所说...  相似文献   

12.
伟人周恩来与著名抗日名将黄琪翔都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的人,周恩来只比黄琪翔大几个月。邓颖超与黄琪翔妻子郭秀仪分别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和清宣统二年(1910年)。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节选)*(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周恩来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几年以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曾经遇到了相当严重的困难。这些困难的产生,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3,(7):40-40
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6年,周尚珏(曾担任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而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是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没有一点儿是为自己。忙起来的时候,吃饭都是在乘车路途中,  相似文献   

15.
译者按:本文选译自原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贾丕才(1921~1995)撰写的回忆录(在不同的平行线上──一个外交官的札记)(莫斯科1996年版)。1969年9月,贾丕才曾随同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到北京机场参加同周恩来的会晤,并对会晤内容作了记录。本文是书中的一节,原标题为《柯西金与周恩来:在机场上的会谈)。文中记述了这次晤的全过程,披露了柯周会谈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什1研究这个时期的中苏关系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应当指出的是,作者披露的会谈内容是有学择的,有明显的倾向性。作者提出的一些看法也多为主观臆测,并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2,(10):18-22
博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在2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0年的时间是和周恩来共事。博古和周恩来的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第二阶段,博古是周恩来的领导。第三阶段.周恩来与博古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第四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同家英共事的日子(中)吴冷西(六)再上庐山整个1960年,我同家英来往不多,因为从年初到年底,我的工作主要在国际方面,家英则集中力量编辑《毛选》第四卷。1961年,从毛主席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始,我国实际上进入了调整时期。家英根据毛主席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在一九七五年①《周恩来年谱》编写组1月1日先后同李先念、邓小平谈话。△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四届人大有关人事安排问题。根据毛泽东一再提出的要安定团结的指示,会议确定了“基本不动,个别调整”的原则,讨论通过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国务院...  相似文献   

19.
郭军宁 《党史文汇》2002,(10):41-42
范石生是孙中山亲自授予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他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始于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那年春天,范石生向当时主持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提出要求,请他派得力政治骨干前来16军,帮助建立政治工作机构,开展政治工作。周恩来欣然答应,马上通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王懋庭(又名王德三),将在广州的云南籍共产党人赵贯一(赵薪传)、王振甲(王西平)、韦济光、夏崇先、马季唐、饶继昌、李静安、向镇弼以及广西人余少杰等派入范部,建立了党组织,组成第16军政治部。他们分别担任秘书、科长、股长以及下属部队的…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指导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等文献选载(一九六0年十一月──一九六五年三月)──艺术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一九六0年十一月十一日)周恩来(一)中央民族歌舞团此次出国演出在政治上是有成绩的,艺术上也有不少节目受到苏联人民的欢迎。不过,政治性的节目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