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核武问题使半岛形势风云骤起,各国皆予关注,其中尤以自称国际社会老大的美国动情最深。个中原委,也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美国人的言辞对比反塔、倒萨却大为不同。其一方面扬言要压朝鲜放弃核计划,同时又声称“朝鲜与伊拉克不一样”,不会对朝动武。同为美国政府咬牙切齿“命名”的“邪恶轴心”,面对朝核问题,一向横行霸道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朝鲜何以让美国有些顾左右而言他? 美朝法律上不是和平状态 50多年前在朝鲜半岛爆发的那场战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又紧张起来。1994年10月21日,朝美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同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朝鲜核问题再起波澜。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为了挽救日益恶化的朝鲜半岛核问题,从2003年夏天开始,…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屡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战后,美国在韩国部署了针对朝鲜的战术核武器。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朝鲜就一直酝酿本国的核计划。据韩国媒体报道,1954年。朝鲜政府在改编人民军过程中,就曾设立过“核武器防卫部门”。俄罗斯媒体称,早在1947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朝鲜开始铀矿勘探工作,1949年至1950年,朝鲜在大同、新津等地开展大规模的铀矿开采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名参加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斗生活整整7年时间的老兵。每当想起在朝鲜战场上的日日夜夜,我就会心潮澎湃,不能自己。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提交的在军事上给南朝鲜以"必要的援助"的议案,"联合国军"进入朝鲜,朝鲜  相似文献   

5.
政治     
《党课》2013,(6):16-16
韩国:朴槿惠正式就任总统 2月25日,朴槿惠接替卸任总统李明博,正式就任韩圈第18任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朴槿惠表示将不辜负国民期望,致力于实现经济振兴、国民幸福和文化繁荣,并敦促朝鲜立即放弃核计划,重回和平淡判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朝鲜战场上,有一位出色的中国空军名将--方子翼,有一支战功赫赫的中国空军传奇之师--空四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空四师在方子翼的领导下,先后参战5次,击落敌机64架,击伤24架,其中70%是美军最新式战斗机F-86歼击机。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后来回忆:"中国空军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他们好像一个晚上便学会了一切,……冥冥之中似有神助。"《朝鲜战场:方子翼和中国空军的"惊天之战"》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中国空军在蓝天上飞翔的雄姿,一幕幕惊心动魄斗敌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就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调兵遣将,集重兵于海湾,对伊拉克开战大有一触即发之际,对于宣布重新启动核开发的朝鲜,美国却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针,不提动武.即使在朝鲜宣布驱逐驻朝鲜的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向已经冻结的核设施装填燃料棒并表示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仍然一再声明美国无意对朝动武,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伊拉克同样存在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同是美国称之为"邪恶轴心"国,为什么美国对伊是步步紧逼,大兵压境,必欲除之,而对朝却是步步退让,不提动武?  相似文献   

8.
楚楚 《党史文汇》2006,(7):19-23
未雨绸缪,周恩来主持组建东北边防军 1950年6月下旬,朝鲜内战爆发的第三天,美国侵略军开赴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派其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运送作战部队登陆台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7月初,美国一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军为主、英法等 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开进朝鲜,大有将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从朝鲜半岛上抹去之势.  相似文献   

9.
正1952年年初,抗美援朝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战争中节节失败的美国侵略者为挽回不利局面,竟违背国际公约和人类公德,在朝鲜战场上发起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2月以后,美国侵略者把细菌战的范围扩大到中国东北。3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发表《严重抗议美国政府使用细菌武器屠杀中国人民、侵犯中国领空的声明》,指出:"美国侵略军自1952年1月28日在朝鲜发动了大规模的细菌战之后,复自2月29日起至3月5日止,先后以军用飞机  相似文献   

10.
熊孝梅 《党史博采》2006,3(10):31-32
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广泛蔓延是由于日本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所致.冷战格局解体、中国的崛起、朝鲜的核威胁和美国的控制是日本"新民族主义"蔓延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30日,针对朝鲜核试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美国不会坐视不管……美国不会接受朝鲜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数次在不同场合声称,如果朝鲜发起军事进  相似文献   

12.
观察伊朗核问题要抓住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与朝鲜核问题总体趋缓不同,伊朗核问题一直在紧张高位徘徊,不时表现出惊心动魄的表象。但实际上,美国与伊朗都不愿兵戎相见,双方尤其是布什政府更多是希望通过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已。伊朗以核开发为牌、高调周旋。2007年11月,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公开宣布,3000台离心机正在伊境内"充分运转",政府不会改变目前的核计划。《泰晤士报》11月援引美国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核计划已发展到引爆点,虽然美国不愿就此动武,表示将继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暗示以色列有可能会采取单边行动空袭伊朗的核设施。美国、以色列、伊朗:和否?战否?  相似文献   

13.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英勇作战,到8月初解放了朝鲜90%以上的领土.受美国扶植的南朝鲜李承晚伪政权眼看摇摇欲坠,美国唯恐南朝鲜伪政权一旦垮台,会使整个亚洲引起连锁反应,惶恐不安.联合国安理会在1950年6月27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战争问题.这次会议极为重要,美国要在这次会议中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北朝鲜侵略而援助南朝鲜李承晚伪政权,使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干涉加上合法的外衣.当时苏联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要在这次会议上行使否决权,美国的阴谋便不能得逞.但斯大林在此关键时刻犯了严重错误,他指示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缺席,放弃行使否决权,结果使美国的阴谋得逞,顺利通过了这项决议.由美国纠集十几个仆从国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向朝鲜发动进攻.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是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次同时投入陆、海、空军部队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它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一场“全新的战争”。由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出兵朝鲜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隐蔽战略企图的步骤及措施,致使美国侵朝军队在1950年10至12月两个月内的军事行动,陷入盲目无章的冒进与溃退之中。本文仅就朝鲜战争中中国出兵问题上引起的种种反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不驱狂敌誓不从"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内战爆发,硝烟弥漫.27日,美帝国主义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给美国及其纠集的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外衣,任命美国驻远东军队的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在这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朝鲜党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16.
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与美国惯有的"优越"传统文化使得美国的意识形态表现出了浓厚的东方主义,其基本特征是人为地构建了美国与东方的二元对立。某种程度上,这种东方主义文化也影响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其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美国对朝政策的"单边主义"。中国与朝鲜同属于东方国家,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美国对朝政策的文化意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飞往朝鲜,带回已获金正日特赦的两名美国女记者,她们在今年3月因涉嫌非法入境被朝鲜扣留。许多美国总统卸任后到去世,人生就定格在"前总统"这  相似文献   

18.
视界     
新华社7月27日图表:中欧光伏贸易谈判达成"友好"解决方案。7月27曰,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阅兵式,庆祝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朝鲜党政军领导人出席。图为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装备。据美国当地媒体7月18日报道,素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市负债超过180亿美元,已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图为今年2月21日密歇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在底特律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展示底特律市的赤字图表。  相似文献   

19.
丁一 《广东党史》2009,(2):25-28
1960年底,美国中央晴报局号称完成了他们意义最为重大的一项使命:终于确认了中国核计划的存在。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的最高决策班子,在上世纪60年代相当多的时间里,就如何对中国核计划作出反应,以及是用军事或外交手段来遏制中国的核计划;中国核计划对东南亚和世界局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谋求苏联合作对付中国的核计划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和辩论。在这其中,使用武力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不仅被提出,甚至已经有了雏形。然而,当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些处心积虑设计的打击计划转瞬间化为泡影。中国昂首挺胸跨入了核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就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调兵遣将,集重兵于海湾,对伊拉克开战大有一触即发之际,对于宣布重新启动核开发的朝鲜,美国却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针,不提动武。即使在朝鲜宣布驱逐驻朝鲜的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向已经冻结的核设施装填燃料棒并表示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仍然一再声明美国无意对朝动武,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伊拉克同样存在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同是美国称之为“邪恶轴心”国,为什么美国对伊是步步紧逼,大兵压境,必欲除之,而对朝却是步步退让,不提动武?其实美国并不是不想除掉朝鲜,而是在现阶段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