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冷战结束以后,各国谍报机关和组织之间明争暗斗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9·11”事件之后国际谍报界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局面。究其原因,是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公害和公敌。“9·11”事件之后,美国从100多个国家获得了大量有关恐怖组织活动的情报。美  相似文献   

2.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霸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11事件”以来,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学说。这是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具有“布什主义”特征的战略理论。伊拉克战争是实施这一战略理论的初步尝试,并进而使其成为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方针。现将该学说的主要论点介绍如下。一、“失败国家论”与“政权更迭”。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安全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2002年9月,布什政府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安全战略转变的标志。该报告提出,当前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是恐怖主义网络与拥有大规模…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之后,美国由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牵头,对海外驻军和军事部署进行大规模调整,此举既是美国国防改革和新军事革命的重要一环,也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部署的最大调整,其目标是在美国利益攸关的每一个地区都有美国的军事存在,谋求世界霸权。  相似文献   

4.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近一年了,这一事件不仅使美国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党派矛盾的加剧。 2002年5月,在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8月就被告知“基地”组织成员企图劫机的消息公之于众后,美国民主党严厉抨击布什在“9·11”前处理情报的方式,并呼吁国会立即展开调查。在国会举行听证会期间再次曝出有关“9·11”事件内幕的新闻,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域外传真     
美国纪念“9·11”事件4周年9月11日,美国举行各种活动,纪念“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4周年。当地时间11日早晨8时46分,美国总统布什夫妇及副总统切尼夫妇身穿黑色服装,在白宫南草坪为“9·11”事件遇难者举行了简短的默哀仪式。这一时刻,正是4年前“9·11”事件中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第一架客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时间。在哀乐声中,布什夫妇、切尼夫妇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土安全部长切尔托夫等内阁主要成员及白宫工作人员面向华盛顿纪念碑,把手放在胸口,闭上双眼,向遇难者致哀。此前,布什夫妇还步行到白宫对面的圣约翰教堂,参…  相似文献   

6.
美国“9·11”遭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已过去近8个月,但“9·11”事件对国际大环境造成的深刻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美国反恐后续行动的推进正在愈益显示出来。一“9·11”事件表明,当前国际形势局部层次中影响全局的因素在发展。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总体缓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与三个局部(局部紧张、局部战争、局部动荡)相交织的特点。从局部层次来看,地区冲突虽有复杂的民族、种族、宗教、社会等矛盾因素,但新干涉主义盛行也是造成地区局势动荡不定和使恐怖主义成为新威胁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当一个民族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之后,美国更加重视信息安全,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更趋完备的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美国的这些重大举措,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确立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 “9·11”事件是“永远改变美国如何看待其全球角色以及怎样思考安全问题方式的变革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不仅对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巨大,催生了美国安全观和安全战略的变化,也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深远,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调整。“9·11”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契机,美国为加强反恐和防扩而希望稳定对华关系,中美双边关系气氛有很大改善,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大超过利益冲突。尽管如此,布什对华政策的本质和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作为制约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中美关系的变化无疑会对两岸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有研究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美国衰落论”在60年间从未消失过。其中有8次高潮:朝鲜战争后,苏联人造卫星升空后,越南战争后,上世纪70年代滞胀后,苏联扩张和日本复兴后,冷战结束后,“9·11事件”后.金融危机后。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在“后冷战时代”的定位和作用受到质疑。“北约何去何从”成为大西洋两岸关注的焦点。北约在“9·11”事件之后虽然第一次启动了关于集体安全防御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打击了美国,震惊了世界,使美国损失惨重,经济前景暗淡,这次事件既暴露出美国国内的安全问题,也说明了安全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渔 《观察与思考》2006,(19):62-63
《世贸中心》是今年第二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前一部电影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93航班》。但《93航班》的公映却曾遭到了许多美国观众的抵制,因为它将当时的灾难鲜血淋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而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世贸中心》却给观众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因为它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折射了美国人在“9·11”事件中所受到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首先是一个政治恐怖事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史事件。对前者的审视林林总总,对后者的反思却稀稀寥寥。而从深度反思的要求来看,对后者反思的重要性要超过前者。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看到“9·11”事件促使美国政治思潮走向了极端化。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为应对已经变化了的国际安全形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原有的军事战略,并对传统防务政策进行变革,全球军事力量部署开始新一轮的调整。 美国:全面提升军力 “9·11”以来,保证本土安全成为美国军方最首要的目标。但是由于威胁来源不确定,因此美国防务力量的规划从“基于威胁”转向了“基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军事组织一直在寻求新的定位。2002年11月21日,北约国家领导人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聚会,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这是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北约国家领导人及其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国家领导人的首次大聚会,也是继1999年华盛顿会议后,北约为适应“新形势”,根据“新任务”,确立“新使命”的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此前,西方媒体报道了中国与北约正在寻求接触。在此次峰会上,北约领导人对此态度积极,表示今后愿与中国开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之下,全球反恐斗争全面展开,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全球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垮,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  相似文献   

17.
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与美方就中美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广泛接触美各界人士。那么,在胡主席访美之际,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一个状况呢?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目前,中美关系处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冷战结束至“9·11”事件之前,中美关系基本上是在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中向前发展。“9·11”事件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到目前为止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四年半的时间。这种局面的维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9·11”事件改变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威胁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今年既是“9·11”事件十周年,也是美国开启反恐战争十周年。相比冷战结束后的头一个十年,这个十年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更为重大,当然这也更能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没人比大卫·兰普顿更反应敏锐、客观冷静。在2001年12月发表的题为《谨慎的同情:9·11之后中国与美国》一文中,兰普顿引用了当时华盛顿流行却截然相反的两种语调:一是参议员查克·黑格所说的“它改变了一切”;另一种则是顽固的保守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20日,美国布什政府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浮出水面。美国共和党政府向国会递交了布什上任以来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标志着美国安全政策重大调整的报告,指出了“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新的威胁和敌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应对新挑战的战略,即拟对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