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维新派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孙中山的民主主义与主观社会主义成了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孙中山不只是近代中国民主主义的伟大先驱,也是近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主观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成果。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具有两种倾向,即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倾向。前者是主要的,而  相似文献   

2.
《团结》2007,(6):59-64
三民主义(二)民权主义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民权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权主义向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3.
富民强国之路的有益探索──论孙中山民主主义思想之精华张星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也需要总结和继承我们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  相似文献   

4.
董怀良 《学理论》2009,(26):100-101
李石曾同时兼有无政府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过渡理论"为其既信仰无政府主义又从事有政府革命提供理论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孙中山等革命者对李石增的影响促成了这种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高仁立 《团结》2012,(5):57-59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但是,孙中山对马克思理论是有选择地接受。他明确指出:"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①长期以来,这句话被作为否定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依据。否定者认为,他既然不用马克思之法,就绝不是社会主义。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解放思想,重新评价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从多  相似文献   

6.
姜振逵 《学理论》2009,(17):33-34
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通过不懈的探索,审时度势把西方近代观念与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彼此去糟粕、存精华的整合,构建了新三民主义,实现对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的超越,从而表现了中国思想家立足于世界文明之巅的恢弘气概,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舆论和思想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民主党与社会民主主义起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主义概念起源于英国,最初用来称呼欧文合作学说的信徒,它不仅指一种政治思潮,也指这个思潮所追求的社会制度.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1848年革命时期的法国和德国,反映了革命把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结合起来的愿望和要求,并呈现一种含义多元化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划清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但由于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流行,19世纪后期西欧无产阶级政党普遍采用社会民主党名称,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努力充实其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使之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一生奉献于革命事业,提出了诸多先进思想言论,指引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方向,为拯救祖国、富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民生主义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旨和归宿,是孙中山的信仰所在,也是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资本、实业、教育,民生主义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对当代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琴 《团结》2003,1(6):62-65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奋斗历程中,对国民教育问题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革命家的地位和视角提出的教育思想,更多地着眼于教育与革命、教育与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及强调德、智、体等方面整体发展为主要内容,将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与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具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一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10周年,缅怀他为我国民主革命和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我谨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表达对陶行知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并向陶行知先生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陶行之先生一生与时俱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平、民主顽强奋斗,是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拥护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终生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奋斗,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完整的三民主义学说,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宝库。在这一宝库中,我们不仅可以寻觅到中国古代人权思想的一些踪迹,也可以发掘出当代人权思想的某些真谛。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他的民生思想为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这一切都反映了中国人民想要改变曾经的落后面貌,实现民族解放、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景。而孙中山这种顺应时代潮流的革命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7)
香港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策源地以及革命运动的指挥部。孙中山把振兴中华、收复失地作为毕生奋斗目标,并在其革命学说中针对香港问题提出许多精辟见解。孙中山有关香港的重要论述可以归纳为三个向度,即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主权在中的政治论、中西兼容的治理观。这些闪耀着孙中山思想光辉的重要观点,对于当前持续推进"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树立的旗帜,它直接促动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民主与科学又有着新的意涵,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主题。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他曾潜心研究欧美的政党政治,一生凡五次建党,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一、在建党思想上,强调“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民建国,以进大同”政党是由社会精英分子组成的,依靠政纲号召民众为政权而奋斗的政治组织。在建党思想上,孙中山主要以三民主义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武昌起义前,他长年奔波于海外,向华侨、会党和留学生宣讲三民主义,鼓励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扩大党的组织。在孙中山的心目中,三民主义是建党的第一要义。他说:“革命有革命之主义,有革命之道德,…  相似文献   

17.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毕生从事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扫除军阀,扶持工农,力争中国之自由平等,开一代民主主义革命之新纪元。其所有讲演、谈话、著作、编译、通信遗嘱中提的观点,至今仍有许多地方可为我们借鉴。兹将“行易知难”,“服务社会”二问题,做一初步探讨。行易知难中山先生认为:不知而行,为人类进化之门径。他说:“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生徒之习练  相似文献   

18.
林伟功 《团结》2003,9(6):80-82
孙中山先生是位杰出的革命先行者,其思想渊源正如其自述:“余谋中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三个方面的综合融汇形成孙中山  相似文献   

19.
唐德中  袁虹 《理论探讨》2002,2(2):86-88
孙中山是提出和实践国家统一思想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而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杰出开创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对与时俱进的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直接继续”和创新发展 ,认真总结、承继孙中山革命思想对顺利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法年鉴》时期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彻底转变,这种提法,现在已经流传得如此之广了,以致于所有与此有关的文章和著作几乎毫无例外地转述着,就象一个公式、一条定理一样。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科学概括。它显而易见地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它没有展示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程的详尽脉络,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为了纠正这种偏颇之见,我们重新翻开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沿着这两位思想家的足迹,找到了这样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