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些机关刮起了把会议“下放”到基层开的歪风。开的会议名目繁多,有什么文明建设座谈会、保密工作表彰会、综合治理研讨会。业务职称评定会、理论教育专题会……等等。这些会议的吃、喝、住都要企业全包,企业的领导还要放下手头的工作迎来送往,陪吃陪喝。更有甚者,会议期间有的还要增加一些诸如就近观光。钓鱼、跳舞、发纪念品之类的“节目”。而这些费用和服务都要企业承担,弄得企业真是苦不堪言。一些与企业有关类似现场性的会,到企业去开是可以的,但一些本应在机关开的会也搬到企业去开,就干扰了企业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本意在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纠正不正之风。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都很重视,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做出相应规定,把行风评议是否达标作为被评单位能否评为先进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工作在推动行风建设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部门或单位为了能“评议达标”,不是在认真检查自身问题、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而是在其他方面动心眼儿。有的单位在评比前,想方设法为有关人员安排吃“工作餐”、送“纪念品”,以笼络感情;还有的上下活动,找熟人、找朋友甚至找领导为本单位“介绍情况”;还有…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与“一府两院”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高碑店市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建立联席会制度。联席会定于两次例会之间.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由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召集主持,常委会有关科室负责人、“一府两院”有关副职参加,必要时请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参加;会议内容主要是了解上一次例会有关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以及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通报下一次例会议题,交流沟通其他情况等。此举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4.
所谓“公贿”,即公款行贿,指党政机关、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等,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以集体的名义向政府单位或公务人员进行贿赂的行为,有的送物,有的送钱,有的钱物兼而有之。近年来,一些“公关”有术者仍在偷偷摸摸搞着这种把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节庆“供奉”。每逢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一些地方和单位就把给上级和有关实权部门“进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商定公贿方式、标准和列支渠道后,有关人员即按图索骥,按时送出。2.婚丧“随礼”。上级或有关部门领导家里举办红…  相似文献   

5.
社情民意     
砀山县官庄坝镇近年时兴开“田头会”,镇里关于农业示范园建设、牧草种植、波尔山羊养殖、村务公开等方面的会议都是在田间地头召开的。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把“讲”、“看”、“听”结合起来,知道群众心里想什么、生产缺什么。这样,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作出的决定就会符合客观实际,容易落到实处。“田头会”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便于干部与群众进行情感交流,有  相似文献   

6.
时下,因为举国上下抗非典,会议倒是少了许多。但此前,各种会议名目繁多,且大多是“高耗会”——高消耗的会议。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热衷于开会。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召开层层级级“头头脑脑”的大会,不仅花去大量的人力,还要浪费就餐、住宿、差旅等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地方甚至以开会为名,行吃喝玩乐之实。“一人开会,全家随从”不说,还把各种“会议”开到名胜地、风景区。有的还搞什么“有奖开会”,“土特产”、“纪念品”也随着“会议费”而报销,行开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的“惯例”细细推敲是有待商榷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一是合法但不灵活.地方组织法的四十五条虽然有“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的法律规定,但该条法律表述中有一个限定语,即“至少”,也就是说,每两次常委会会议的间隔期限最少不得超过两个月,也可以间隔一个月开一次,或者一个半月开一次.我们普遍运用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常委会会议的惯例,是以法律规定的最后期限为依据,这种“惯例”合乎法律规定,但认识得比较死板,执行得不够灵活.  相似文献   

8.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1,(23):50-50
曾听朋友讲过这么一件事,遇事想打政府公开电话,但这几个对外咨询电话总是处于占线状态,即便是深夜或者非工作日也占线,实在是“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如果电话接通了,你最好说是某某权力部门或单位的,这样对方会解释得清清楚楚、客客气气:倘若你以个人名义或是平常老百姓,那对方的听筒就会出现故障.“啊一啊”,似乎什么也听不到,然后自然就会把电话挂掉。你再打这个号码。对不起,没人接了……  相似文献   

9.
永乐市是个中等城市。周处长是永乐市接待处的第一任处长。周处长工作干得很起劲,他想尽量不出差错。当初市委刘书记给他谈话时曾说:“接待工作很重要,考虑你是个细心人,才把你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上任时间不长,周处长发现他的工作并不难做。因为,接待的客人,不论是中央来的,还是省上来的,一般来永乐的前一两天,有的甚至前四五天,总有本市的一些单位派人找他联系,说要来××单位的×××人,什么级别,要住什么标准的房间,吃什么标准的饭菜,市上哪位领导来陪等等。客人一到,这些单位的陪同人员一般都会对他说:“让客人…  相似文献   

10.
涞水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五项举措,全力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一是加强学习,全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建设。二是转变文风,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落到实处。在各项日常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减少和杜绝浪费。三是严格办会,力争召开会议务实、简短。会议严格把握会议时间,推行开“半天会”和“捆绑会”,精减参会人员,不开会议餐,注重会议实效。四是加强理论调研。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会议多、质量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对会议要实行“八精减”。一要精减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要坚决不开,某些同类的会要“合并同类项”。二要精减会议人数。参加会议的人要从实际出发,会不要开得越大越好,也不要什么会议都请上级领导。三要精减会议讲话。提倡讲短话,有些会有书面材料就不要再照本宣科念一遍。四要精减会议时间。能半天开完的会,就不要开一天。现在有的会议时间过长,开得拖沓。五要精减会议桌上的东西。眼下会议桌上已不是清茶一杯,取而代之的是饮料、水果、糖点等。国内工作会议不必这…  相似文献   

12.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老话:“靠山吃山”,那么自来水公司自然要“靠水吃水”了。一些“吃”得太狠的单位或人,群众送给他们一顶合适的帽子——水霸。江西省赣州市自来水公司的胡法生经理立志要摘掉这顶帽子。  制度作保障领导作表率  为了摘除“水霸”帽子,公司内部建立了一系列监督检查制度,先后出台了《文明装水条例》、《职业道德规范》、《三优先制度》等。同时,在各居委会还聘请了18名用水监督员,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箱,印发“用户意见回单”、“工作任务传单”等措施,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正入先正己”。众多的制度出台后,…  相似文献   

13.
照人与照己     
谈起腐败现象,人人深恶痛绝,呐喊反对。各级党政组织把反腐倡廉工作列入当前重要的议事日程,一些做得好的地方和单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目前却有一种非正常的“手电筒”式的反腐败工作法,不容忽视。某些领导干部反腐败时把自己的“手电筒”拧亮,专照别人,专找别人的问题,可一谈及自身的问题就拧熄了“手电筒”,话锋立转,迂回婉转,轻描淡写,闪烁其辞。这种专照别人的“手电筒”,势必制约反腐败的深入开展。某些党员干部,凭着如簧巧舌,把别人的过失讲得水落石出,剖析得淋漓尽致,大会上高谈腐败如何噬党误国,小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14.
杜渺 《行政与法》2000,(4):60-61
《了望》周刊今年第13期刊登施平的文章说,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教条主义。这种教条主义有多种表现,其共同特点就是照抄照转,满足于作“收发室”和“中转站”。文章批评有这样一种干部,上面没说,他也不说;上面怎么说,他就怎么说;上面说多少,他也说多少。上面发一个文件,他就照样转发一个文件,除了加一个转发的文头,一个字也不多;上面开一个会,他也开一个会,把上级的讲话照念一遍,一个字也不少。至于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如何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对不起,还“正在研究”。甚至就没有研究,也并不打…  相似文献   

15.
论攀比     
《中国监察》2010,(16):63-63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掀起来的,社会上有一股历久不衰的攀比风,平时刮得还不大明显,若逢调资、升级、分房、出国、评奖等牵扯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这种风就刮得格外“邪乎”。为此,有的人大声疾呼,为自己叫屈;有的人则义愤填膺,为他人鸣不平。此事能持续很久,单位领导需要花大力气来处理,否则,会把一个单位或部门,搅得鸡犬不宁,神鬼不安。  相似文献   

16.
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上,本来应该向前跑,你却往后去了,这就是完全、彻底的“反 动”,或叫百分之百的“反动”,因为向任何一个方向都不如向后“反动”得绝对。有一种腐 败也是这样,腐败行为与腐败分子应尽的职责是完全相反的,用一句歇后语叫猴吃麻 花儿--满拧,我们也可以叫它“百分之百”的腐败。 今年7月2日,广州市纪委召开会议,通报了上半年立案查处的各种违纪案件,其中 有一件是广州市爱卫办原副主任兼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原主任汤文君的事。这个汤文君 干什么了呢?卖黄色书刊及音像制品了,并把非法所得约百万元据有己有,犯了贪污 罪。扫黄办的人是扫黄的吧,他自己却黄上了。扫黄主任成为黄主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为了遏制公款吃喝,均从制度上采取措施对招待费的列支进行了控制。总的来看,效果比较好,但也有少数单位无视规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逃避监督,弄虚作假隐瞒招待费,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 一是偷梁换柱。即单位的财务帐上列支数额在核定的标准以内,可是实际对超标部分偷换发票,把招待费写成“工程款”等等,以隐瞒招待费的实际消费数额。此外,在财务帐上故意混淆科目,平常吃喝固定在某个饭店,待招待费用积累一定数额后开成“会议费”,做帐时列为“会议费”支出。 二是转移支出。这类情况多发生在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一些地方人大开展监督工作中常常存在查“优”比查“喜”困难得多的现象,有的部门在向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或执法检查组报告工作情况时,“报喜洋洋洒洒,报忧羞羞答答”,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报喜不报忧。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在参加工作的七八年时间里,始终有《中国监察》相伴。在《中国监察》希望读者奉献智慧同谋大计时,我也应责无旁贷,直抒一些肤浅设想。一是把《中国监察》办得更活。《中国监察》是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的综合指导性刊物,在立足于指导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把刊办得活起来———栏目鲜活、内容鲜活、文风鲜活、版式鲜活。二是定期组织召开一些如“《中国监察》读者作者联谊会”、“优秀发行单位、通讯员(作者)座谈会”等专题的活动,以促进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三是多搞活动。如“《中国监察》十佳纪检监察贤内助”、“《中…  相似文献   

20.
利息到底是什么?老百姓说是钱生出来的小钱。没错,于是许多人纷纷把眼睛盯上了利息。这一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公款的利息原来也好吃,而且非常有吃头!三年五载下来,有人终于成了吃公款利息的“行家”,其手法之高超,花样之新颖,实令从前黄世仁之辈吃高利贷者望尘莫及。公款私存吃这是属于“快餐式”的一种简单吃法。某镇土管员Z就采用这种办法,在半年多点时间里吃得利息1990.40元。别小看了这点钱,它可比Z一年的基本工资还多。Z的吃法,是把他经手的农村土地管理费、农民私人建房申报费、建房押金、动工证费、技术服务费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