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曰:“妇人怀娠腹中(疒 ㄎ)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疒 ㄎ)”《说文》作“(疒 ㄐ)”,腹中急痛也。妊娠腹中急痛乃流产先兆,故本方治(疒 ㄎ)痛以安胎乃仲景用方之本旨。  相似文献   

2.
下瘀血汤出自《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妇人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之症。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收效满意。基本药方:制大黄3~6克,炙地鳖虫4.5~9克,桃仁、柴胡各9克,郁金12克,丹参、鸡血藤各15克,枳壳10克.加减方法:伴胸闷、腹胀、纳呆,苔白腻或黄腻等湿阻证者,可加厚朴、陈皮、甘露消毒丹(包)各9克;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3.
清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也是治疗月经病的常用方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曰:“妇女经血逆行,上为吐血,衄血及错行,下为崩血者,皆因热盛之。”清·唐容川亦提出:“清火即是补血”、“宜凉者多”的治疗原则。临床用清法可以治疗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崩漏、痛经、月经落后、经断复来、倒经、闭经等症。其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升阴散火法,见于《丹溪手镜》,诸家都未有论及,几近淹没,现试作阐述。1 渊源与概念升阴散火法首载于《丹溪手镜·卷下·崩漏》,谓:“由肾水真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是气血俱脱,为大寒之证。轻手其脉数实,举手弦紧或涩,皆阳脱也,阴火亦亡,或渴,皆阴燥,宜温之...  相似文献   

5.
当归芍药散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由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泻组成,有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利湿、止痛等作用。笔者常以本方加减用于妇科计划生育术后诸症,收效满意。现举三则如下。 一、置节育环后赤带 例1.袁某,30岁,营业员。1983年4  相似文献   

6.
西苑读书记     
天明则日月不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谓:“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后世注家亦一直沿用其说。 我觉得“大明”、“小明”之说不可通。古代文献中,皆称太阳为“大明”。如《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郑玄注谓“大明, 日也”:《周易·系辞》云:  相似文献   

7.
经筋病,现泛指运动神经系统类疾病,为针灸科常见病。长期以来,其选穴多崇古训,即“以痛为腧”。“以痛为腧”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该篇在叙述十二经筋的病候后,提出其“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后杨上善进一步阐述道:“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从筋所痛之...  相似文献   

8.
〔学术深讨〕”《金匾要略》治肺挚要略论唐宗海治血四法…·。。章升娥(1厂。2…………··。……,、…·王旭东(3)。17谈情志之变与肺郁 试论《内经》的妇科学成就及 ·,……………··、……·唐学游():5 贡献—…………··。··、·赵荣胜(8 )。19薛生白湿温病辨治浅析-试析。伤寒论》组方遣药的……… ··、……。··。。·。··郁觉初(1)。7 基本特点—………、…范仁忠(4):2略论阴结—··,……。………郝文轩(l)。9 对王冰援引《周易》注释《黄帝叶天士伤寒中寒门医案评议 内经素问》的研究一李 滨(4)。5… ·,……………………  相似文献   

9.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10.
在《伤寒论》397条文中,就有137条涉及脉诊,并专列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集中地论述脉诊,可见《伤寒沦》十分重视脉诊的应用,本文就此作一分析。脉诊在伤寒辨证中的运用1,以脉定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就十分注意运用脉诊来确定外感疾病的性质。如“辨脉法第一”指出:“凡脉大浮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  相似文献   

11.
在经络学说的早期,灸法可能是使刺激量积累而引起经络感传的最主要方法。古时的灸法多是直接灸。直接灸的痛热刺激是最强的,能使痛热感持续积累而产生热循感。文献记载最早定经络的方法亦是灸法。 汉·刘向《说苑·辨物篇》说:“俞跗之为医也……炊灼九窍而定经络”。“定经络”是记载感传的线路,“炊灼九窍”是指灸法。《说文》:“灸,灼也”。《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杨倞注云:“炊与吹同”。“九窍”之“九”下笔与“孔”同,笔误也。因此在孔窍(穴道)上,用艾灸法,口吹之使艾火旺以加强刺激,这便是古人定经络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细,甚至栓塞,引起心肌血液供应障碍的一种疾病。由于心肌缺血缺氧,临床上以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胸闷和呼吸不畅为其主要症状,久之可导致心肌的梗塞和坏死,出现危象或发生猝死。在中医典籍中对上述症状的描述是很多的。《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说:“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难经·六十难》  相似文献   

13.
峏山杨氏妇科是安徽著名妇科流派之一。其家传著作《妇科秘传》有关论述表明:杨氏将青春期或围绝经期相关疾患称为“二限之病”;认为四物汤实为补血之剂,方中地黄应选用生地黄;强调妇人产后应谨慎养护,同时要审查妇人产后腹痛与否,二便通调与否和乳汁畅通与否,以辨妇人产后虚实;并提出妇人产后多因虚实夹杂而成“无根虚气”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4.
舌像诊断属中医“四诊”中望诊的范畴,是中医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和特有的经验结晶。早在《内经》中就有了察舌辨证的记载。如《灵枢·刺节真邪》:“内热相搏,……舌焦唇槁.”《灵枢·热病》:“舌  相似文献   

15.
督脉、任脉、冲脉皆属奇经。关于这三条经脉的起始部位,根据唐·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一源而三歧”,同出于胞中。对此,历代针灸医家多有阐发,见仁见智,各执一端,遗疑后世,争执不休。笔者总其说,别其类,并略抒管见,求正于同道。 一、督脉起于少腹 《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  相似文献   

16.
略论阴结     
阴结者,正虚火衰而大便闭也。与邪实火亢之阳结判若天渊。仲景云:“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阴结恒属三阴,故《素问》有“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之论。盖以肝主疏泄,肾司二便,脾与胃脏腑相连,为病固当如是。观《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与“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二句,其义概可见矣。陈梦雷注云:“泾大便,溲小便。”此  相似文献   

17.
·理论研究·试析标本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王茎(1):1《金匮要略》活血化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探析……………………………………………陈文(1):3方剂配伍中的动静开合规律探讨……………周子洋(1):5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探析………………………胡建鹏,程红,郜峦  相似文献   

18.
梁文珍教授是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诸多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妇人病,源于脏腑,累于气血,显于胞宫;脏腑之中,肾为根本,肝为躯干,脾为枝叶;气血之中,气多郁滞,血多瘀阻”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种子必先养精,调经必理气血;理血必疏肝气,疏肝必重怡志”的治疗思路,对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理论和教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孟英《温热经纬·卷五·方论》指出:“二陈汤去甘草加旋覆花、石菖蒲、胆南星,亦名六神汤,治癫狂昏厥诸痰证极效”。笔者以此方加味治癫狂痰盛者多有效验。试举一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云生老中医对祖国医学悉心钻研,在中医妇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其审证治疗往往独具见解,遵古而不泥古。我随杨老实习中医妇科,深感其经验丰富。现仅就杨老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分型论治 杨老治疗此症时,多分以下几型。 1.子宫寒冷型 本型主要是由于肾阳虚衰,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如《圣济总录》说:“妇人所以无子,……肾气虚寒故也。”以患者自觉少腹发凉,腰酸,白带多如蛋清,脉沉迟无力,舌淡苔白为主症。在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