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十枣汤临床运用体会虞觐冠袁茹坚(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13003)关键词:十枣汤;痰饮中图法分类号:R255.8十枣汤为仲景方。《伤寒论》云:“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金匮要略》云:“饮后水...  相似文献   

2.
现行本《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篇名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为了叙述的方便,姑称为《金匮要略·痰饮篇》。该篇开头便说:“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据此,痰饮乃四饮之一,与悬饮。溢饮,支饮的概念大小一致。既然如此,痰饮何以能作为四饮的总名而命篇呢?疑问即由此而起.通过这一番考证,方知《金匮要略》中作为篇名的“痰饮”本作“淡饮”,从明朝开始才改用现名的。  相似文献   

3.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对于条文中“虚者”,“实者”所指历代多有分歧;证之属性寒,热也有值得辨析。在此,笔者结合古今文献及临床体会,讨论如下。 一、虚实所指  相似文献   

4.
《教师法》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规定为教师的权利,确立了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依法推进和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依法维护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是当前各级教育工会落实《教师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根据几年来参加学校教代会民主管理的做法和体会,归纳总结成六十四个字,姑且称之为“六十四字工作法”,即:“学法懂法,掌握‘尺子’;主动积极,摆正‘位子’;发扬民主,组好‘班子’;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多方酝酿,拿出‘点子’;沟通协调,引对‘路子’;严格程序,定好‘盘子’;检查督促,结好‘尾子’。”现作引玉之砖,以就教于高校工会同仁。  相似文献   

5.
1990年第13期《党校科研信息》发表了汤玉奇同志题为《“时间就是金钱”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的文章。该文写道:“‘时间就是金钱’,曾有人认为是异端邪说,是资产阶级口号。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肯定了这句话。但是,又有人将之曲解为‘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时间就是金钱’成了‘时间就是赚钱’。这一曲解的恶果是严重的,于是,又有人将之归罪于‘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由此看来,实有正本清源的必要。”该文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恩格斯至少谈过三次”。有两次侧重阐发“‘时间就是金  相似文献   

6.
《钦定四书文》中收有王阳明制义三篇,为通行王明集所未收录的佚文。分别为“志士仁人”一节、“《诗》云‘鸢飞戾天’一节”和“子哙不得与人燕”二句。  相似文献   

7.
略论阴结     
阴结者,正虚火衰而大便闭也。与邪实火亢之阳结判若天渊。仲景云:“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阴结恒属三阴,故《素问》有“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之论。盖以肝主疏泄,肾司二便,脾与胃脏腑相连,为病固当如是。观《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与“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二句,其义概可见矣。陈梦雷注云:“泾大便,溲小便。”此  相似文献   

8.
(一) “保守”、“倒退”、“复古”,这是在一些关于孟子的文章著述中常见到的扣在孟子头上的大帽子,其根据有两条:一是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二是孟子主张“法先王”。井田制其实也是先王之制,应当属于“法先王”的范畴,这样,根据便只有一条了。“法先王”,是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一书,论及三代、先王的,就有三百五十多处。他说:“《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相似文献   

9.
在峨眉山伏虎寺大雄宝殿右侧的塔亭内,存放着四川省重点保护的文物“华严铜塔”。因其最初置于峨眉县城南五里处的圣积寺中,故曾长期被世人称作“圣积寺铜塔”。只是由于该寺废圮,铜塔在“大跃进”时又经历了运渝冶化未成、转至蓉市暂存和归置报国寺中的遭遇,人们遂依塔体铸有《华严经》文而将它改称“华严铜塔”。其现在存放的塔亭,是四川省文化局拔专款于1982年建成的。 有关华严铜塔铸造的诸多问题,历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先看1997年出版新编《峨眉山志·文物》中“圣积寺铜塔”条的记述:“此塔铸造年代存两说:(1)刘君泽著《峨眉伽蓝记·圣积寺》载:‘……存塔一合十七层,塔身铸佛四千七百尊及《华严经》全部(195048字)。元时永川万华轩者所施造也。’(2)《峨眉文史》第三集载:陈述舟撰《伏虎揽胜》一文云:‘塔座有铭文:明万历乙酉年(公元1585年)秋,永川信士万华轩施制’。”这记述展示的是一事两说。  相似文献   

10.
血瘀学说始于《内经》.如《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节,节时肿”,“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所以,《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之称,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记载给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指导着临床和科研工作. 与《内经》同时期的《治病百方》(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第5方即“□瘀方”,该书还记载了早于《本草经》的许多中药,其中有活血化瘀的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虫等.可见活血化瘀法,在此之前已被用于临床.我国第一部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活血化瘀药约30余种. 汉代张仲景是血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症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在其他篇章中谈到了瘀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瘀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首创了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方剂,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瘀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药树立了典范.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胞阻刍仪     
胞阻,中医妇科病名。首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其云:“……有妊娠下血,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意言胞阻指妊娠下血腹痛。而后世对此病有歧义。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云:“夫漏胞者……亦名胞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则云:“妊娠腹痛,名胞阻。“《女科综要》又云:“妊娠腹痛,又称胞阻、子痛……。”《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中则言:“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  相似文献   

12.
一唐代的廉政法律主要集中在《唐律》的《名例律》、《职制律》、《厩库律》、《擅兴律》、《户婚律》、《杂律》等篇章中。《唐律》“在惩治官吏贪赃方面,其设禁之严密,法条之详尽,超过历代,且为宋元明清所沿袭”。[1]《唐律》第一次设专章对六种严重侵犯公私财物的犯罪进行界定,并称其为“六赃”。“疏议”曰:“在律‘六赃’唯有六色: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及坐赃。自外诸条,皆约此‘六赃’为罪”。[2](P97)“六赃”中除强盗、窃盗赃为一般性侵犯财产的犯罪外,其余如“枉法赃”、“不枉法赃”、“受所监临赃”、“坐赃”等…  相似文献   

13.
吴鞠通氏,不仅为温病学之大家,且对内伤杂证颇多创见。兹不揣浅陋,仅就《温病条辨》(简称《条辨》)和《吴鞠通医案》(简称《医案》)中有关痰饮的论治,试作蠡测之析。 一、治内饮,宗“饮属阴邪,非温不化” 1.辛散逐饮:吴氏认为:“饮家反渴,  相似文献   

14.
在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林语堂因提倡别具一格的小品文而蜚声海内外。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散文家,以其对中外文化的独到见解和英汉双语创作的才能在半个多世纪中辛勤笔耕。他的哲学思想、生活态度以及文学观念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幽默”和“性灵”是林氏小品文的突出特点。 1932年,为开启中国现代散文新的性灵文学,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同年,又创办《人间世》半月刊。两者并辔齐进,一个主张“幽默”,一个提倡“性灵”。在《人间世》发刊词中,林语堂阐释了该刊的宗旨:“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为‘人间世’”。它标榜“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专门刊载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描写孙策临终之际“随召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天下大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三国志》卷四十六作了差不多相同的记述。孙伯符将军是东吴割据江东的奠基人,裴松之注引孙盛曰:“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  相似文献   

16.
文史上有“江郎才尽”之说,江郎即指南北朝时的江淹。此说首见于钟嵘《诗品》,《诗品》云:“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之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从江淹现存文集来看,自齐武帝时起到淹暮年,江淹的确少有佳作,这也印证了其“才尽”之说。那么江淹何以才尽呢?笔者认为“江郎才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文学思潮的影响从当时的诗歌思潮来看,江淹对永明时期形成的、被沈约等人推崇的“永明体”是有看法的。他不满过分讲…  相似文献   

17.
沈约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易”说.《颜氏家训·文章篇》云:“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二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诵读,三也.”“三易”说涉及到诗歌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声律、对仗、用事和用语.沈约用一“易”字作了统一的规定,表明了他要求诗风由雅向俗转化的用意.  相似文献   

18.
当游人进入乐山乌尤山麓“垒坻”牌坊,迎面可见刻有“离堆”二字的石碑,嵌于崖壁间。这是清末民初荣县学者赵熙题刻的。碑下方有题词:“班志‘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知沫水则知离堆矣。‘穿二江成都中’,盖又一事也。辊之斯误。”那“辊”有滚动的意思,赵熙要让什么谬误滚走呢?  相似文献   

19.
对《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后世医家各有诠释,但并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临证所得,试作探析. 1 前贤观点存疑 《伤寒论》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对此证的认识在"脉沉紧”之前后文关系及主治证上后世医家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仅适用于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不包括"身为振摇”,认为"身体振摇”是真武汤证.如丹波元坚、柯琴、张路玉等.其二,认为"身体振摇”与"心下逆满,头眩”等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如尤在泾、成无己、喻嘉言.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指出:“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为确保全国“两基”目标的实现,《行动计划》中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这是教育战线实施跨世纪科教兴国的施工蓝图,是迎接21世纪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督导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